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性的光明与黑暗
假面具
每一个人都会学习如何包装自己的外表,使自己受欢迎。一位母亲不仅教导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需求及欲望——特别是倾向暴力、冲动的一面,还会教导孩子替别人着想、考虑到其他人也有自己的禁忌。她们同时也告诫孩子们:愿望不会一次全部实现,孩子们必须学会接受这个事实,不能对这种情形有所抱怨。对弗洛伊德而言,“自我”是由自己的冲动与团体生活需求之间的妥协形成的,这正是文明社会在形成的过程中带给每个人的沉重负担。
每个人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和他的社会地位一样,都有特殊的要求。他必须发展某些特质,或压抑另外一些特质——就像戴上面具一样。就算是在最亲密的人际关系中,例如亲子、夫妻、朋友甚至情人之间,都必须依照某些规则,小心行事。在这些关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无心的过失。而受到伤害的一方只能自我克制,不能采取报复或攻击性的行为。“以牙还牙”的原则只能用在敌人身上,互相喜爱的人必须学会真心宽恕对方。
但是绝大多数的人并不会消化、吸收这种学习到的行为,让它变成自己人格的一部分。这些行为只是一个外壳,一个掩护冲动本性的面具,一个保护、隐藏不同人格的盔甲;有时这个面具甚至呈现出一个和真实性格完全相反的人格。贪婪的人会用慷慨的假象掩饰自己的贪婪,结果却造成了浪费——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得到别人的赞赏,他们在过度慷慨之下反而造成无谓的浪费。
同样的,吝啬的人会用节俭、谨慎、有智慧的面具隐藏自己的本性;只不过真正节俭的人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只有在因为贫困而担心未来的生活时,节俭才是一种慷慨,就像节俭的母亲是为了自己儿女的需求着想才省吃俭用的。
当人们放弃一段友好的关系,当他们争吵、断绝关系时,观察这些面具、盔甲的消失过程是很有趣的一件事。人们会在最严重的争执中撕下所有的面具,因为它们已经没有用了;他们已经没有必要对外塑造一个和蔼的形象,而对方的友善和好感对他们也毫无用处了。一个人抛开宽恕和谐的面具之后,他以前一直小心隐藏、不为人知的一面就会显露出来。
现在让我们以之前提到的两种人——贪婪的人和吝啬的人为例。当贪婪的人终止一段关系时,他们想要夺取一切的个性立刻显露无遗。他们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所有的东西,就算用抢的方法也在所不惜。有些人离婚时甚至会将保险箱一扫而空,把家具全部搬走。贪婪的人和吝啬的人不一样,他们不在乎一个物品是否有价值,他们会连没有价值的小东西也拿走——个摆饰,一叠白纸,甚至是一面纪念奖牌。在争夺遗产时,他们不惜用偷的方法也要把东西弄到手。争执会在这种人心中引起一股无法抗拒的掠夺欲望.让他们沉醉在强烈的满足感中。他们完全不会考虑自己的行为有没有任何不良的后遗症。
吝啬的人则会以不同的方式流露出真正的自我。吝啬的人对物品价值的判断力远远超出贪婪的人数倍。只要一段关系中出现小小的不如意,这种人就会开始把最贵重的物品据为己有。一般的人际关系都会不时发生摩擦及冲突,这不但使吝啬的人得到的物品数量日渐庞大,还让他们用“未雨绸缪”来解释这种行为。吝啬的人的另一个特点是:除了累积物质之外,他们还会储存“记忆”,这种人对自己受到的委屈会一直耿耿于怀;他们并不是因为害怕,所以不敢把心中的怨恨形诸于色,而是因为吝于表达感情——他们连愤怒之情也吝于给予。正是因为过度克制,所以他们更容易通过报复讨回所谓的公道。
观察隐藏嫉妒心的人也很有意思。嫉妒通常会隐藏在对不公平待遇的愤怒之下;而嫉妒最原始的本质就是地位低的人对地位高的人的怨恨。嫉妒产生的第一步是确认彼此之间的差距。此时可能会产生试图消除这些差距的行为——提升自己来拉近与对方的距离,属于羡慕或模仿,嫉妒则是通过贬低对方的价值、把对方拉低到自己的等级来消除这些差距。嫉妒心强的人会一直想向自己和大众证明成功者不配得到这些赞赏。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些永远都愤愤不平、永远都见不得别人成功、跟别人谈话时永远都是用酸溜溜的口气、对别人做的事永远都抱持怀疑或批评态度的人时,不要怀疑,这些人可能都戴着假面具隐藏自己的嫉妒。他们就是尼采和席勒所说的“愤怒的人们”。
当这种人和别人发生争执、断绝关系时,他们隐藏在灵魂深处的真实面目——也就是拼命控诉他人的无情法官——就会出现。每个人在争执中都会翻出旧账、挑出对方最难堪的错误,但是一般人也会记得甜蜜的时光和对方的种种优点。当嫉妒心重的人发生争执时,他们把对方的优点忘得一干二净,满脑子只记得对方的缺点。他们的脑海中浮现出一连串令他们感到极度愤怒、只能不停谴责的恶行,此时他们会完全沉醉在扮演大法官的角色中。
真正慷慨的人也会在争执中显露出真正的性格。为了保护自己不被贪婪的人不断剥削、利用,这种人有时会表现出一副冷酷、漠不关心的样子。他们会试着维持客观的立场。但是一旦关系决裂,这种安宁的假象被粉碎时,他们往往会手足无措,感到非常不安。他们最常见的反应是不解,接着会想找出自己的错误,并且责备自己没有试着挽回情势。慷慨的人会尽可能避免对立和冲突,因为他认为对立、怨恨等负面情感会传染给周围的人。但是这种避免冲突的行为反而会让他们受到贪婪者的掠夺、吝啬者的怨恨以及嫉妒者的谴责。慷慨的人并不了解这些人这么做的真正原因,所以会慢慢遗忘他们对他做过的种种恶行,但是这种遗忘反而被敌视他的敌人视为愚昧和健忘。
贪婪
有些人总是觉得自己亏欠别人;另一些人则总是觉得别人亏欠自己。第一种人,虽然很慷慨、很努力,总是尽量多做事,心里却一直有一个疑问,有一种不安的感觉,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他们会替别人着想,把他人的问题视为自己的问题,了解他人的愿望、诉求以及那些问题的紧迫性,并扛起解决问题的责任。然而,当他们为自己做些事时,却觉得自己很自私。正因为周围的人不断地提出需求,而他们本身的力量却有限,所以这种人永远都觉得亏欠别人。
相反,另一种人则一直觉得没有人真正关心他的愿望和需求。他觉得所有人都很自私,只关心自身的问题,没有用慷慨公平的态度对待他。这种人非常清楚自己的权利,一直觉得其他人对他不公平、对他有所亏欠;他认为别人替他做事是理所当然的,而且和他实际应得的还差一大截呢。在他们眼中,别人永远都处于负债的地位。
这是两个极端对立的例子。然而,每个人在他生命中的某一时期,都可以在自己和周围的人身上看到“永远的债务人”与“永远的债权人”的影子。一般来说,孩童和青少年是父母的债权人,这很符合逻辑,因为他们完全依赖父母。孩子那种以债权人自居的态度是精神健康的象征,因为他们一定要“接受”才能生存,所以必须学习如何要求;父母则有义务照顾自己的孩子,并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一切。父母关心自己的孩子,常常替他们担心。当他们忽视孩子时,会有罪恶感——到这里,一切都还算正常。可是,如果孩子们长大后,还继续保持幼年或青年时期对父母予取予求的态度,或是期待拥有同样的权力,那就不正常了。对这些孩子而言,就算父母老了、病了,他们做得还是不够多;这些孩子会成为永远的债权人,而父母则变成永远的债务人。这些父母会尽量为孩子付出,可是永远会被说成做得不够,永远被指责,永远处在罪恶感中。
当然,也有可能发生相反的状况:有些父母会奴役孩子,特别是和他们住在一起的女儿。他们永远都需要孩子的帮助,只要孩子离开一下,他们就觉得不舒服。他们用各种手段对孩子进行精神威胁,直到孩子们不得不觉得自己是永远的债务人为止。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只要孩子们为自己做任何事,就会有亏欠父母的感觉。
在两性关系中,有些男女成功地将对方置于“永远的债务人”的地位。例如,如果是男方在工作,他会一直让妻子感到在经济上对他的依赖,或是常常责备她不会赚钱,还拼命花钱。同样,也有许多女人确信自己被剥夺了应有的权利,所以把另一半置于一个永远觉得自己无能、贪心、自私,而且永远都亏欠她们的地位。
各种不同流派的思想家也都在玩相同的把戏——把看法不同的对手放在“永远的债务人”的地位。加尔文主义者将财富与成功视为上帝的恩宠,他们崇拜有钱人、歧视穷人,认为穷人应该永远都处于债务人的地位。相对的,马克思主义则严厉谴责这种想法,并且灌输给它的信仰者一种“无限制的权力”的感觉:不管资本家做什么、赚多少钱、散播多少财富,他永远都是债务人。因为他们觉得资本家剥夺了他们的权利。而女权主义者则认为男人剥夺了女人的人权,所以女人有权利提出任何要求。
“提出要求”、“成为债权人”以及“把对方推向债务人的地位”这三种权利,可说是成功者的奖品。因为在“永远的债务人”与“永远的债权人”的对决中,一定是后者占上风,他们总是能将对手钉在无力反击的位置上。
展开
——美国心理学家 安迪
阿尔贝隆尼是与卡耐基、拿破仑·希尔等齐名的励志大师,在欧洲的影响力甚至超过后两者。
——意大利著名心理学家 帕蒂
作者凭借其深厚的社会心理学功底,客观、独特而入木三分地为我们剖析了人性的种种弱点:假面具、贪婪、控制欲、野心、嫉妒、偏见、情绪不稳定等,堪称此类主题的经典作品。
——国际知名人际关系专家 约翰·格雷
正视人性的弱点,能让我们看透许多事情。我们的心态将更加开阔,我们的人格完整,我们也必将变得更加宽容、坚强、乐观。
——弗朗西斯科·阿尔贝隆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