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秘书生活:古代中国高级秘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0038672
  • 作      者:
    眭达明著
  • 出 版 社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秘书生活》是作者继《秘书政治》之后,推出的又一本揭秘古代中国高级秘书人物政治生活的专著,非常值得一读。<br>    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秘书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作为高层领导的秘书,长期生活在领袖人物身边,参与重大的政治决策,起草重要的文件报告,对于一些重要的事件的发生常常起着不可忽视而又不留痕迹的作用。但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秘书一直隐身于政治舞台的幕后,平民百姓很难走进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更谈不上了解和熟悉,加之长期以来资料匮乏等原因,人们对秘书的研究又非常不够,所以秘书一直是鞽带着有神秘色彩的职业。
展开
作者简介
    眭达明,笔名禾青,谷黄,学者,作家,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近百家报刊发表各类作品约600篇,共计200余万字。      <br>    著作有:《中国历代秘书工作》、《文牍趣话》、《禾青谷黄》、《中华秘书全书?秘书人物卷?古代秘书人物》、《秘书政治》等。《文牍趣话》和《秘书政治》是作者继多年前出版《中国历代秘书工作》一书之后,在中国秘书史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填补了我国古代公文写作和秘书人物研究的空白,在金盈秘书界、公文写作界产生了广泛影响,秘书圈内外几十家报刊(包括美国《侨报》等数家海外报刊)和许多网站发表了书评和消息进行宣传和介绍。
展开
内容介绍
    《秘书生活》所写内容多是趣闻逸事,所用笔调生动活泼:轻松、休闲、高雅是它的最大特色,有识、有用、有趣是它的执着追求;既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有高雅的工作情趣;读此书,既可学到知识,又能得到享受,还可获得启迪。只要是具有一琮文化程序又爱好文史的人,都可成为它的读者。<br>    收在《秘书生活》里的三十六篇读史随笔,是作者在写作《秘书政治》过程中,专门针对古代中国高级秘书人物工作和生活当中几个比较有趣的问题所作深入研究的产物。两者不仅写作时间上完全一致,而且内容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完全可以把它看做《秘书政治》的姊妹篇。只是《秘书政治》着重写的是古代中国高级秘书人物的从政经历,《秘书生活》则是记录他们工作和生活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趣闻逸事,这些事情虽然比较琐碎,却又非常独特而有趣;虽然不那么重要,却又常常彰显着大义;虽然不是古代秘书们有意为之的,却又因为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迫使他们不得不被动地面对和接受……。<br>    《秘书生活》披露的材料,包括古代中国高级秘书人物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有许多史实,是人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只要认真读完它,就一定会在欣然一笑中,既可比较全面地了解古代中国高级秘书人物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又能获得许多有用的东西。
展开
精彩书摘
    穷秘书的法定外快<br>    开皇年间,隋朝开国元勋郑译复爵沛国公、位上柱国。郑译在几年前被贬为隆州刺史,这次回京治病,隋文帝设宴招待他,宰相高颗等人都来作陪。在喝酒言笑中,隋文帝忆起旧情,便当众宣布恢复郑译的沛国公爵位,并当即指示内史令李德林起草诏书。高颎见郑译喜事降临,便开玩笑说:“笔干了。”言外之意是要花钱买笔墨了。郑译回答说:“我出外做地方官,这次因病请求回京,承蒙皇上批准便打马回朝,无一文钱在身,拿什么给你们‘润笔’呢?”隋文帝听罢大笑(《隋书?郑译传》)。<br>    据清代学者赵翼考证,润笔这个词儿便是从这里来的。现在作文受酬俗称稿费,古代则通常叫做润笔。<br>    润笔一词虽说出自《隋书》,但不等于说作文受酬就始于隋文帝时期。南宋大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说,作文受酬自晋宋(刘宋)以来便有之;与洪迈同时代的王楙却说汉武帝时就有写文章得稿费的情况(《野客丛书》卷十七《作文受谢》);明末清初考据家顾炎武也考证,最晚在东汉时期,便出现了作文受酬之事,比如蔡邕为权贵们写了那么多碑诔文章,“自非利其润笔,不至为此”(《日知录》卷十九)。
展开
目录
前言<br>穷秘书的法定外快<br>圣旨原来也有假<br>公文并非都无趣<br>公文写作二十“忌”<br>官样文章与官腔官调<br>傀儡登场与皇帝遭瘟<br>“蝗不食稼”与“天书”下降<br>“盛世”外衣下掩藏的卑污——读开元史事三则<br>玉堂清冷不成眠——古代秘书值班众生相<br>趣事、怪事、离奇事——古代秘书值班撰文素描之一<br>可笑、尴尬、郁闷事——古代秘书值班撰文素描之二<br>归到玉堂清不寐——古代秘书值班撰文素描之三<br>千古文章凭际遇——古代秘书任免逸闻<br>鸿雁传书及其他<br>古代秘书与酒<br>功夫在“文”外<br>善用其短的妙处<br>奏折制度的确立及其影响<br>与《岳阳楼记》有关的两件逸事<br>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的原因<br>官员不能说实话<br>领导身边的人<br>重读遗诏<br>两位英雄的交手<br>武则天批文趣事<br>好批条子的宋仁宗<br>宋仁宗的婚姻<br>梁武帝的哑谜<br>古代的一位护树英雄<br>宰相奏折<br>李密为何前是而后非?<br>身正何惧非难<br>陆贽的识见<br>文章为何能治病<br>宦官哪有儿子<br>为尊者讳的目的是为自己留后路<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