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后殖民知识界的起义:庶民学派研究:an examination of subaltern studies school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119352
  • 作      者:
    陈义华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陈义华,男,1973年12月出生于湖北宜昌。毕业于中山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福特基金2008年亚洲学者研究项目获得者。曾经在德里大学英语与比较文学系、英国剑桥大学英语系以及武汉理工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等多所高校从事英美文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教学研究工作。现为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比较文学方向硕士生导师,暨南大学中印比较研究所副所长,苏门答腊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
展开
内容介绍
    《后殖民知识界的起义:庶民学派研究》介绍了:庶民学派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南亚史研究领域兴起以来,跨越了国家与学科的界限,深刻影响了西方的人类学、政治学、文学与文化研究等多个学科领域。该学派将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与后殖民批评的方法论与本土的文化经验相结合,试图建构新的人文社会科学范式,从而将边缘群体的经验纳入知识生产。《后殖民知识界的起义:庶民学派研究》是国内第一次对该学派的全面系统的研究,其中既有对于该学派知识谱系的梳理,也有对于该学派理论体系的批评,为我们在全球化语境下重新思考边缘群体,包括前殖民地的文学与文化经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庶民学派生发的历史语境与知识谱系<br>    庶民研究对于世界学术界的影响是巨大的。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末,美国以及澳大利亚多数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学科,如人类学、历史学、文学甚至政治学等学科的理论课程当中一般都设有“庶民研究”(subaltern studies)专题。由于西方学术界后殖民知识界,特别是斯皮瓦克、赛义德以及拉丁美洲庶民学派诸多学者不遗余力地推介,庶民研究在西方学术界曾经盛极一时。它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学术,特别是后殖民批评以及女性主义思潮。由于上述原因,庶民这个词语成为西方从事边缘群体研究的学者们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语,而庶民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更成为西方学术界的一个常识。但是其中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庶民研究专题被放置在后殖民批评这个大的专题下面,似乎是西方学术话语的衍生物。而许多学者,包括许多印度本土的学者,都认为庶民学派是在西方后现代学术,特别是后殖民批评的影响下产生的一个思想流派。当然,庶民学派同现代所有的第三世界学术一样,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但是庶民学派结合本土实际,对西方的学术话语进行了本土改造,使得它能够恰当地描述后殖民社会的现实<br>    ……
展开
目录
绪论  庶民与庶民学派<br>第一节  概述<br>第二节  庶民学派的研究现状<br>第三节  关于本书架构的几点说明<br>第一章  庶民学派生发的历史语境与知识谱系<br>第一节  印度后殖民国家话语的失败与庶民学派<br>第二节  印度的历史学谱系与庶民学派<br>第三节  庶民学派与西方马克思主义<br>第四节  庶民学派与后殖民批评<br>小结<br>第二章  庶民学派的思想流变<br>第一节  庶民学派论庶民政治与庶民意识<br>第二节  庶民学派论庶民主体性与反抗<br>第三节  庶民学派的后现代转向<br>小  结<br>第三章  斯皮瓦克与庶民学派对西方学术话语的庶民化<br>第一节  斯皮瓦克与庶民学派<br>第二节  斯皮瓦克对马克思主义的解构主义解读<br>第三节  斯皮瓦克对解构主义的伦理学解读<br>第四节  斯皮瓦克与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br>第五节  斯皮瓦克对后殖民批评理论的庶民化<br>小结<br>第四章  庶民学派的后民族转向<br>第一节  民族主义与启蒙理性<br>第二节  殖民主义、民族主义与现代国家话语<br>第三节  民族主义与社区<br>小结<br>结语  庶民学派的文化抵抗及其意义<br>第一节  庶民学派的后殖民文化抵抗<br>第二节  庶民学派在中国学术话语中的缺席<br>附录:庶民学派核心成员及其主要作品简介<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