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日本作为他者:原住民、发展与文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010248
  • 作      者:
    李海泉著
  • 出 版 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作为一个海洋国家,日本与我们所处的大陆国家有诸多不同。中国的文化人类学工作者初到日本,作为旁观者会感到一切事物均有新奇之处;但运用文化人类学工作者擅长的比较方法细致分析,却会发现一切似曾相识。
  用物化的形式加以解释,则其原因在于,日本对我们而言曾是一个需要远涉重洋历尽艰险才能到达的遥远近邻,虽然近代化使代步工具变成了飞行器,但同时又出现了政治上的领空,为避让政治领空而绕道迂回至朝鲜半岛南端,仍然有跋山涉水的感受;而今天的日本却变成了只要一个多小时波澜不惊的旅行即可到达的“东方国度”。这是所谓时间和空间的张力,也可以用中国成语“咫尺天涯”来隐喻文化和“他者”的课题。
展开
作者简介
  李海泉,1971年生于河北承德,1998年3月毕业于日本北海道教育大学(文化人类学),1998年4月-2000年4月为北海道大学研究生(文化人类学),现为山口大学人文学部社会学系文化人类学专业博士候选人。
展开
内容介绍
  日本人类学家向来有面向海外“他者”研究的传统,与此同时日本自身也作为“他者”被研究。《日本作为他者:原住民、发展与文化》编译了日本学者关于原住民、发展与文化的优秀论文,并收录了李海泉针对日本研究专著《未开化的日本》所写的书评,使读者得以一窥日本人类学研究的状况,也增强了对日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此外,《日本作为他者:原住民、发展与文化》附录的两篇译文还对生态人类学和日本灾害危机管理做了一定的考察。
展开
精彩书摘
  Ⅰ 原住民运动——历史、发展、现状及展望
  “世界人权宣言载明,原住民拥有自决权。因此在政治、经济、社会、精神以及文化各个层面,原住民拥有决定权。”
  这段话是为了应对l993年的国际原住民年(“为了世界原住民的国际年”),纽约市美国原住民协会在1992年末举办的一次世界原住民大会上所采纳宣言的摘录。1918年的凡尔赛条约倡导形成了民族自决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殖民地解放运动高涨的时代背景下,原住民问题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显现出来。然而近些年来人们却感到原住民有可能面对消亡的厄运:在国家的统治下成为禁治产者;其历史的正统性被剥夺;被隐晦地否定为“未开化民族”、“部落”、“原住民”。国际原住民年的决议在国际上确认了原住民的主体性及其拥有的权利。
  那么究竟谁是原住民(族)?原住民运动的内容和焦点问题是什么?它所要求权利的内容是关于哪些方面?诸多问题还有待阐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盛行的原住民运动如今已蔓延到世界各国,其内容也异常丰富,进行总体概括存在一定困难。因为字数和本人能力所限,无法统揽世界各地所发生的原住民运动。这篇论文的目的是概述原住民运动的历史、发展和现状,进而展望未来的动向,提出所存在的焦点问题。笔者将以本人最熟悉的加拿大因纽特人等北美原住民所进行的自治、自决权运动为例,探究世界各地原住民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何谓原住民
  所谓“原住民(族)”,其意义因使用者及使用场合的不同会产生微妙变化,甚至差异巨大。日本政府所谓“原住民(族)”指的是国内一个少数人的群体,原则上与普通国民不作区别。加拿大与之不同,原住民指的是权益受到特殊保障的人,有时其权益受到宪法保护。而中国则将原住民定义为少数民族。
  日语的“原住民(族)”源于英语的First people(s)、First Nation(sl、Founding Nation(s)、native、aboriginal、original、Indigenous。英语里过去曾使用过native、aboriginal、original、Indigenous等称呼,但这些词语包含有“未开化”、“原始”等消极色彩。进人20世纪60年代,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原住民要求恢复其主体地位,在与政府交涉的过程中把自己定义为First people(s)、First Nation(s)、Founding Nation(s),因此使得native等类似词语具有积极意义。
  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日语里仍然在使用带有“未开化”意味的“原住民”。其后为了对应英语用法的改变,创造了新词“先住民(族)”。70年代末到80年代,特别是l982年,联合国设置了原住民工作组(united Nmions Working Group on Indigenous Populations,WGIP),从此“先住民(族)”这一主角言语开始普遍使用。
  1.原住民的定义
  如前文所述,原住民的定义在国际上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一直以来,日本政府在向联合国提交的报告中否认国内存在原住民(族)(印度、索马里也是如此),或者以少数民族的定义替代原住民概念,这一问题还会在后面进行论述。下文将就目前所使用的原住民定义及存在的疑问进行探讨(以下[]里的内容系作者添注)。
  “原住民族是指某一地域最早居民的后代,居住在与自己民族传统或种族不同的国家,其成员不是政府的主体。”“[所谓原住民]指的是被征服,或者殖民地经营开始时当地居住者的子孙后代,他们不论法律地位如何,依然在维持独自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制度。”
  “所谓原住少数民族是指一片土地上的居民被后来的民族统治,很多时候被迫迁移到边境,却仍然保持着强烈的文化认同意识。”“因为与[国家的]主体社会有着不同的文化、社会认同意识,所以在开发过程中面临不公正待遇的群体。”
  “所谓原住民是指在由来自地球上其他地方,有着不同文化、民族背景的群体压制征服某一地域的本地民众,以殖民政策使这一地域沦为殖民地,或者使当地民众陷入劣势的社会状况之前,居住在这一地域全境或一部分地域居民的后代[所构成的民族群体]。”与被纳入国家的诸多制度相比较,原住民更愿意按着固有的社会、经济、文化、习惯以及传统生活。他们是“非自愿”地被编入国家体系中的“民众”,而这一国家体系的构成是以主体社会的民族、社会、文化诸要素为特征的。
  “被来自其他地域,文化、民族背景不同的人们所统治,或者陷入殖民地状况的群体及其后裔。”
  “一直以来生活于现在居住的土地上,依靠从祖先那里继承来的土地保持自己的社会传统、表现形式以及独自的语言,对特定民族有认同意识且带有民族自觉性,因为民族认同意识而有别于其他民族。”
  “原住民族一般是指当起源于欧洲的(近代化)在世界范围内扩张时,被处于统治地位的集团所否定、强制同化的民族。”
  如前文所述,所谓原住民尚处于定义错位阶段,也有观点认为对于何谓原住民,原住民自身最为清楚,不需要来自政府组织等外部的定义。而且,急于做出定义的联合国原住民工作组议长戴斯也慎重地指出,由于文化、社会背景不同,所处的政治、经济状况千差万别,所属国家的社会状况、法律传统纷繁复杂,为世界的原住民作出统一定义的尝试是不可能且存在弊端的。做出不存在矛盾且概括全面的定义是极为困难的工作。
  这一困境不仅体现在“新大陆”或澳大利亚、新西兰,在亚洲、非洲、欧洲,所谓原住民(族)概念的有效性也成为今后的课题,这里不再赘述。因为在这些地区,主体社会的构成者与原住民同是土地的“原住者”。在提起这一问题的时候,原住民(族)问题即可作为实质的对象出现在各国法律体系的框架内。也就是说,原住民运动的出发点在于把问题诉诸国内法和舆论,以争取国际舆论对本国的压力,促使原住民作为实体的存在得以确认。
  因此,所谓原住民(族)需要有下列三个特征:(1)自古以来居住在那片土地上;(2)现在那片土地被其他民族所统治,无法自由享受自己固有的生活方式;(3)自称为原住民(族),或者源于联合国以及援助团体的称呼。有别于在文化、语言方面受到保护而成为文化多样性、多元文化政策对象的少数民族,原住民享有土地权、民族自治等特殊权利,即自我主张拥有原住权。需要指出的是,这并非要规范成为原住民的条件。
  前文所述原住民的暂时定义看起来含混不清,之所以陷入这样一种循环论,是因为有诸多背景事件发生。例如印度尼西亚的东帝汶、亚齐等团体自我主张为原住民,同时也受到一些非政府组织的承认;而英国、法国讲凯尔特语的群体却不被承认是原住民。
  在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英国的旧殖民地,原住民的范畴受到社会承认、法律保护。这些国家原住民范畴成立的背景是,因为把原住民定位为nation,所以旧宗主国英国的法律传统在原则上承认其特殊的权利。原住民政策多种多样,各有不同。新西兰等英国的旧殖民地国家基本沿袭英国的法律传统,原住民运动比其他地域成效显著。拥有特定权利的原住民这一范畴成立的缘由是英国的common law。如果这一论点成立,那么与英国法律传统不同的国家原住民概念成立的依据是什么将成为重要课题。
  在英国的旧殖民地,现在主体社会的构成者是从远方航行而来的欧洲殖民者的后裔,因为他们与原住民的身体特征明显不同,所以在传统上原住民与主体社会以“人种”进行区分。这与殖民地解放后的亚、非、欧形成鲜明对比。
  前文所述定义倾向于把原住民解释为大航海时代以后被远方来者所统治的人。可是,在亚洲、欧洲或者殖民地解放后的非洲各国,其统治
  集团(maiority)和被统治集团(minority)同为原住民,也就是说自古以来共同居住在同一块土地上。所谓majority与minority是相邻而居的两个群体经过对抗的过程而确立起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区分原住者和外来者非常困难,可以说无法区分,原住民问题也就变得愈加复杂。
  可以说,只有在每个国家的法律传统和具体的社会状况下,才实质上具有原住民(族)的范畴。但是,为了国际政治、学术讨论以及联合国对原住民问题的介入,整理规范原住民概念是今后一项需要不懈努力的重要工作。
  2.原住民的人口
  如上文所述,原住民的定义或概念尚不十分清晰,因此其群体数量以及总人口也就不甚明了。很多国家在实施国情调查时,并不设立“原住民”这一调查项目,或者设置壁垒,使符合原住民条件的人口数量尽可能减少;而在政治上则认为数量就是力量,因而夸大原住民及其援助团体的数量。另一方面,随着原住民歧视的缓和,以及社会福利、奖学金制度不断完善,自我申报为原住民的事例逐渐增多。过去20年间,各国的原住民人口在统计上增加了数倍乃至数十倍。例如,根据美国阿拉巴马州的调查结果,l970年时,原住民人口(印第安人)的统计数字为2500人,而根据1990年的调查,这一数字剧增至1.6万人。统计数字经常变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例如巴布亚新几内亚、瑙鲁共和国、汤加王国曾是原住民的群体建立了独立的国家,原住民的人口也就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根据上述情况,原住民群体的数量和总人口并不确定。为便于参考,来自援助团体的统计是在世界各地存在大约6000个原住民群体,总人口2.5亿或6亿人。
  二、原住民运动的历史背景
  古代阿西里亚或东罗马、罗马、印加帝国原住民的抵抗也属于原住民运动。但这里仅限于探讨始于l5世纪大航海时代,欧洲人为了寻找“新世界”走向全球各个角落直至今日的原住民运动。为了叙述方便,可将大航海时代以后原住民的历史划分为下列五个时期:(1)原住民和外来者共生共存时期;(2)原住民反抗外来人侵者时期;(3)外来者对原住民实行征服、灭绝政策时期;(4)原住民同化时期;(5)原住民自律时期。当然这一模式并非适用于所有地域,因地域不同所发生的年代也有所不同,但这是一个被普遍认同的模式。
  1.共存
  在西班牙、法国、英国、葡萄牙、荷兰等国家走向海洋,扩张至大洋洲、非洲、亚洲和北、中、、南美洲(“新大陆”),或者如大和民族进入北海道的初期,因为外来者人口很少,不能离开原住民的帮助。如登陆圣。佛罗伦斯的哥伦布、在夏威夷上岸的库克船长、登陆北美洲东部的新教徒、进入渡岛半岛的大和民族,以及攻人印加帝国的皮萨罗,正是得到当地人的帮助才得以达到目的。
展开
目录
走出本土的樊篱
序言——日本作为他者
Ⅰ 原住民运动——历史、发展、现状及展望
一、何谓原住民
1. 原住民的定义
2. 原住民的人口
二、原住民运动的历史背景
1. 共存
2. 原住民的反抗
3. 对原住民的征服灭绝
4. 同化
5. 原住民自治运动
三、从“原住民”到“先住民”——原住民运动的展开
四、原住民运动的现状和特点
1. 原住权
2. 歧视
五、展望
1. 原住权的确立和扩张状况
2. 原住民的文化遗产
3. 原住民运动和文化人类学
六、结语
Ⅱ 原住民运动十载回顾——合作与纷争
一、前言
二、原住民运动简史
三、1763年的英王诏谕
四、马歇尔判例
五、20世纪的原住民运动
六、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纷争与合作
1. 合作
2. 纷争
七、总结和展望
Ⅲ 发展的记忆
一、前言
二、记忆的概念
三、发展的人类学——从发展的话语分析到地方场域的文化政治学
四、作为公共记忆的发展
五、援助组织有关开发的记忆
六、结语
Ⅳ 发展和革命的叙述方式——以印度尼西亚为例
一、印度尼西亚现代史的关键词
二、革命时期的科特达拉姆村
三、苏加诺的革命和建设
四、发展时代的到来
五、大选和发展的体验
六、被消费的发展
七、革命和记忆、发展和计划
Ⅴ 谁拥有文化的话语权
一、文化,两个源流?
二、美国社会,现在发生着什么
三、美国文化人类学界关于文化的定义
四、文化人类学的危机和文化多样性
五、对立理论的凸显——文化研究
六、来自文化人类学的对应
七、谁拥有文化的话语权
Ⅵ 旅游与“海女”——找寻真正的日本
一、引言
二、“海女”及其映象
三、背景
四、国崎的旅游
五、结语
Ⅷ 表述日本文化的困惑
附录1 概述生态人类学
一、导论
二、理论背景
三、重要学者
四、重要论著
五、关键词
六、方法论
七、意义
八、批判观点
附录Ⅱ 生命体模式在灾害危机管理中应用的可能性
一、前言
二、防范突发性减轻灾害的必要因素
1. 生存个体的整体性(holism)
2. 人体生理功能节律(bio-rhythm)
3. 公共性(communalism)
三、安全·安心体系的基本模式和生命体系的对应性
四、着眼于获得:发展社会性应变能力的程序
1. 获得:发展社会性应变能力程序的运行模式
2. 社会三难选择
3. 社会优先救助
4. 利用生命体系模式的例证
5. 对于缺水问题的适用
五、结语:通过“做中学”、(learn by Doing)
提高社会的灾害应变能力
后记——从一位恩师的仙逝说起
出版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