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世界:区域·传统·文化(第3辑)》共分为七个部分,由二十多篇论文组成,其中的王阳明“四句教”佛教渊源探悉——兼谈“无善无恶”非境界论的简介:“四句教”与佛教的关系是王阳明思想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四句教”中的“无善无恶心之体”与佛教的“本来面目”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王阳明在延续佛教“作用即性”的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将人的认识能力作为良知心体,从而消解了良知的至善性,因此将“无善无恶”阐释为境界的无滞性不符合王阳明的本意。
知而必行,如水就下——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及其现代意义。
王阳明在贵阳提出的“知行合一”说在中国哲学史上独树一帜,其思想渊源主要来自对程朱“知先行后”说的扬弃.“知行合一”以“心即理”为本体论根据,将知行视为一个功夫,到晚年阳明进一步把“知行合一”说成是“致良知”。人心中本来具备的良知就是知,使它显露出来,就是行。良知既不是一种概念知识,也不是一种外界的实然之理,而是一种先验的当然之理,它与先验主体之心是合而为一的,但它又不能停留在自我意识的状态中,不能局限于先验自我的圈子里,不能仅仅立足于先验之理的预设中,它必须把普遍的本心良知变成具体当下的道德行为,流行发用,在事事物物中显现,在客观外界对象中实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