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论国家、社会、体制与政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723976
  • 作      者:
    彭华民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景天魁,中国社会科学拉丁美洲研究所长郑秉文,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社会政策联合中心副主任彭华民,南开大学会学系教授、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王处辉,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教授、香港中央政策组成员王卓祺,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社会政策系社会政策讲师李秉勤联袂出版。
  福利是一个与人类的理想、与人们的追求紧密相联的概念,福利研究是一个渗透着价值关怀的研究领域,我们应该为人们思考这些问题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东西。为此,本丛书试图以横跨中西、穿越古今的广阔视野.邀集国内外这一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为读者提供有关中外社会福利思想和制度的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述,如果能对读者朋友有所助益,那将不胜欣慰。
  ——景天魁
展开
作者简介
  彭华民,南开大学社会学专业班毕业,经济学学士,社会学硕士,后获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社会福利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社会政策联合中心副主任。
    积极服务社会并担任多项职务: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专业委员会(筹)召集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研究工作委员会召集人(2006—2008),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培训专家,民政部社会福:International Joural of Social Welfare评审,Research Fellow of Lincoln Institute of Land Policy等。
    研究成果丰富:在《社会学研究》等国内、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代表专著有《社会福利与需要满足》(2008)、《福利三角中的社会排斥》(2007)、《消费社会学》(1996)等。主持联合国儿基会、欧盟、英国科学院、国家社科重点等国际、国内项目多项。
展开
内容介绍
  《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论国家、社会、体制与政策》内容为:社会福利知识体系有丰富的理论渊源,它基于经济学、哲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发展,但它在源远流长的理论河流中更注重现在。社会福利理论发展与社会福利制度、社会政策、社会福利服务和社会工作的发展密不可分,因为它们都是为了提升人类的福利而存在。正因为社会福利注重现在和与其他学科密不可分的关系,它的理论研究并不是纯粹的书斋里的空想,而是社会福利制度安排、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服务的意识形态、理念和发展建议。有如此复杂的知识体系构成、学缘关系和对应用性的高度重视,在这个学界几乎看不到某个学者以理论家自诩。在中国,由于社会福利理论研究耗费时间、缺少资料、没有足够的对话空间、没有独立学术刊物而发表论文困难,此类研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如此,《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论国家、社会、体制与政策》仍然顶着社会福利理论研究之名出版,乃因为千古以来提升人类福利的理想到今天对我们更为重要,我们不仅仅要研究具体的制度安排、政策和服务,人类更渴望知道我们行动背后的理念的理念是什么。
展开
精彩书评
  福利是一个与人类的理想、与人们的追求紧密相联的概念,福利研究是一个渗透着价值关怀的研究领域,我们应该为人们思考这些问题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东西。为此,本丛书试图以横跨中西、穿越古今的广阔视野,邀集国内外这一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为读者提供有关中外社会福利思想和制度的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述,如果能对读者朋友有所助益,那将不胜欣慰。
  ——景天魁
  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最新西方社会福利理论的专著新理论:构建新福利理论体系,诠释福利危机之后新范式;倡反思:反思社会福利的发展,东西对话批判与借鉴共存;重前瞻:直面社会福利的危机,提出社会福利新发展战略;述逻辑:理顺理论发展的逻辑,评述社会福利的多元观点;论方法:建立国际比较的视角,讨论研究社会福利的方法。
  ——彭华民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福利三角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第一节 福利三角理论: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分析范式
  社会政策的研究一直是沿着不同的范式在推进。经典的社会政策研究强调国家在社会福利制度建立和提供方面的作用。国家权威、公共拨款、普及主义和社会福利制度化是人们关心的重点议题(Beveridge,1958;Marshall,1965;wilensky&Lebeaux,1965;Titmuss,1974)。福利三角理论在福利国家陷入危机的背景中出现,它强调人民获得的福利是多种制度福利提供的总和,成为社会政策研究中的一个新范式。本文将从福利多元组合范式、福利三角范式、福利三角与社会排斥研究、福利三角范式在中国社会政策发展中的意义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福利多元组合
  福利三角(welfare triangle)和福利多元组合(welfare’mix,又译为福利混合、多元福利)是两个意义相近又有区别的概念。罗斯(Rose,1986)提出了福利多元组合的理论。他认为一个社会总体的福利是重要的议题,社会中的福利来源于三个部门:家庭(households)、市场和国家。这三者作为福利的提供方,任何一方对于其他两方都有所贡献,将三方提供的福利整合,就形成了一个社会的福利整体。这三者成为一个社会的福利多元组合。罗斯还指出,社会福利可以被认为是各种各样制度综合的产物。在现代社会中,福利的总量等于家庭中生产的福利,加上通过市场买卖而获得的福利,再加上国家提供的福利。……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福利三角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第一节 福利三角理论: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分析范式
一、福利多元组合
二、福利三角范式
三、福利三角范式与社会政策发展
四、基于福利三角框架的社会排斥研究
五、福利三角理论的社会政策意义
第二节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福利提供从国家到多元部门的转型
一、国家在福利提供中角色的历史演进
二、福利国家危机的特点以及批判
三、多元福利部门划分与多元福利提供
四、对福利多元主义的批评及其发展趋势
五、福利多元主义对中国福利制度改革的意义

第二章 社会福利视角下的需要理论
第一节 社会需要理论
一、需要的社会属性与满足需要的分配原则
二、社会需要界定与满足社会需要的福利制度
三、社会需要路径下的中国社会政策发展框架
第二节 人类需要理论
一、人类需要与相对主义
二、人类需要的界定与需要满足的条件
三、人类需要的测量
四、人类需要满足的社会政策
五、多伊与高夫对需要理论的贡献及批评

第三章 社会权利与社会责任理论
第一节 后公民身份与社会权利理论的演进
一、公民身份与社会权利观点的提出-
二、马歇尔的公民身份及社会权利的理论
三、后社会权利理论——多元意识形态的新诠释
四、后社会权利理论——从公民权利到公民责任
五、后公民身份与社会权利理论对华人社会的启示
第二社会福利发展路径中的企业社会责任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和理论演变
二、福利国家政府角色与市场角色的关系
三、企业社会责任和国家社会福利提供的关系
四、跨国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政策关系
五、社会福利路径下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对中国的意义

第四章 新马克思主义的福利国家理论
第一节 新马克思主义论福利国家内在矛盾与重组
一、社会福利领域中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二、新马克思主义福利国家理论的历史背景
三、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内在矛盾与福利国家产生
四、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内在矛盾与福利国家重组
五、新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与对中国社会福利的意义
第二节 社会开支的成长与社会开支的“回流”
一、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社会开支的增长
二、社会开支的成长与福利国家集中化趋势
三、社会开支的“回流”与社会工资
四、社会开支理论的贡献与对中国社会福利的意义

第五章 福利体制理论
第一节 论福利体制:去商品化、分层化与劳动力市场
一、福利国家再界定
二、去商品化和三种福利国家体制
三、福利国家与社会分层化
四、三种福利体制下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五、艾斯平一安德森对福利国家理论的贡献与争议
第二节 福利国家危机应对与新福利体制类型
一、对福利国家危机的诊断
二、传统福利体制国家的适应性道路
三、非传统福利国家的福利体制类型
四、福利体制类型与福利国家未来道路
五、适应性道路和新福利体制理论的贡献与商榷

第六章 第三条道路的社会福利理论
第一节 嵌入社会框架的社会福利模式
一、嵌入社会框架的社会福利模式理论兴起的背景
二、超越左右的构想:嵌入社会框架的社会福利模式
三、嵌入社会框架的社会福利模式与中国社会政策的反思
第二节 后传统社会与社会福利转型理论
一、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理论兴起的背景
二、在后传统社会的危机中超越左与右
三、建立六个面向的新社会框架
四、福利国家的外部风险与人为风险
五、从消极福利转型到积极福利
六、第三条道路理论的意义:一种新社会福利范式

第七章 性别视角的社会福利理论
第一节 女性与福利:性别平等的福利理论
一、“女性与福利”议题产生的背景与内容
二、女性与国家、市场和家庭
三、性别平等的社会政策设计
四、女性主义社会福利理论的基本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女性主义与社会性别理论:福利国家研究的新取向
一、研究福利国家的女性主义的缘起
二、论福利国家与女性主义的发展关系
三、三种女性主义流派的社会福利观
四、从女性主义转向社会性别视角
五、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社会福利理论
六、从非性别化迈向性别化的社会政策

第八章 发展性社会福利理论
第一节 发展性社会福利理论的发展
一、社会发展的概念
二、发展性福利的基本理论观点
三、对发展性福利理论的评论
第二节 发展性福利理论与社会政策的发展
一、发展性福利的三个社会政策原则
二、实现发展性福利的社会政策策略

第九章 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入理论
第一节 社会排斥概念与理论范式解析
一、社会排斥理论出现的背景
二、社会排斥与社会分化和整合
三、社会排斥与社会参与
四、社会排斥与社会中心和边缘
五、社会排斥理论与社会政策的发展
第二节 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入:欧盟社会政策的理论路径
一、欧盟的一体化与欧洲国家的社会问题
二、社会排斥的理论分析路径
三、社会排斥理论是欧盟社会政策重建的基石
四、欧盟社会融入政策的推进

第十章 资产建设理论
第十一章 社会福利与制度主义理论
第十二章 风险社会理论
第十三章 社会质量与社会和谐理论
第十四章 贫穷问题的理论发展
第十五章 社会福利研究方法的新发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