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笛卡尔的精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051796
  • 作      者:
    刘小枫,陈少明主编
  • 出 版 社 :
    华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量拾中西方古典学问坠绪,不仅因为现代性问题迫使学问回味古典智慧,更因为古典学问关乎亘古不移的人世问题。古学经典需要解释,解释是涵养精神的活动,也是思想取向的抉择:宁可跟随柏拉图犯错,也不与那伙人一起正确(西塞罗语)。举凡疏证诠解中国古学经典,移译西学整理旧故的晚近成果,不外乎愿与中西方古典大智慧一起思想,以期寻回精神的涵养,不负教书育人的人类亘古基业。
展开
精彩书评
    笛卡尔思想的奇特之处在于从怀疑出发。他首先怀疑自己身体的存在,然后怀疑自己所见的东西是否真实,自己的记忆是否正确,甚至怀疑自己是否拥有感觉,怀疑自己是否是用身体、形状、广延、运动及位置构成了自己的观念。他接着怀疑上帝的存在,上帝的存在通常被其他人看得更加可疑、更加捉摸不定。笛卡尔的分析——他告诉我们,《沉思录》的方法就是分析(VII.156.21-26)——之后延伸到考察“结果”怎样与“原因”关联起来。因而,除非通过分析来确定那些未知的最初原因,结果才不会再像其原因一样可疑,不会再是晦暗不明的或未知的原因的一个结果。<br>    ——卡特
展开
精彩书摘
    笛卡尔的“奥林匹卡”<br>    人们认为,在《奥林匹卡》(Olympica)这篇文字中——笛卡尔早年对几场梦的记述和解释——这位“近代理性主义的奠基人”宣称,他的哲学有一个神性的感召(a divine inspiration)。按照吉尔松(Gilson)的说法,“至少在《奥林匹卡》时期,笛卡尔就将某种感召安置在了哲学的源头,他后来从未回到这一感召,既未重申它,也未否定它”。这里所说的“感召”是神性的:“笛卡尔体验到的感受是,他被上帝赋予使命,创建科学的主干,并由此建立真正的智慧。”①所以,在笛卡尔的全部著作中,《奥林匹卡》应该为二十世纪对笛卡尔解释的修正提供最强的支持。要是有人说,这种修正就是断定所谓“近代理性主义的奠基人”本身却不是一个理性主义者,那他并非在开玩笑,反而恰恰道出了实情。这种修正肇始于吉尔松l913年的杰出研究,并首先由古伊艾(Gquhier)完整地展现出来,最近又得到路易夫人(Mme."Lewis)的描述,并构成了拉波特(Laporte)的中心论题,①现在,这种修正几乎得到了普遍的接受。<br>    这一修正引发了众多问题,本文仅限于其中最重要的一点:这一修正拒斥十八和十九世纪广为流传的一个看法,即笛卡尔将独立的人类理性看作是一切意见和信仰、包括宗教信仰的唯一权威。传统的“理性主义”观点(如古伊艾所说)——亚当(C.Adam)或许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最终的全面陈述——表面地理解了笛卡尔的一些陈述,比如“总之,不管醒时睡时,我们都只能听信自己理性提供的明证”(《方法谈》,页39)。③当然,众所周知的是,笛卡尔经常明里暗里违背这类说法;但理性主义的史学家们未能以一种融贯的解释克服这样的矛盾。我们时代的史学家们似乎超脱了困扰理性主义者的那些难题,他们的一般做法是,否认理性在上述意义上是笛卡尔的唯一权威,以此来解决这些矛盾。他们主张,笛卡尔并未拒斥整个经院主义,他仅仅是、或主要是拒斥其中的哲学因素或亚里士多德因素,他与托马斯和经院主义的圣经信仰是一致的。正是借助于这一最近的“法国笛卡尔研究”,一位德国史学家现在才能写道,“实际上,整个近代的形而上学都来自基督教”。④
展开
目录
论题  笛卡尔的精灵(彭磊策划)<br>笛卡尔的“奥林匹卡”<br>笛卡尔灵魂论中的“自然教诲”<br>笛卡尔思想的中心含混<br>笛卡尔反阿威罗伊?<br>笛卡尔论意志预期与大众智慧<br>维柯与笛卡尔<br>古典作品绎读<br>《五灯会元》讲记:丞相张商英居士<br><br>思想史发微<br>易赞<br>易学史入门<br><br>旧文新刊<br>清末关于改造中国的争论<br><br>评论<br>新欧洲的民主<br>肯宁顿的《现代的起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