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庸全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136779
  • 作      者:
    (战国)子思原著
  • 出 版 社 :
    海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庸》是儒家重要经典,它同《易经》一样,都是儒家的理论渊薮。是宋以后儒者研读的重点。儒学,特别是理学,许多概念、命题出自《中庸》,许多理学大家持守《中庸》的信条,许多儒者用《中庸》的方法论思考,从而可以看出,《中庸》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展开
作者简介

  子思,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孙。生于东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终年八十二岁。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史记·孔子世家》记子思年六十二(当为八十二之误),而不详其生卒年。案子思之父孔鲤,死于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当跟孔子的年代相当。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庸全集》原为记载古代典章制度的书籍——《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战国子思所作。它是古代儒家典籍名篇,被南宋理学家朱熹列为“四书”之一。它作为平民哲学,其核心是修养心性的中庸之道。其内容涉及为人处世之道,德行标准及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因而此书既是一部处世宝典。又是一本修身大全。
  为了便于读者读懂、读通《中庸全集》这部高层次的理论色彩浓厚的著作,我们精心编制了《中庸全集》这部书,《中庸全集》吸取其他《中庸全集》版本的精粹所在,分别从原文、译文、注释、历代论引、典句札记、史例解读、现代运用等方面,进行了金面细致、有总有分、通俗易懂的解读。以此使读者理解其中精要,运用“中庸”的智慧修养心性,完善自我。

展开
精彩书摘

  孝廉郎官鲍宣
  鲍宣,字子都,西汉渤海高城(今河北省盐山县)人。好学,明经,举孝廉为郎,大司空何武聘任鲍宣为西曹掾,不久又举荐鲍宣为谏议大夫,迁豫州牧。鲍宣直言敢谏,指出百姓有七亡七死而无一生,忧国忧民之心昭然。后任司隶。王莽执政,被迫自杀。
  鲍宣娶富豪桓氏的女儿少君为妻。当初,鲍宣曾经拜少君的父亲为师。少君父亲惊异鲍宣在贫苦的条件下刻苦学习的精神,非常感动,认为鲍宣是一个有志有为的人,所以同意把女儿嫁给他。少君出嫁时嫁妆十分丰厚。但是鲍宣的心里很不安,他对妻子说:“少君啊。你从出生就生活在富裕骄奢的环境中,习惯了用精美的妆饰打扮,可是我出身贫寒,地位低下,没有能力拿出相当的彩礼,也不敢收下这样的厚礼。”少君说:“我的父亲就是因为您品德高尚,遵守法度礼仪,才把我嫁过来侍奉您。现在我是您的妻子。自当听从您的意愿。”鲍宣高兴地说:“能够得到你这样的理解。这实在是我的心愿啊。”于是少君把娘家陪送物品、首饰等全部送还,自己换穿上平民穿的短布衣裳,同鲍宣坐着鹿车回到家里。拜见婆母家人之后,就提着水桶出门挑水。从此,她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恪守作为妻子应该具备的品德,被乡邻宗族称赞。

展开
目录

序言
前言
朱熹《中庸章句序》
第一章  天命
第二章  时中
第三章  鲜能
第四章  行明
第五章  不行
第六章  大知
第七章  予知
第八章  服膺
第九章  可均
第十章  问强
第十一章  素隐
第十二章  费隐
第十三章  不远
第十四章  素位
第十五章  行远
第十六章  鬼神
第十七章  大德
第十八章  无忧
第十九章  达孝
第二十章  问政
第二十一章  诚明
第二十二章  尽性
第二十三章  致曲
第二十四章  前知
第二十五章  自成
第二十六章  无息
第二十七章  明哲
第二十八章  自用
第二十九章  三重
第三十章  敦化
第三十一章  至圣
第三十二章  至诚
第三十三章  尚纲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