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省钱过好日子的幸福处方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345764
  • 作      者:
    (英)蕾贝卡艾许(Rebecca Ash)著
  • 出 版 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省钱过好日子的幸福处方》教您365天的省钱妙方,送给自己的最好礼物!天天都省钱!省钱达人教你如何在金融风暴中——花费更少,生活更好,不必再为金钱苦恼!<br>    现在就采取行动,让自己花费更少,活得更好!<br>    方法1:淮说我们需要很多钱才能好好生活?<br>    方法2:不要因为小钱就随便花!<br>    方法3:从小地方寻找到新意义!<br>    方法4:如果你能要得到、借得到,或真的不需要,那就不要买!<br>    方法5:从优雅俭约的生活方式之中找到喜悅<br>    方法6:检视自己的财务漏洞与弱点<br>    方法7:这么做会让你拥有更多,而不是更少!
展开
作者简介
    蕾贝卡·艾许,英国作家,自由撰稿人。学生时代主修哲学、法语及心理学。学校毕业之后,在中国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返回伦敦,成为资深的广告文案策划——不断地劝说消费者,要人们买买买、花花花——自己也乐在其中,蕾贝卡后来辞去了那份工作,也离开了伦敦,以及疯狂消费的生活,现为自由工作者,与两个孩子一起住在乡间。
展开
内容介绍
    你是否感到奇怪,为什么你不买昂贵的名牌服饰,不进高级餐厅吃饭,甚至舍不得买一双当季的新款皮鞋,每个月还是莫名其妙地花掉许多钱?《省钱过好日子的幸福处方》是为了所有不了解自己的钱花到哪里去的人,以及曾经在简约生活与拥有名牌的小小虚荣之间犹豫不决的人而写的,如果你看到《省钱过好日子的幸福处方》,一定是因为你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或许你很清楚自己要寻找的是什么;或许你只有模糊的感觉而已。最巧妙的省钱处方,让你不再为金钱烦恼!
展开
精彩书评
    永远都要记得,你不需要拥有很多,就能拥有一个快乐的生活。<br>    ——罗马哲学家皇帝  马可·奥勒留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问题何在?<br>    1.为什么现代生活花费这么高?<br>    如果你现在正在阅读这本书的话,那么你一定不是那种每个周末都会出门逛街、动辄花上几百或几千元英镑买著名设计师的名牌服饰,或崇尚奢华派对生活的人;如果你是这种人的话,那你大概也知道自己的问题要怎么解决了——不要再这么浪费了!<br>    既然我们不买昂贵的名牌服装,甚至舍不得买一双当季新款的皮鞋,为什么每个月还是莫名其妙地花掉许多钱?为什么不论我们怎么省钱,每个礼拜都还是会刷上好几张信用卡,每笔费用至少三十英镑、没有几天就花掉五十英镑的现金,每个月还得支付从一百到三百英镑不等的各式账单呢?这还没加上住房和其他贷款、所得税以及保姆费呢!<br>    首先,我可以告诉你的是,这不完全是你的错。在下一个章节,你会发现即使政府极力试图否认,我们的生活花费还是越来越高。要维持今日的生活水准是越来越难了,而且似乎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这种情况。<br>    正如乔?杜明桂(Joe Dominguez)与薇琪?鲁宾(Vicki Robin)在他们的著作《富足人生》(Your-Money or Yore  Life)当中所提到的:<br>    “长期以来,我们与金钱的关系——赚钱、花钱、投资、拥有、保护、担心——已经占据了我们生活的一大部分。”<br>    从早上睁开眼睛开始,到晚上睡觉之前,我们都被一大堆欲望以及(看起来)必需的理由不断轰炸,而花掉一笔又一笔的钱:不论是你上班途中所花的车费或油费、在星期三花了四十七英镑购买的仅能撑到星期五的食物与日常用品、带小孩出去吃饭花掉的六十九英镑、还是在自家门口停车却被开了四十英镑的罚单。似乎勉强让自己保持理智、维持生存、每天去上班所需要的金钱,比你实际赚取的还要多。<br>    当然,这还不包括你可能希望拥有的各种物品所要花费的钱——因为我们的确会想要拥有一部iPod、一台高清电视、一套全新的秋冬新装,或是一个布置精美的家。<br>    在后面的章节里,你也会发现广告与零售业所采取的一切手法对我们情绪健康与银行存款的伤害,已经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不管是运用假折扣手法引诱我们进去消费的商店,还是各式各样充斥市场的新兴科技与产品,或是告诉我们,除非买了他们的产品,否则生活就不够舒适的广告,可以说,无论阅读报纸杂志、看电视或逛个街,都变成了会清空我们荷包、银行存款甚至我们灵魂的举动。<br>    我们因此成了无止尽花费、总是想要更多东西的消费经济的无辜受害者,这种状况将我们卷入了一种总是在花钱、却没能好好过日子的生活方式,让我们拒绝了其他让生活变得更好的选择。<br>    你不需要过着跟你的朋友或邻居一模一样的生活<br>    如果你想开始对抗现存的消费体制,让生活有所不同的话,要从哪里开始呢?<br>    首先,要跟读者分享的好消息是,现今我们生活的许多花费并非绝对必要的。<br>    这种必须不断消费的观念,都是关于生活方式的天大谎言,只是为了让大家相信,我们必须得到最高薪的工作、买一栋负担得起的大房子、到高级超市购物、享用高级龙虾当晚餐、买一台照相手机、跟朋友去餐厅吃饭、尽量将自己打扮成模特儿或娶个模特儿作老婆,因而必须拼命工作,以致于永远没有时间让自己变成我们曾经期望变成的样子。<br>    试图依照这个生活方式的蓝图来过活,简直是要人命!<br>    许许多多的人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活在对贫穷的恐惧中,也因而戕害了家庭生活与婚姻。我们放弃了个人的独特性,放弃了真实的生活以及享受快乐的权利,也放弃了更有意义的人生,只为了让家里充满越来越多的杂物和冷冻食品。这些无尽的消费,使得我们越来越厌倦自己的生活。<br>    我们拥有的金钱越多,消费越高,累积的债务也越来越多<br>    据统计,现代人平均拥有一万件左右的物品,但是我们却没有比上一代过得更快乐,那时有能力给孩子买鞋已经是相当大的财务支出,而且是人生很大的成就了。<br>    2005年,平均每个家庭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比以往更多,赚的钱也更多。<br>    但是我们这一代却有更多的人担负着债务,面对的压力更大,也更容易感觉到维持生活比过去更难。<br>    这种情况不仅不必要,更是荒唐可笑,而且最为糟糕的是,那会让我们无法安身立命。如果我们继续像今天一样快速地消耗物资,很快地,我们不只在财务上面临破产,体力也会消耗殆尽。目前英国可供作垃圾掩埋场的土地已越来越少。我们的孩子所能记得的是特力屋(B0)、玩具反斗城(Toys R Us)或是特速购(Tesco)的标志,而不认得什么是樱草花或金凤花。婴儿每年耗用的几百万吨尿布所造成的空气污染至少需要五百年才能完全消失。<br>    当然我们还面临着其他的问题,像是能源短缺、全球变暖以及遍布世界的贫穷、不平等和腐败等。“全球变暖,似乎已变成一个无关紧要的名词,人们仍然照常开车、坐飞机、打开家里的中央空调,一点罪恶感都没有。大家都不在乎当我们的小孩到达中年时,喜马拉雅山的冰河将会消失,引起的洪水将造成全世界三分之一人口面临饥荒。<br>    所有这些大量消费与对金钱的看重到底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呢?<br>    答案是:并没有什么好处。<br>    越来越多的钱,让我们过得越来越辛苦<br>    例如最近ICM市场研究公司发表的报告显示,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人相比,今日街上的行人看来更加郁郁寡欢。人们不仅担忧增加、快乐减少,而且有百分之四十五的人坦承,他们在午餐时刻之前,经常都处于心情欠佳的状态。<br>    今天有多少人能够挺身而出,诚实地告诉大家他们每天都过得十分充实,所做的也正是他们这一辈子最想做的事情呢?有多少人认为每天通勤上下班、周末时逛街购物、星期五晚上瘫在电视机前的生活,比起五十年前人们钱比较少时所过的生活还要更好呢?<br>    因此我们不禁要问,如果科技的快速进步、消费者选择与财富的大幅增加没有让我们更快乐,那么这些事情到底有什么用?如果这样还不能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喜悦与热情,没办法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学弹钢琴、到柬埔寨度假,或在花园里静静欣赏造物的美,那这一切的意义何在呢?<br>    另外,让自己被工作压榨,以负担房贷与小孩教育费用的做法意义何在呢?让小孩得以上大学、在社会上求职、工作、朝九晚五,甚至工作得更辛苦、更不了解生活的意义,那跟我们现在又有什么两样呢?<br>    想像如果你的薪水不变,但几乎没有花费<br>    我们来假设一个完全不同的情境。<br>    想像一下,如果你根本不用负担房屋的钱,交通费也是零,你可以享受免费的食物,而每个月的其他花费也相当地少,但是你的薪水却跟现在一样多。<br>    想像着你每天早上醒来都觉得充满朝气,精力充沛;想像着你的工作是你真正感到骄傲的事业,有创意、有意义,也能回馈社会;想像着你每天早上的第一杯饮料,是在自家花园里享用刚煮好的咖啡,而不是在过度明亮的办公室里喝着速溶咖啡;想像着你能环顾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并感觉到:“哇!我拥有的太多了,我真是个富有而幸运的人。”想像着你有时间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还可以因此赚钱。<br>    你真的需要金钱才能尽情享受生活吗?<br>    我记得曾经看过一个故事,内容是关于一名有钱的游客与当地的渔夫。故事是这样的:<br>    一名有钱的生意人到国外度假时,遇到了一名渔夫。渔夫坐在有钱人的船边,优闲地看着海浪轻轻地拍打着海岸。<br>    “你为什么不去工作呢?”有钱人问渔夫。<br>    “因为我今天捉到的鱼已经够多了。”渔夫回答。<br>    “可是,如果你更加努力工作,就可以卖掉所有捉到的鱼,赚更多的钱”有钱人说道,“你可以把那些钱存下来,再买一艘船。继续照这种方式工作,很快地你就可以买下一整批船队,然后开始从事国际贸易。”<br>    “可是,为什么我要这样做呢?”渔夫问道,草帽下的头几乎抬也不抬。<br>    “因为如此一来,你就可以跟我一样富有,可以放松一下、享受生活。”有钱人说道。<br>    “那么,”渔夫回答说,“你觉得我现在正在做什么呢?”<br>    加入省钱大作战的行列<br>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财富与消费文化兴起之后,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员工的薪水越来越高、经济增长越来越快、每个人所拥有的物质与奢侈品也越来越多的趋势。但时至今日,我感觉大家终于开始反抗这种大众消费文化了:许多人想要摆脱这种无止尽消费、超时工作、为每样东西付出高成本的恶性循环。<br>    我们认识到自己的生活出了很大的差错。本书的目的,便是试图分析究竟问题何在,应该如何解决以及如何让自己的钱变得更有用。
展开
目录
前言<br>序言<br>第一章 问题何在?<br>为什么现代生活花费这么高?<br>低通货膨胀的迷思:高度消费与膨胀的生活方式<br>疯狂的消费主义:持续消费的压力<br>多出来的钱会让我们过得更快乐吗?<br>我们都在原地打转,但沉沦的速度越来越快<br>自私与不断的消费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糟<br><br>第二章 答案是什么?<br>目前为止,这本书告诉了读者什么事?<br>方法一:谁说我们需要很多钱才能生活?<br>方法二:别忽视花小钱的力量,那会毁掉你的生活、害你破产、永远觉得穷困<br>方法三:从小地方找寻意义,<br>方法四:如果你能要得到、借得到、或没有也无所谓,就不要买新的东西<br>方法五:从优雅简约的生活中找到喜悦<br>方法六:找出自己的财务漏洞与弱点<br>方法七:记住,这是为了让你拥有更多,而不是更少<br><br>第三章 方法大公开<br>购物消费<br>居家房屋<br>买卖房地产如何赚钱或省钱<br>个人财务状况与存款<br>降低必要的家用花费<br>饮食<br>减少不必要与额外的消费<br>小孩、教育与大学学费<br>汽车与旅游<br>休闲、娱乐与度假<br>金钱买不到的快乐<br>从日常生活中找出更多时间<br>工作或职业<br>到海外工作<br><br>结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