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地之始,万物之母
【导读】
本章开宗立义,阐明老子写这八十一章五千言的旨归,提出《老子》最重要的核心概念“道”,并论述了“道”的基本特点。即万事万物都遵循“变化”的基本法则,而且永远处在变化中。人们所体察到的“道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用来称呼事物的名称也并不能完全涵盖事物的本质。这种充满了辩证法智慧的哲学思维,对我们的工作、学习有极大帮助,它要求我们在面对具体的问题时,切不可墨守成规,要仔细研究所遇到的问题,找到它之所以成为这个问题而不是成为那个问题的关键,从“有”和“无”两个方面去寻求解决之道,想一想如果这样做会怎样、不这样做又会怎样?事情发生之前是怎样、发生之后又是怎样?如此一来,所有问题皆可迎刃而解。我们也将在永恒变化之道中,牢牢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和未来。
【原文】
道可道①,非常道②。名可名③,非常名④。
无名,天地之始⑤;有名,万物之母⑥。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⑦;常有欲,以观其徼⑧。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⑨。玄之又玄,众妙之门⑩。
【注释】
①道可道:第一个“道”是名词,是老子哲学中的核心概念。它的意思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个层面指“道”是形成万事万物的本源;第二个层面指“道”是宇宙运动的规律;第三个层面指“道”是人类行为的准则。此处的“道”是第一个意思,指形成万事万物的本源,是一种永恒地存在。第二个“道”是动词,意思是言说、描述、表明。
②非常道:这里的“道”仍然是名词,和上一个“道”意思相同。非:不是。常:永恒,不变。
③名可名:第一个“名”是名词,是老子哲学中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这里与“道”并列,用来具体指称很玄妙的“道”,勉强可以认为是“名称”的意思,但实际的内涵要大得多。第二个“名”是动词,是命名,称呼的意思。
④非常名:这里的“名”是名词。
⑤无名,天地之始:这里的“名”是动词,命名。
⑥有名,万物之母:母,根源。
⑦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所以在永恒的“无”中,可以体会出“道”的奥妙之所在。
⑧常有欲,以观其徼:“徼”(jiao教),边界,端倪的意思。
⑨玄:是老子哲学中又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变化莫测,难以把握的意思。
⑩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万事万物不断变化,生生灭灭,其玄妙根本无法窥测,而这种变化是了解一切奥妙的总门径。
【经典原意】
能说出来的“道”,并不是那个永恒不变、代表宇宙起源和运转规律的“道”;能命名的“名”,也不是那个永恒不变、代表万事万物的实质的“名”。在宇宙天地、万事万物生成之前,就有“道”存在,我们用“无”来命名它;当宇宙天地、万事万物生成后,“道”就表现为事物的不断发展演化,我们用“有”来命名它。通过这个永恒的“无”,我们可以观察到宇宙万物的奥妙和规律;通过这个永恒的“有”,我们可以发现事物变化的端倪和界限。“有”和“无”都来源于“道”,只不过各自代表了“道”的不同存在方式,它们是变化莫测、幽深玄远的,很难加以把握,都可称之为“玄妙”。通过体察“有”、“无”背后的“玄妙”,我们就可以进入“道”,也就是进入所有“玄妙”存在的大门。
【当代阐释】
把握永恒变化之道
在现代汉语中,“道”的意思是指道路,我们可以把它作一个通俗化的理解,《老子》是我们明晓宇宙万物诞生、存在、演变、运动规律的道路。实际上,本章内容为我们认识真理提供了一个观念上的启发,就是宇宙万物是变动不居的,时时刻刻都在改变,我们不能用旧观念、老方法去解决新问题,应该让自己经常保持一颗鲜活的心灵,去体察这个世界发生的细微变化,这样我们就会发现事物背后令人神往的玄妙规律。这和我们学习数学有很多共同之处,当你掌握了基本的四则运算法则,无论数字大小,怎么变化,你都可以很容易找到正确的答案。对我们来说,生活中的事情千变万化、头绪繁杂,但如果我们掌握了生活中的运算法则,如勇敢、宽厚、坚韧、缜密、豁达,那么生活中就没有什么我们不能解决的难题了。辩证法认为除了永恒运动的物质,没有什么是绝对不变的,“人的一生不可能两次踏人同一条河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每一阶段只有相对正确的真理,任何真理都是在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中不断变化和前进的,这就要求我们绝不能固步自封,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回收可怜与贫穷。西方哲学有一种虚无主义,他们认为,人是不可能认识世界的,既然这样,那又何必去苦苦追求呢?不如及时享乐,早早离开这个痛苦的世界。实际上,这种消极的观点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虽然世界上没有绝对永远不变的知识,人们也不可能倾尽所有真理,但人们对知识的追求是无限的,人智慧的价值就在于此,这也是人类之所以是“万物的灵长”的根本原因。
【文化常识】
“道家”与“道教”
“道家”与“道教”虽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从本质说,二者并不是一回事。道家是哲学思想流派,道教是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宗教,具体又分为神仙道教和民间道教。道家在先秦时期老子、庄子学说出现后基本上就确立了哲学体系,真正出现“道家”这个名称是在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中。道教的源头可追溯到原始宗教的巫史之学,正式形成是在东汉末年,名称首见于《老子想尔注》。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杨朱、关尹子、列子等人;道教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张陵、葛洪、陶弘景等人。老子、庄子在道家中是哲学思想的原创者,而在道教中则成了神仙。道家的思想崇尚“无为”、“自然”,道教是注重炼形养神,追求永生不死的神仙之术。当然,二者之间有着深刻的渊源和联系:从时间上说,先秦两汉的道家思想是道教形成的重要思想资源,若从道教的发展脉络上追溯,道教是道家发展的一个分支,从源头思想上考察,二者在对宇宙人生的看法上是相互贯通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