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一轮圆月耀天心的修佛者
索性做了和尚——李叔同小传
提起李叔同,就不由得想起了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虚竹,李叔同从昔日的繁华公子变成了后来的佛门圣徒,而虚竹却是由曾经的佛家弟子变成了红尘眷客。
他们是不同的,一个从红尘中走到红尘外,一个却是从红尘之外走入红尘之中。他们又是相同的,都是对曾经的过往产生了倦怠,对接触到的世界产生了向往,于是舍弃现在的拥有,投入一种全新的生活。
虚竹,原本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圣徒,然而命运的驱使,使他一步步走入凡尘,沾染了万丈红尘的味道。这味道使潜伏在他内心深处的人性、欲望开始苏醒,最终,俗世间甜美的爱情终于打破了他对佛的信仰,他还俗了。
虚竹由一名佛门弟子到一国驸马,是红尘外到红尘内的人生过渡。他不可抗拒的内心指引了他的命运。即使持戒甚严,即使信仰弥笃,当慷慨悲壮的兄弟情义、刀光剑影的武林纷争、缠绵悱恻的男女情怀席卷而来的时候,一颗心只能不由自主地随之跳动,再也回不到曾经的古井不波。心的选择,便是最真实的选择!紧闭的心门一旦打开,俗世的阳光便倾泻而来。他看到了迥异于佛门的世界,那里有太多爱恨情仇,也有太多黑暗与光明的交错碰撞,但这个世界对于他来说无疑是充满诱惑的、多情的、美好的,于是他从佛门迈出,走到凡尘的大千世界中来。
虚竹的曾经是李叔同的未来,而虚竹的未来却是李叔同的曾经!李叔同,这位世人眼中翩翩浊世的公子,最终跳到了红尘之外。他的出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观水自照,可知自身得失。人生在世,若能时刻自省,还有什么痛苦烦恼是不能排遣、摆脱的呢?佛说:“大海不容死尸。”水性是至洁的,表面藏垢纳污,实质却水净沙明,至净至刚,不为外物所染。若能时常自省,使心如水,那么品德便会如川流般不息,普及一切生物,流几百丈山涧而不惧。
观水学做人,时常自省,便能和光同尘,愈深邃愈安静;便能至柔而有骨,执著能穿石,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时常自省,便能激浊扬清,义无反顾;时常自省,便能灵活处世,不拘泥于形式,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器而变,因机而动,生机无限;时常自省,便能清澈透明,洁身自好,纤尘不染;时常自省,便能润泽万物,有容乃大,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
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说的正是自省。没有自省的态度,即使铜镜、史镜、人镜摆在面前,也是视而不见,视若无睹,何谈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呢?
……
展开
——中国台湾主持人 蔡康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