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城市环境危机管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201775
  • 作      者:
    宋雅杰,李健主编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宋雅杰,吉林梨树人,生于四川雅安,博士,美国耶鲁大学森林与环境研究学院研究员。先后担任兰州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中国高校客座教授,耶鲁大学“城市环境危机管理在中国的合作研究(UECM)”项目首席科学家,清华-耶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市长培训项目(ESDLP)”创始人、执行主任。主要从事城市和社会生态系统、社会林业、自然资源管理和城市环境危机管理的研究。
    李健,1963年12月生于北京,河北河间人,博士,教授。2002-2004年在南开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8-2002年在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先后在剑桥大学、耶鲁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任天津理工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工程、城市环境危机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城市环境危机管理》作为耶鲁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一个合作项目——“城市环境危机管理”(UECM)的前期研究成果,在对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中国以人为本的和谐思想溯源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频发城市环境危机的原因,提出了城市环境危机管理的基本要素和理论框架。    《城市环境危机管理》运用生态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城市环境危机的危机前、危机中和危机后三阶段管理模式,并对政府机构及非政府组织在城市环境危机管理中的职能和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另外,为了方便读者了解城市环境危机管理领域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城市环境危机管理》还收录了有关编者和研究人员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并从生态学和管理学等角度对自然因素和非自然因素引发的城市环境危机案例进行了汇总和分析。
    《城市环境危机管理》可作为从事城市环境危机管理领域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等院校、政府机关、环境保护组织等相关人员的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五章  城市环境危机管理理论分析
    第一节  城市环境危机管理博弈分析
    博弈论(game theory)是当今经济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门理论学科,它利用数学工具对种种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规范分析。城市环境危机管理过程中同样存在博弈,危机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环境危机的发生,提高城市环境危机预防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但是,城市环境管理过程会受到危机因素和危机管理者参与态度的影响,那么管理者与各种危机因素本身就构成了博弈,以下就城市环境危机管理博弈进行分析。一、博弈论的相关概念  所谓博弈是指博弈主体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以取得各自期望的结果的过程(谢识予,2002)。博弈论强调决策主体各方策略的相互依存,其精髓在于博弈中的一个理性决策者必须在考虑其他局中人反应的基础之上来选择自己最理想的行动方案。博弈一般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参与者、规则、策略和收益(武咸云等,2006)。其具体内容如下:
    1)博弈的参与者指的是博弈中的决策主体,其目的是通过在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选择行动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博弈的参与者有两个基本假设:理性和共识。其中,理性是指所有参与者关心的是使他们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共识则意味着不仅所有的参与者是理性的,而且所有的参与者知道其他的参与者都是理性的,所有的参与者都知道所有的参与者知道其他的参与者都是理性的。
    2)博弈的规则包括三部分:参与者每个步骤的时机与顺序、参与者在每个步骤所能采取的行动、参与者在每个步骤时拥有的信息。
    3)博弈的策略是参与者选择行动的规则,直接关系到参与者最后的收益。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城市环境危机管理的研究背景
第一节  城市环境危机管理提出的背景
第二节  城市环境危机频发的原因
第三节  城市环境危机管理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城市环境危机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城市环境危机管理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城市环境危机管理理论溯源
第一节  西方的生态理论
一、古代自然哲学
二、现代生态学理论
三、人类生态学理论

第二节  中国的和谐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和谐哲学
二、和谐政策框架
三、和谐社会思想
第三节  西方生态理论与中国和谐思想之比较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城市环境危机管理的理论框架
第一节  城市环境危机管理
一、城市环境危机管理的含义
二、危机管理的内涵
三、城市环境危机管理理论的综合分析

第二节  城市环境危机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人类生态学
二、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
三、环境经济学
四、系统论
五、现代公共管理

第三节  城市环境危机管理的支撑体系
一、法律法规体系
二、城市规划体系
三、综合管理体系
四、社会支持体系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城市环境危机管理模式
第一节  城市环境危机各阶段的管理
一、危机管理的一般阶段划分
二、危机前的管理
三、危机发生时的管理
四、危机后的管理

第二节  城市环境危机管理的运行机制
一、危机预警机制
二、决策与协调机制
三、信息沟通机制
四、危机善后处理机制
五、危机管理评价机制

第三节  发达国家的城市环境危机管理机制
一、美国的危机管理机制
二、英国的危机管理机制
三、日本的危机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城市环境危机管理理论分析
第一节  城市环境危机管理博弈分析
一、博弈论的相关概念
二、城市环境危机管理的博弈论分析

第二节  城市环境危机管理综合效益分析
一、城市环境危机管理的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二、城市环境危机管理的模糊综合评价

第三节  城市环境危机管理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一、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状况分析原理
二、可持续发展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方法
三、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城市环境危机管理的政府职能
第一节  政府职能与公共管理
第二节  城市环境危机管理需要政府的介入
一、提供完善的法律体系
二、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危机管理体制
三、进行参与危机管理的社会动员
四、加强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五、资助危机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非政府组织在城市环境危机管理中的功能
第一节  非政府组织在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发展
第二节  城市环境危机管理需要群众和非政府组织的参与
第三节  群众及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城市环境危机管理中的职能
第四节  正确处理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城市环境危机管理相关研究
第一节  论城市环境危机管理——以美国与亚洲案例对比的社会视角探讨
第二节  暴雪冰雨灾害对中国环境危机管理的启迪
第三节  生态城市建设及其规划原则
第四节  浅析水源保护区的生态恢复问题
第五节  风险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观
第六节  沿海防潮堤坝对风暴潮危害的减灾效应研究
第七节  东营市城市生态系统现状分析及对策
第八节  促进我国绿色制造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城市环境危机管理案例——自然因素
第一节  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引发新奥尔良城市大灾难
第二节  1998年长江洪水
第三节  1976年唐山大地震
第四节  1995年芝加哥热浪
参考文献

第十章  城市环境危机管理案例——非自然因素
第一节  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第二节  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件
第三节  “9·11”事件及其对纽约地区社会环境的影响
第四节  SARS引发北京、广州等特大型城市的危机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城市环境危机管理的发展和研究展望
附录1  中美相关法律法规对比
附录2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附录3  深圳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