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向解放军学战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564083
  • 作      者:
    屈怡著
  • 出 版 社 :
    解放军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向解放军学战术》不是一篇军事学术论文,也不是一篇纪实文学小说,而是一篇带您进入解放军战术殿堂的入场指南,全书为大家提供一个三维坐标系:x轴是按作战样式区分的《解放军经典战术分析与实战》,Y轴是按贯穿各种作战样式的普遍特点区分的《解放军战术风格解读》,z轴是按历史进程区分的《解放军战术成长回顾》。战史其实是有趣的,战术其实是通用的,他们带来的绝不仅仅是枯燥的地图坐标和红蓝两色的攻击箭头,所以,让我们在轻松的文字中尽情享受解放军战术带给我们的恢宏大气和妙趣横生。
展开
内容介绍
    一场具体的胜利来自战术的精心设计和完美执行。屈怡编著的《向解放军学战术》通过对60场战斗和战役的条分缕析,将在长期作战中形成、闪烁着夺目光芒的解放军战术,从原则、目的、要点、过程和运用时机,进行全方位描述,既有学术的深入和缜密,又有文学的生动和流畅,堪称一部解放军通俗战术史。它告诉人们,解放军战术充满传奇,解放军战术影响深远,解放军战术简约实用,解放军战术融会贯通。而从精神和气质上,解放军战术高于一切“成功学”与“励志书”,它不仅仅是技术,而是方法和思想,是能够最终获得江山的智慧和艺术。《向解放军学战术》文笔通脱,语调风趣,充满机锋,可以让人一口气读完,获得丰富的感受与联想,并将其运用到商场竞争、职场生存和企业管理之中。
展开
精彩书摘
    “围城打援”在解放军军语中叫做“围点打援”,是指以部分兵力包围城市或要点,诱敌增援,集中主力歼灭援敌于运动中,目的不在于打被围之敌,而在于打援敌。是一种最直接体现“我欲战,敌不得不与我战,攻其所必救也”这句兵家教诲的战法,也是解放军赖以名扬天下的经典战术,世界上恐怕没有哪支军队能像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样将这种战术运用得如此炉火纯青,特别是在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中,“围城打援”的经典之作俯拾皆是,而且每支部队都有上佳表现,晋察冀野战军的清风店战役、西北野战军的宜瓦大捷、中原野战军的巨金鱼战役、东北野战军“一下江南”的其塔木战斗和华北野战军的晋中战役都是围城打援迫敌运动的典范。一、“围城打援”是解放军野战强于攻坚的战术需要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初创时的红军、八路军开始到现在,武器装备始终不如对手,除了1979年对越反击作战感受了一把强大武器装备带来的技术优势外,几乎没有一场战争不是同优势敌人作战,解放军的战史可以说是一部以劣胜优的斗争史。恩格斯有一句名言:“技术决定战术。”不同的武器装备造就了一支军队不同的战术风格,在新中国成立前,解放军的装备基本上是以轻武器为主,技术的劣势迫使解放军在“剑不如人剑法高于人”上想办法,凭借红军和八路军时期扎实的游击战功底,将运动战运用得收发自如。今天再看解放军的那些经典战例,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是将敌人调动起来,迫敌分散,选择恰当时机和有利地形,力求限制敌装备优势,然后,集中优势力量打歼灭战,对敌实施分割围堵、近战歼敌,以数量优势弥补质量不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解放军依靠灵活的战略战术、过硬的军事素质、顽强的战斗作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手武器装备的发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战争史上的奇迹,实现了人和武器的最佳结合,以实际行动验证毛泽东同志的那种哲学名言:“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装备。”但是我们在承认人的能动性可以弥补武器装备差距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这种弥补是有限度的,也是有条件的。攻坚作战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在没有重武器的情况下,对坚固城市或者既设阵地实施攻击是非常困难的。兰切斯特战斗方程可以从数学角度解释“人海战术”的合理性,但是却无法将这一结果运用到攻坚作战中,历史上有许多战例可以说明这一点。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可以横扫欧洲,但在襄阳城前却只能仰天长叹了,八旗铁骑们可以在辽东大破数十万有火器装备的明军,但对山海关却无可奈何。解放军在这方面也深有体会:1945年晋绥野战军久攻包头不下;1947年刘邓大军强攻安阳16天未果;就连常胜将军粟裕麾下的华东野战军也曾兵顿南麻、临朐;1947年8月以作风强悍著称的“彭大将军”指挥西北野战军以三倍优势的兵力强攻榆林,结果面对邓宝珊铜墙铁壁般的城防,解放军攻城乏术,伤亡千余人无功而返。所以从1927年红军诞生到1948年中原野战军占领开封这20余年间,很少有解放军攻城拔寨的战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会清楚地看到,解放军的野战能力远远优于其攻坚能力,“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是每支军队必须遵循的法则,野战强于攻坚的现实使解放军清醒地认识到,能否将对手调动出坚固阵地和城市。使其运动起来,是作战胜负的关键,因为运动中的敌人具有太多好打的理由!首先,运动之敌通常保持密集队形,这对于使用现代武器的军队来说,无异于提高了射击精度和放大了作战效费比,面对扎堆的人群你可以将一枚普通手榴弹的威力发挥到榴弹炮水平,这就是今天极端势力的自杀式爆炸为什么总选择闹市区而不去戈壁滩的原因;其次,运动中的敌人通常保持行军队形,没有任何的战术展开,限制了除步枪以外其它重武器的火力发挥,再优势的装备也形同虚设;第三,运动中的敌人翼侧暴露,缺少掩护;第四,运动中的敌人受到攻击后只能就地防御,如果是在自己精心设计的地域作战,那么对手将无法选择有利地形和构筑必要的工事。1947年4月,解放军辽东军区部队将国民党军第89师诱至红石镇预设阵地,乘敌处于运动之中突然发起攻击,刚才提到的运动歼敌的四大优势在这一战中都得到了充分验证,仅10个小时即全歼89师8400余人,而辽东军区部队仅伤亡326人,创造了l:25的歼敌纪录,运动歼敌之威力可见一斑。所以解放军几近嗜好地热衷于运动中歼敌。但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才能调动敌人呢?孙子说:“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而用另一位运动战大师刘伯承的话讲就是:“攻其必救,消灭其救者;攻敌必退,消灭其退者。”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部:解放军经典战术分析与实战
围城打援一
野战强于攻坚的战术需要;奥妙在于“奇正之变”:
东方谋略在战役、战术运用上的具体反映;在解放
战争中的大量运用具有特殊性
穿插迂回
实现“分割包围、各个歼灭”的重要手段;一种全纵
深作战思想的体现;从战术上实现了体系破击的
“瘫痪战”;成功取决于行动的突然性
夜战歼敌
达成作战突然性的有效手段;限制敌装备优势的最
佳途径;对军事素质和战斗精神绝对自信的表现;
由低到高的渐进过程
巧妙设伏
依山布阵,恃险设伏;出其不意,敢为人先;利而诱
之.攻其必经;运用自如,炉火纯青
铁血阻击
“运用频繁,阻于关键”是特点;“利用地形,土工作
业”是前提;“技术精湛,战法骁勇”是关键;“笑对生
死,意志顽强”是保证
城市攻坚
首重土工作业;关键是突破城防;致力扩大突破;精
于巷战争夺;借势心理震慑
重兵合围
部署上“集中兵力,牛刀杀鸡”;目标上“避实击虚,先
弱后强”;包围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绝地突围
积极主动,深知待援之害;声东击西,擅布虚实之势;
兵形似水,熟谙迂直之法;剑走偏锋,频出惊人之举

第二部:解放军战术风格解读
强调集中兵力
牛刀杀鸡,凭借绝对优势整体歼敌;田忌赛马,谋求
局部优势各个歼敌;零敲牛皮糖,缩小作战企图逐步
歼敌
善于创造战机
频繁机动,不断捕捉对手失误;迫敌就范,充分发挥
自身优长;持重待机,冷静把握火候分寸
慎选初战目标
打相对弱小之敌;打不利态势之敌;打核心要害之敌
保持战场主动
谋局造势,不打无把握之仗;权衡利弊,避免不利决
战;机动灵活,不受任何羁绊
注重协同配合
着眼全局,巧妙组织协同;服从全局,坚决执行协同:
胸怀全局,主动实施协同
追求迅雷神速
快速机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速战速决,击敌难有
还手之力;连续作战,短促毫无喘息之机

第三部:解放军战术成长回顾
战胜而益强——运动战
知耻而后勇——攻坚战
他山为玉错——阵地战
百炼成精钢——火力战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