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4058072
  • 作      者:
    张一兵著
  • 出 版 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在这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我读到后现代大师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福柯认为,他之所以别出心裁地提出“知识考古学”,是为了关注被传统史学家、思想史学家有意删除的“零落时间的印迹”,即非连续性,并试图揭示其背后的密码。①在福柯看来,过去的思想史面对一种观念、一个思想家,总试图去作一种“同心圆的描述”,即在一个线性逻辑中来讲述一个有始有终的连续同质的变化总体。这不过是假象。思想发展中最本真的东西恰恰是,存在于话语的断裂处、栖居于话语布展的边界以及活跃于理论逻辑中的独特的异质性、。因此,福柯认为,必须对隐匿的无名的异端和断裂给予格外的关注。当然,在总体上我的诠释明显异质于福柯和阿尔都塞的那种准结构主义的截断式解读。但是,福柯对非连续性的关注引发了我的共鸣,读者面前的这本关于马克思的书与过去一切类似论著的不同之处,正在于我格外关注马克思思想发展进程中的非连续性。不过,这是一种在肯定了马克思思想发展内在连续性之上的非连续性解读。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在后来的现实发展,正是在这种打破了“同心圆”的非连续性上生成起来的,否则,就不会有列宁的“十月革命”,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也绝不可能出现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显然,这是一种“源”与“流”的辩证法。
展开
精彩书评
  读完《回到马克思》一书,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作者的理论创新意识.全书新意迭出。无论在观点、概念或方法上都有许多创新,颇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这种学术创新决不是凭借任意放纵的想象力,而是建立在严肃认真的艰难的文本研究基础之上的,所以特别可贵。尤其重要的是,本书为我们提供了理解马克思思想发展的一种新的解读模式。这是一位中国学者在总结和研究分析了当代各种解读模式之后,通过独立思考。独辟蹊径地提出来的,可以说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新尝试。
  ——著名思想家汝信
  “回到马克思”是响彻20世纪的口号。而在新旧世纪的交叉点上,由中国年轻一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来践行这一艰难的理论工程,令人欣慰。这一本书,读起来并不轻松流畅,有时甚至是沉重滞涩的,但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语境也因之从一种全新的理论视域中呈现出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家孙伯鍨
  这本书有效利用了MEGA2的最新文献,把对一大批马克思早期经济学笔记的解读与哲学理论分析联结起来,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学术创新点。它的出版将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
  ——经济学家洪银兴
  从出版的角度看,原创性是学术著作的真正生命力和“市场价值”所在。《回到马克思》在一个大家都熟知的理论话语境域中建构出一种极富震撼力的学术冲击,可谓来之不易。中国出版界愿意支持这样的著作问世。
  ——出版家吴源
展开
精彩书摘
  在这些手稿和书信中,我们能真切地看到在马克思思想形成中许多没有经过修饰的本真语境,从而能更清楚地把握他的思想发展过程。从研究和表述的差异性的角度来看,有的手稿和书信的重要性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过后来公开发表的正式论著。比如马克思在1846年底修改《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的过程中写给俄国理论家安年柯夫的信,就直接反映了他在理论思考中的一些新观点,即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辩证法统一起来的“一定的”具体历史情境论。又如面对马克思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在传统的研究中学者们一般仅仅将它作为经济学文本进行解读,并且以《资本论》的经济理论建构(剩余价值理论)的成熟度为评判尺度,这就极大地忽略了这个文本蕴藏着的丰富的哲学成果。而在我看来,马克思正是在这一手稿中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树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新的理论丰碑,即建立在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认识论之上的历史现象学理论的创立。
  此外,在研究方法上还存在一个隐性制约的方面,那就是在原来对这一类手稿的研究中,存在着一种用马克思后来正式发表的论著来简单地评判手稿的非科学惯性思路①,这使我们失去了很多重要的东西。为什么?我们在论及第三类手稿时再作进一步的分析。在这里,我注意到前苏联学者伊林柯夫的一种观点。他认为,马克思思想的真实本质和科学方法,绝不能从“考察马克思的各种手稿、摘录、草案以及他在最初直接了解经济事实的过程中浮现在脑中的各种想法的基础上来加以复原”②。为什么?第一,他坚决反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学的一些论者,以青年马克思的手稿(主要是《1844年手稿》)的思想解读马克思后来的科学论著。
展开
目录
作者的话

导言
一 五大解读模式:从青年马克思到马克思主义
二 马克思理论写作中的三类文本及其哲学评估
三 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中的三个理论制高点

第一章 青年马克思初次面对经济学的支援背景
第一节 被遮蔽的线索一:早期政治经济学的隐性哲学构架
一 政治经济学是从怎样的感性经验出发的
二 早期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中的隐性社会唯物主义前提
三 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逻辑进展中的社会唯物主义原则
四 科学抽象视域中的现代社会存在本质与运动规律
五 李嘉图与社会唯物主义的深层语境
第二节 被遮蔽的线索二:黑格尔对古典经济学的认同与超越
一 黑格尔哲学与古典经济学
二 劳动:人创造自己并建构社会历史的外化活动
三 经济的盲目性与自发性:市民社会背后的理性的狡计
四 颠倒的哲学逻辑与颠倒的经济世界:黑格尔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第三节 被遮蔽的线索三:对资产阶级社会直接冲击的经济哲学逻辑
一 一种经济学浪漫主义的主体性审判
二 蒲鲁东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抨击
三 赫斯:哲学层面上被凸现出来的资产阶级社会经济异化
四 青年恩格斯的早期经济学哲学批判

第二章 经济学语境中哲学话语的沉默与凸现
第一节 从《克罗茨纳赫笔记》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一 青年马克思与《克罗茨纳赫笔记》
二 《克罗茨纳赫笔记》的文本解读:再审马克思第一次思想转变的缘由
三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内在理论学思的重新界定
第二节 《巴黎笔记》的文本结构与写作语境
一 《巴黎笔记》的文本结构
二 马克思第一次经济学研究的一般认知背景
三 《巴黎笔记》的具体阅读语境与内在研读线索
第三节 《巴黎笔记》的摘录性文本研究
一 一个沉默的开端:从萨伊到斯密
二 政治经济学理论逻辑的初识
三 李嘉图:话语转换前的一种思想激活
第四节 《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经济学批判中的人本学话语之凸现
一 《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的解读语境
二 理论建构A:政治经济学的哲学评判
三 理论建构B:经济关系颠倒之经济学哲学反思
四 理论建构C:劳动异化逻辑的初步设定
五 走向总体批判:一种社会主义的结论

第三章 人本学劳动异化史观与走向客观经济现实的复调语境
第一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基本情况
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本结构
二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一般评述
第二节 走向社会本真的人学现象学批判
一 第一笔记本的文本结构与总体逻辑构架
二 第一笔记本第一部分 中的两种话语
三 人本主义社会现象学:青年马克思的劳动异化史观
第三节 权力话语与复杂的隐性逻辑悖结
一 经济哲学:第二笔记本开始的新视域
二 第三笔记本:一个总体评价
三 经济学中的现实历史
四 哲学共产主义
五 青年马克思的社会概念
六 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探讨
第四节 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第二次批判
一 青年黑格尔派的逻辑误区与费尔巴啥的批判方法
二 两种现象学:黑格尔辩证法的解蔽与遮蔽
三 客观地扬弃异化:对黑格尔意识对象克服论的批判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前夜的实验性文本
第一节 社会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理论联盟
一 政治经济学前提与方法的再批判
二 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第三次批判
三 社会主义与哲学唯物主义结合的重新审视
四 马克思思想中逐步强化起来的新唯物主义倾向
第二节 无策略:人本主义逻辑的亚意图颠覆
一 《布鲁塞尔笔记》A的前期摘录与研究
二 李斯特与经济发展中的“德国特色”
三《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的文本情况与马克思的经济学批判
四 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一种哲学逻辑解构
第三节 马克思走向哲学革命的非常性思想实验
一 马克思的《黑格尔现象学的结构》解读
二 令人费解的《笔记本中的札记》
第四节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格式塔变革323
一 马克思哲学新视域中的实践意味着什么
二 马克思认知构架的质变
三 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科学方法论之最初建构

第五章 马克思哲学新视域建构的重要理论参照系
第一节 马克思第二次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一 《布鲁塞尔笔记》B与《曼彻斯特笔记》的文本研究
二 马克思第二次经济学研究的特定语境
第二节 古典经济学与社会主义的联结
一 物质生产特别是劳动创造了一切社会财富和知识
二 批判资产阶级社会也可以承认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科学
三 劳动价值论的肯定与逻辑翻转
四 能否发展生产力:反对资产阶级社会的客观依据
第三节 施蒂纳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
一 施蒂纳和《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一般理论逻辑
二 费尔巴哈的古典人本主义逻辑之证伪
三 施蒂纳为什么同时批判资产阶级社会与社会主义
四 “打倒一大片”的施蒂纳到底想要什么

第六章 马克思科学世界观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与话语结构
一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特定对象性语境
二 《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及其文本的一般情况
三 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 手稿的文本结构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复杂的话语重组
第二节 马克思哲学新视域中的历史性存在及本质
一 马克思的“历史科学”话语和历史规定
二 人类历史性存在的四重原初关系
三 现实的个人与历史性生存
第三节 分工与现实的世界历史:一种经济学的现实批判话语
一 分工在马克思科学批判话语中的地位
二 分工与历史发生的四种社会所有制形式
三 一个简短的理论评述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最后视域
第一节 科学批判理论的新基点
一 《马克思致巴维尔·瓦西里也维奇·安年柯夫》的写作语境
二 一定的历史的暂时的历史情境
三 能有:一种逻辑与现实的科学联结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的最初接合
一 蒲鲁东与《贫困的哲学》
二 马克思对蒲鲁东经济学观点的批判
三 马克思对整个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批判
四 分立与缝合:哲学话语内居于经济学语境

第八章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与历史唯物主义
第九章 经济学语境中的历史现象学
附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