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2449478
  • 作      者:
    吴明隆著
  • 出 版 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邮轮旅游全攻略》是一部介绍邮轮知识、享受休闲假斯的普及性读物。它引领读者进入邮轮世界,对邮轮的设备、服务和旅游航线详加介绍、评述。对尚未参加过邮轮旅游的人来说,它是一本趣味性的读物;对准备参加邮轮旅游的人来说,它是一本实用手册。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概念
  结构方程模型一词与HSREL统计应用软件密不可分,HSREL是线性结构关系(Linear Structural Relationships)的缩写,就技术层面而言,LISREL是由统计学者Karl G.Joreskog与Dag Sorbom二人结合矩阵模型的分析技巧,用以处理协方差结构分析的一套计算机程序。由于这个程序与协方差结构模型(covariance structure models)十分近似,所以之后学者便将协方差结构模型称之为LISREL模型。协方差结构模型使用非常广泛,包括经济、营销、心理及社会学,它们被应用于探讨问卷调查或实验性的数据,包括横向式的研究及纵贯式的研究设计。协方差结构分析是一种多变量统计技巧,在许多多变量统计的书籍中,均纳入结构方程模型的理论与实务的内容。此种协方差结构分析结合了(验证性)因素分析与经济计量模型的技巧,用于分析潜在变量(latent variables,无法观察的变量或理论变量)间的假设关系,上述潜在变量可被显性指标(manifest indicators,观察指标或实证指标)所测量。一个完整的协方差结构模型包含两个次模型:测量模型(measurement model)与结构模型(structural model),测量模型描述的是潜在变量如何被相对应的显性指标所测量或概念化(operationalized);而结构模型指的是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模型中其他变量无法解释的变异量部分。协方差结构分析本质上是一种验证式的模型分析,它试图利用研究者所搜集的实证资料来确认假设的潜在变量间的关系,以及潜在变量与显性指标的一致性程度。此种验证或检验就是在比较研究者所提的假设模型隐含的协方差矩阵与实际搜集数据导出的协方差矩阵之间的差异。此种分析是利用协方差矩阵来进行模型的统合分析,而非输入之个别的观察值进行独立式的分析。协方差结构模型是一种渐进式的方法学,与其他推论统计有很大的差别(Diamantopoulos&Siguaw,2000)。由于HSREL能够同时处理显性指标(观察变量)与潜在变量的问题,进行个别参数的估计、显著性检验与整体假设模型契合度的检验,加上其视窗版人性化的操作界面,使得其应用普及率愈来愈高,早期LISREL一词逐渐与结构方程模型划上等号(但现在多数研究者已将SEM与AMOS联结在一起,此趋势可能与SPSS统计软件包的普及应用及AMOS图形式界面操作有关)。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结构方程模型的特性
第二节 测量模型
第三节 结构模型
第四节 结构方程模型图中的符号与意义
第五节 参数估计方法
第六节 模型的概念化
第七节 模型的修正
第八节 模型的复核效化

第二章 模型适配度统计量的介绍
第一节 模型适配度检核指标
一、模型基本适配指标
二、整体模型适配度指标(模型外在质量的评估)
三、模型内在结构适配度的评估(模型内在质量的检验)
四、模型统计检验力的评估
第二节 模型识别的范例
一、正好识别模型
二、过度识别模型
三、低度识别模型

第三章 AmosGraphics界面介绍
第一节 AmosGraphics窗口的介绍
一、开启【AmosGraphic】应用软件
二、工具箱窗口的图像钮操作介绍
第二节 图像钮综合应用
一、绘制第一个测量模型
二、绘制第二个测量模型
三、绘制第三个测量模型

第四章 Amos执行步骤与程序
第一节 路径分析的程序与执行
一、建立路径模型图
二、开启数据文件
三、设定观察变量
四、设定误差变量的变量名称
五、设定文字报表要呈现的统计量
六、将路径模型图存盘与计算估计值
七、浏览模型的结果
第二节 路径因果模型图的设定
一、外因变量间没有相关的设定
二、内因变量没有界定残差项
第三节 饱和模型与独立模型
一、饱和模型
二、独立模型
第四节 结构方程模型图
一、结构方程模型图的绘制步骤
二、执行结果的标准化参数估计值路径图
三、模型的平行检验
第五节 结构模型与修正指标
一、模型A:初始模型
二、模型B:修正模型1
三、模型C:修正模型2
四、模型D:修正模型3
第六节 单一文件多重模型的设定

第五章 参数标签与测量模型
第一节 参数标签的设定与特定样本的分析
一、更改特定群体名称与模型名称
二、开启数据文件选人指标变量
三、设定分析属性与计算估计值
四、增列模型变量或对象的参数标签名称
五、增列参数标签名称的模型估计结果
六、全体群体假设模型的修正
第二节 特定群体的分析
一、分析男生群体
二、分析女生群体
第三节 测量模型参数值的界定
一、测量模型假设模型
二、限制不同测量指标的路径参数A
三、低度辨识的模型
四、增列参数限制条件
五、误差变量的界定
六、测量模型的修正
七、测量模型参数标签名称的设定
第四节 测量模型的平行测验检验
第五节 多因子测量模型潜在变量的界定
一、初始模型
二、修正模型
三、斜交关系的测量模型
四、界定测量模型潜在变量间没有相关
五、完全独立潜在变量参数修正
六、单向度测量模型与多向度测量模型

第六章 验证性因素分析
第一节 一阶验证性因素分析——多因素斜交模型
一、假设模型
二、输出结果
第二节 一阶验证性因素分析——多因素直交模型
一、假设模型
二、模型适配度摘要表
第三节 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
第四节 一阶CFA模型多模型的比较
第五节 一阶CFA模型测量不变性检验
一、描绘一阶CFA假设模型图
二、单一群组多个模型的设定
三、模型估计结果

第七章 路径分析
第一节 路径分析的模型与效果
第二节 路径分析模型——递归模型
一、研究问题
二、采用传统复回归求各路径系数
三、AmosGraphics的应用
四、模型图执行结果l
五、文字报表输出结果
第三节 饱和模型的路径分析
一、饱和模型假设模型图
二、参数估计的模型图
三、参数估计及适配度结果
第四节 非递归模型的路径分析一
一、假设模型图
二、参数估计的模型图
三、参数估计值
四、模型适配度摘要表
第五节 非递归模型的路径分析二
一、设定回归系数的变量名称
二、设定回归系数值W5=W6
三、参数估计的模型图
四、参数估计值
五、设定两个内因变量测量误差的方差相等
第六节 模型界定搜寻
一、饱和模型图
二、执行模型界定搜寻

第八章 潜在变量的路径分析
第一节 潜在变量路径分析的相关议题
一、原始数据文件变量排列
二、快速复制对象及参数格式
三、增列简要图像标题
四、增列参数标签名称
五、估计值模型图参数移动
六、模型适配度的评估
七、模型的修正
八、PA—LV模型修正
第二节 数学效能PA—LV理论模型的检验
一、研究问题
二、AITl08Graphics窗口中的模型图
三、计算估计的模型图
四、参数估计相关报表
第三节 模型的修正
一、参数格式的模型图
二、参数估计相关统计量
第四节 混合模型的路径分析
一、路径分析假设模型图
二、增列模型图像标题
三、路径分析模型估计结果
四、采用潜在变量路径分析模型
五、混合路径分析模型范例二
六、混合路径分析模型范例三
七、混合路径分析模型——非递归模型

第九章 多群组分析
第一节 多群组分析的基本理念
一、绘制男生群体路径分析模型图
二、开启数据文件及选择目标群组变量
三、开启数据文件界定观察变量
四、设定参数标签名称
五、设定群组名称
六、输出结果
七、女生群体的分析模型图
八、多群组分析
第二节 多群组路径分析
一、绘制理论模型图
二、读取数据文件及观察变量
三、设定群体名称
四、界定群体的水平数值及样本
五、界定群体模型图的参数名称
六、界定输出格式
七、预设模型输出结果
第三节 多重模型的设定
一、预设模型(未限制参数)
二、协方差相等模型
三、方差相等模型
四、路径系数相等模型
五、模型不变性模型
六、多个模型的输出结果
第四节 多群组验证性因素分析
一、绘制理论模型图
二、读取数据文件及观察变量
三、设定群体名称
四、界定群体分组变量名称及其水平数值
五、设定多群组分析模型
六、输出结果
第五节 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
一、绘制Amos理论模型图
二、读取数据文件并设定群组变量及水平数值
三、设定多群组分析模型
四、群组模型执行结果
五、模型注解说明
第六节 三个群组测量恒等性的检验
第七节 多群组路径分析
一、绘制模型图与读人数据文件
二、增列群组及设定群组名称
三、设定两个群组数据文件变量与变量水平
四、执行多群组分析
五、计算估计值
六、输出结果

第十章 多群组结构平均数的检验
一、SPSS数据文件
二、设定平均数参数
三、范例一模型A
四、范例一模型B
五、范例二模型A
六、范例二模型B
第一节 结构平均数的操作程序
一、绘制理论模型与设定模型变量
二、增列群组与群组的变量水平数值
三、增列平均数与截距项参数标签
四、执行多群组分析程序
五、模型估计
第二节 增列测量误差项间有相关
一、执行多群组分析
二、模型截距项、平均数相等模型评估
三、测量残差模型的修正
第三节 结构平均数的因素分析
一、增列平均数与截距项参数标签
二、更改女生群体共同因素平均数的参数名称标签
三、设定多群组分析模型
四、输出结果

第十一章 SEM实例应用与相关议题
第一节 社会支持量表测量模型的验证
一、测量模型的区别效度
二、测量模型的收敛效度
第二节 缺失值数据文件的处理
一、观察变量中有缺失值
二、增列估计平均数与截距项
三、数据取代
第三节 SEM模型适配度与参数估计关系
一、模型A:初始模型
二、模型B
第四节 样本大小与适配度卡方值
一、样本数N为100
二、样本数N为300
三、样本数N为500
四、样本数N为700
五、样本数N为900
六、样本数N为1100
七、样本数N为1500
八、样本数N为2000

第十二章 典型相关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关系
第一节 典型相关分析
一、CANCORR语法指令
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
第二节 SEM执行程序
一、第一个典型变量
二、第二个典型变量
三、MIMIC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