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子弟而设的书院和允许商人子弟肄业的书院。由于有盐场的税款资助,书院生徒膏火费比较丰厚,因此,生徒员额亦较一般书院多。因为有充足的经费作保障,商办书院一般持续的时间长,所以在社会教化中起的作用就更大。
(五)乡村书院与家族书院
乡村书院与家族书院分别是以地缘或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所谓乡村书院是指建在乡村,以一乡一村为招生范围的书院。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农业社会,城镇极少,绝大部分人口都分散居住在广大的乡村山寨。他们远离城市,生活自给自足,加以交通设施极为落后,很多人一生一世都难得进府、州、县城一次,其子弟就更难有此奢望了。城可以不进,但培养后人之事则不能不进行。于是,一些有识之士就在乡村山寨间创建书院,令其乡民子弟就近入学,这就是乡村书院。家族书院是依照血亲组织所创建、所共享的书院。它包括一个家庭创建供其一家使用、一个家庭创建供其整个家族使用、合族创建合族使用等几种基本类型。家庭或家族创办书院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下一代,使其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良好的道德修养,从而提高家族的总体素质水平,为其繁衍发展提供更为强劲的动力。如金坛县申义书院“在希墟前,太府寺丞张镐,参政文简公纲之孙,以其居去庠序远,因建书院,招名师,合族之子弟教之”。①家族书院的创办经费、日常经费都由家族提供,其主持人为家族成员或受聘于家族,其服务对象为家族“子弟”,其主要任务是传播文化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家族书院的教学程度大多不高,属于普及性教育。就学的学生为族中“子弟”,年龄都不大,多属蒙童之列,这就决定了这类书院不可能有太高的教学水准,一般来讲属启蒙教育或略高于蒙学的阶段。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