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滩簧考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550333
  • 作      者:
    朱恒夫著
  • 出 版 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滩簧考论》分成两个部分,首先是对长江三角洲城乡滩簧曾经流行地区的访问调查、记录,对象包括滩簧从业人员与老观众,再就是对五四以来所有关于滩簧以及滩簧发展的论著、论文加以梳理与分析,有选择地采用或扬弃。 作者对滩簧由曲艺形式发展为戏曲的过程的追溯并没有停留在就事论事的记述上,而是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背景,尤其注意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长江三角洲一带的人民群众的生活现实。因为上海有租界的存在,既是殖民国家剥削中国劳苦大众的冒险家的乐园,也是劳苦大众趋之若鹜的梦中天堂。各地的滩簧先后都涌进上海租界以求生存、发展。上海的大世界又是以劳苦大众为主要对象的一个游乐场,对滩簧自身的发展,对滩簧发展成为戏曲剧种,都起了一定的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
展开
作者简介
    朱恒夫,男,1959年9月出生。江苏滨海人,博士。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傩戏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上海戏剧学会副会长。 
<br>    出版著作有《目连戏研究》、《论戏曲的历史与艺术》、《中国戏曲美学》、《宋明理学与古代小说》、《中国文学史疑案录》、《中国京昆》、《花间集注析》、《史通注释》、《高僧传注》等十多部。在《文学遗产》、《文献》、《世界宗教研究》、《文艺研究》、《戏剧艺术》、《明清小说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该书第一次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内的滩簧腔系剧种——锡剧、沪剧、苏剧、姚剧、甬剧等进行系统地研究,考辨了滩簧的名称,探索了滩簧的起源,勾勒了诸种滩簧的发展线索,并对滩簧艺人、剧目、音乐等进行深入研究,廓清了诸多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该书还总结了滩簧各剧种兴盛的条件与衰弱的原因,分析了优秀剧本的艺术表现手法,与优秀演员的成功之路,为今日戏曲的振兴与演职人员的成长,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滩簧名称考辨<br>    滩簧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对产生并成长于该地的由说唱嬗变为戏曲的表演艺术的一种习惯性的称谓。然而这种称谓并非是唯一的,据文献反映,至少有六种,它们是:<br>    (1)对白南词、南词。据《苏剧前滩》一书的“说明”介绍,“苏剧的前身是苏滩,苏滩原名‘对白南词’”,是用南词这种曲调清唱的戏曲体的曲艺。滩簧老艺人吴根生说:“苏滩在刚兴起时,曾和某些有唱词的其他曲艺一样统称为‘南词’;……后来随着‘搭讪头’谐音的转化,‘打山头’就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一种称谓。清末,苏滩同道认为这个名称不雅,方始在挂牌上标明为‘南词’。”<br>    (2)滩头(摊头)。明钱希言《戏瑕》云:“文待诏诸公,暇日喜听人说宋江,先讲摊头半日,功父犹及与闻。”清乾隆时蒋士铨在其《唱南词》中说:“三弦掩抑平湖调,先唱摊头与提要。高谈慷慨气粗豪,细语缠绵发忠孝。洗刷巫云峡雨词,宣扬却月批风貌。冠缨索绝共欢哗,玉箸交颐枉伤悼。蜜意感人最惨凄,谈言微中真神妙!君不见杭州士女垂垂手,听词心动鸾凰偶。父母之命礼经传,婚姻私订南词有。”……
展开
目录
    序一<br>    序二<br>    第一章  滩簧名称考辨<br>    第二章  滩簧的起源<br>    一、滩簧源起于吴歌<br>    二、弹词对滩簧的影响<br>    三、说因果、唱春、宣卷等对滩簧的影响<br>    四、从说唱嬗变为戏曲<br>    五、所有滩簧是同源的<br>    六、常锡滩簧的盛况<br>    七、个案分析:滩簧盛行的乡镇——严家桥<br>    第三章  常锡滩簧的发展<br>    一、辛亥革命对常锡滩簧的影响<br>    二、常锡滩簧在上海的发展<br>    三、锡剧在建国后成了江南的重要剧种<br>    四、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锡剧状况<br>    第四章  苏滩的兴起与发展<br>    一、苏滩的兴起<br>    二、“后滩”的艺术表现形态<br>    三、“前滩”的艺术表现形态<br>    四、苏滩传播到上海等地后的发展<br>    五、苏滩归根苏州后的状况<br>    第五章  申滩的兴起与发展<br>    一、申滩的兴起<br>    二、“西装旗袍戏”、“新式舞台”与“唱电台”<br>    三、申滩的“幕表戏”<br>    四、申滩的“时事新赋”<br>    五、“沪剧”阶段的艺术表现与成就<br>    第六章  宁波滩簧的兴起与发展<br>    一、宁波滩簧的兴起<br>    二、对子戏阶段的表现形态<br>    三、进入上海后的发展<br>    四、甬剧阶段的变革与成就<br>    第七章  姚滩的兴起与发展<br>    一、余姚、慈溪地区的戏曲文化背景<br>    二、姚滩的兴起<br>    三、姚剧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br>    四、姚剧兴盛的原因<br>    第八章  滩簧艺人:刻苦学艺勇于创新热爱事业<br>    一、对滩簧的迷醉成为刻苦学艺的强大动力<br>    二、老艺人热心收徒使滩簧艺术代代相传<br>    三、滩簧艺人成名的必备条件<br>    四、个案分析:丁是娥的成功经验<br>    第九章  滩簧剧目:传奇性故事、普通人生活与江南地域性特征<br>    一、小唱曲目:情爱内容、生活百态与原始的表现形式<br>    二、对子戏剧目:滑稽性、知识性与表演上的民间性<br>    三、同场戏剧目:社会性意义与传奇性情节<br>    四、剧种戏剧目:洋溢着时代精神人物形象鲜明强化戏剧冲突<br>    五、论滩簧中的“赋子”<br>    六、《庵堂相会》:贫苦百姓梦幻中的不对称之婚姻<br>    七、《珍珠塔》:让穷人扬眉吐气之作<br>    八、《典妻》:民初浙东乡民形象的复活<br>    九、个案分析:胡小孩的创作特色<br>    十、滩簧代表性剧目述考<br>    第十章  滩簧音乐:由民歌升华为丰富动听的戏曲声腔<br>    一、民歌——滩簧音乐之根本<br>    二、在创新中不断升华<br>    三、未来:在困难中寻求突破<br>    四、滩簧曲谱举例<br>    附录<br>    卖橄榄<br>    陆卖饼<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