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走近“西洋”和“东洋”:中日世界意识形成的比较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058070
  • 作      者:
    钱国红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作者只身一人深人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调查的过程和结果,提出了中国西南民俗与日本固有民俗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和共同性的观点。作者大胆的结论吸引了我,并使我产生了进一步探索中国和日本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的愿望。我一改钻研戏剧史的学习方向,把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定为“日语起源与中国江南的关系”,开始涉足中日比较研究领域。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想象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
  一、大航海时代与东西势力的交替
  什么是世界?历史上不论大洋东西,人们都习惯把自己视野所及当作世界,习惯把自己文明所达到的范围当作世界。古代中国有人认为天、地、人三者形成世界,认为历史的兴衰依赖天时、地利、人和的奇妙合力得以实现,世界的转变根据天、地、人的共同作业而得以完成。不过,今天我们却认为世界的主体不是天,也不是地,而是梦想发现未知世界的人。而无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才是推动人们发现新世界的真正动力。
  15世纪的前半期(1405-1433年)明朝武将郑和前后7次乘船到达东南亚、印度西南岸、波斯湾、阿拉伯及非洲东岸,实现了广为人知的郑和下西洋。郑和率领船员二万数千人,分乘60余艘大型帆船,以大型编队向西方挺进的壮举,不仅促进了南海各国对明朝的朝贡,活跃了南海贸易,也通过人的往来和物品的交换,扩大了中国人观察外部世界的眼界。
  郑和船队中的一些人详细地记录了他们的经验和见闻,为后人留下了宝贵资料。最有代表性的记录是具有三次同行经历的翻译马欢撰写的《瀛涯胜览》、南京人巩珍撰写的《西洋番国志》、苏州昆山人费信撰写的《星槎胜览》。这些记录今天已成为我们追述当时情景的最佳凭证。他们通过对东南亚地区、印度洋、阿拉伯海等国家的风俗、地理、人品、物产的记述,既传达了自己最初的世界体验,也披露了他们对于未知世界的无限好奇和憧憬。
展开
目录
作者简介
前言
绪论
一、黄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二、从发现海洋到形成新的世界意识
三、儒学与近代化
四、“和魂洋才”和“中体西用”

第一章 想象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
一、大航海时代与东西势力的交替
二、地图上的日本和世界
三、俄罗斯南下与日本人的海国意识
四、利玛窦的万国全图
五、《三才图会》中的世界意识
六、清朝中国的俄罗斯印象
七、世界的扩大与海洋

第二章 中国·西洋·日本:三角测量的视角
一、观察世界的起点
二、来自世界的憧憬和威胁
三、西洋认识的深化与对传统世界的批判

第三章 《海国图志》的冲击和幕末日本
一、中国知识分子和鸦片战争
二、日本知识分子和鸦片战争
三、来自中国的世界地志与《美欧回览实记》

第四章 走向世界:中日文人知识分子的精神轨迹
一、从“夷务”到“洋务”
二、立志研究日本的晚清中国人
三、超越洋务运动
四、从文化争论看近代中国的他者发现和自我发现
五、大洋上的对话——中日知识分子的精神结构
六、制约近代化方式的世界观转型

第五章 两个文人知识分子:魏源和佐久间象山
一、中日两国近代初期思想的比较
二、魏源和佐久间象山的理想与现实
三、东方文明观和中日两国近代化

结语 中日近代化的世界史意义
一、扩大近代化可能性的三角测量思维
二、反思与展望
附录一 魏源和佐久间象山及所处时代中日大事年表
附录二 本书参考文献
附录三 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