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鳄鱼悖论:怎样兑现自己的许诺?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做出一些许诺,比如“今天下班后我去你家!”“三年之内我把欠款全部还清!”。对于那些能够按时兑现自己诺言的人,我们总是赞赏有加,说某人“一诺千金”或者“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但是很少有人注意,有些很简单的许诺却是无法兑现的,不管他是什么样的君子。本篇的“鳄鱼悖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鳄鱼悖论”的故事当然不是真实的,据说最早也是古希腊哲学家讲出来的,并进行了若干探讨。
从前有位妈妈带着自己的小孩在湖边玩耍,忽然从湖水中窜出一条大鳄鱼,一口咬住了那个小孩。接着,鳄鱼洋洋得意地对那位惊慌失措的妈妈说:“请你猜一猜啊,我会不会吃掉你的小孩呢?我向你保证,如果你猜对了,我就把小孩毫发无伤地还给你;如果你猜错了,那就对不起,我就会吃掉你的小孩!”
那位悲伤的妈妈想了想,回答说:“我猜你肯定会吃掉他的!”
这时鳄鱼便陷入一个悖论当中,无论鳄鱼怎样做,都无法兑现自己的许诺。因为鳄鱼的诺言有两项内容:
A.如果妈妈猜对,我就释放小孩;
B.如果妈妈猜错,我就吃掉小孩。
在妈妈表达了猜测之后,鳄鱼的行为只有两种选择,而这两种选择都与鳄鱼原先的诺言相违背。
鳄鱼的第一种选择,把小孩吃掉。这种选择的结果证明那位妈妈的猜测是正确的,按照鳄鱼原先的许诺(A),此时鳄鱼应该把小孩“毫发无伤”地归还啊!但是鳄鱼却把小孩吃掉了,所以鳄鱼违背了自己的诺言。
鳄鱼的第二种选择,把小孩放掉。这种选择的结果证明那位妈妈的猜测是错误的,按照鳄鱼原先的许诺(B),此时鳄鱼应该把小孩吃掉啊!但是鳄鱼却把小孩释放了,所以鳄鱼还是违背了自己的诺言。
一个看起来如此简单的许诺却无法实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悖论呢?经过分析可以发现,鳄鱼的许诺包含两层内容,一是前提条件(妈妈猜对或者猜错),二是鳄鱼的行动(吃掉小孩或者放掉小孩),鳄鱼将根据前提条件来采取相应的行动,也就是说,许诺的第一层内容(前提条件)决定了第二层内容(鳄鱼的行动)。然而问题在于,妈妈猜测的对象恰好是鳄鱼的行动,这就意味着,妈妈猜测的对错是由鳄鱼的行动决定的,鳄鱼可以让妈妈猜对(照着妈妈的猜测去做),也可以让妈妈猜错(违背妈妈的猜测去做),即鳄鱼许诺的第二层内容(鳄鱼的行动)又反过来决定第一层内容(前提条件)。
在鳄鱼的许诺中,既是前提决定结果,又是结果决定前提,形成了一种自我循环,从而给自我矛盾打开了方便之门,使得许诺具有自相矛盾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那位妈妈的回答是很聪明的,她猜测的鳄鱼行动是与其许诺的前提相矛盾的那种(吃掉小孩),所以她把鳄鱼许诺的矛盾从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最终使得鳄鱼无论怎样行动都没办法兑现自己的诺言。
如果那位妈妈做了相反的猜测(放掉小孩),那么鳄鱼就自由了,无论它怎样行动都不会违背自己的诺言:鳄鱼可以吃掉小孩,这个结果证明妈妈猜测是错的,按照原先的许诺(B),鳄鱼有权利吃掉小孩;当然鳄鱼也可以放掉小孩,这个结果证明妈妈猜对了,按照原先的许诺(A),鳄鱼也就应该把小孩放掉。
可以很容易发现,鳄鱼悖论与说谎者悖论具有同样的逻辑构成,都是一种否定性的“自我关联”。在说谎者悖论中,引起悖论的那句话(我正在说谎)是对自身的判定,而且是否定性的命题,如果不是对自身的判定(如“他正在说谎”),或者如果不是否定性的命题(如“我正在说真话”),都不会引起悖论。
在塞万提斯的名著《唐吉诃德》一书中出现过类似的悖论。唐吉诃德的仆人成为一个小岛的统治者,那里实行一条奇怪的法律:所有来小岛旅行的人都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你来这里做什么?”如果旅行者的回答是真实的,就可以在小岛内自由行动;如果旅行者的回答是虚假的,就会被绞死。后来有一天,有位刚上岛的旅行者回答说:“我来这里就是要被绞死的!”结果可想而知,小岛的执法者面对与刚才鳄鱼同样的处境,不论怎样处置这位旅行者,都与那条法律相矛盾。最后只好废掉了那条奇怪的法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