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时间现象学的基本概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746934
  • 作      者:
    (德)克劳斯·墨尔德(Klaus Held)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黑尔德先生生于莱茵河畔,具有菜茵人谦和、热情的性格,他是当代德国具有原创性的现象学家之一。黑尔德先生师从胡塞尔的助手、胡塞尔《经验判断》实际撰稿人兰德格雷伯(Landgrebe),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现象学的研究和现象学运动在德国的推广工作。他 这里呈献给读者的是德国著名现象学家黑尔德先生2004年国庆期间在北大作系列讲演的讲稿。全书包括了作为数字的时间——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时间观念、时间和永恒的古代形而上学、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本已时间等六个讲座。
展开
作者简介
  克劳斯·黑尔德教授(Klaus Held)是德国现象学学会前主席,执教于德国乌珀塔尔大学。其主要著作有:《活生生的当前——以时间难题为引线对胡塞尔先验自我存在方式问题的阐发》(1966年)、《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与哲学和科学的开端——一种现象学的沉思》(1980年)及《处于多文化交叉口上的欧洲》(2001年)等等。国内已经出版他的著作有:《世界现象学》(2003年),以及由他选编的胡塞尔文选《现象学的方法》(1994年)和《生活世界现象学》(2002年)。
展开
内容介绍
  克劳斯·黑尔德为德国乌珀塔尔大学哲学系教授,德国现象学学会前主席。此书由克劳斯·黑尔德教授在北大的6个讲座组成。这些讲座主要梳理了从毕达哥拉斯学派至胡塞尔及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对时间问题的探讨。其中,现象学的时间问题探讨是重点。讲座文稿文风活泼,语言清晰。
展开
精彩书摘
  现在,即时间性的“早和晚”,也即表示“从这儿——到那儿”的双数性(Zweierlei):它在某一运动的统一性中却保持着相互分离。
  只要人们用“现在”来表述某个特定运动中的某一个聚合在一起的统一性,他们就把这~运动从其他运动中区分了出来。亚里士多德由此得出了第一个简单的时间定义:时间是那“为现在所划分的”东西。值得注意的是,亚里士多德在第一个定义中使用了“现在”一词的单数形式。而在直接讨论定义的句子中,亚里士多德已经很令人注目地谈论着两个“现在”。而在后面那个更为扩展的含义中,两个“现在”以“早”和“晚”之名而出现。从第一个定义到第二个定义的过渡,并非如某些阐释者所认为的那样,发生了一种断裂;因为亚里士多德所使用的两个“现在”并不是指某种不同于一个“现在”的东西,毋宁说,他只是清晰地表达了那一个现在性:一个既分离又聚合的运动的统一的现在性——先前他从聚合的统一性谈论这一运动,而今又从分离的二元性来谈论同一运动。
  分离的双数性,即早和晚,也是运动的可数性(Zahlbarkeit)的开始。倘若人们将“早和晚”表达为阶段的区分,他们就会得到一个关于诸阶段的、任意大小的数目,因为在一个运动的所有子阶段中,“早和晚”的关系都在重复。于是时间便可被定义为运动的数目,即阶段序列的可清点性(Abz~~~~ihlbarkeit)。此处看得很清楚:这种可清点性仅仅是亚里士多德在将时间定义为“运动的数”时引申出来的意义。在根本意义上,时间之为数,指的是毕达哥拉斯主义“一中之二”(Zwei-ir卜Eins)的原初关系,亦即一个“现在”内部的延展中的两个“现在”。
  在分析哲学中,人们讨论麦克塔格特(McTaggard)著名的短文时,讨论到所谓静力学(statisch)时间与动力学(dynamisch)时间之间的关系①。问题诱因是:“早和晚”是相对性的,但较早的时间段和较晚的时间段的次序却是不可变更的。人们认为,关于这种不可变更性的表象同过去与未来之间届时的现在的表象,似乎是建立在相互独立、不能互相还原的两种不同的经验或者两种不同理解之上。先前所提出的回到亚里士多德的建议可以表明,此问题完全是多余的。惟当分析工作未曾推进到灵魂与运动相遇的原初时间经验时,这个问题的产生才会成为不可避免的。在这一原初的时间经验中,我们会意识到“现在”是那种“早和晚”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我们才得以一下子同时经验到“分析者动力学的A时间”和“静力学的B时间”,即一下子经验到每个当下的从未来到过去的过渡性(分析者动力学的“A时间”),和“早于……”、“晚于……”关系的本源(静力学的“B时间”);两者均在同一经验之不可区分的统一性中与我们相遇。
  但现在人们或许会问:灵魂在运动中发现“一中之二”的原初关系,这如何可能?或许这种原初关系作为某种“主观的东西”“内在于”灵魂之中,而在对象化的进程中,灵魂将其赋予运动?为反驳如上的阐释,亚里士多德有理由指出:灵魂只是使原初关系显现出来,而这种原初关系就是运动自身。然而运动的这种关系式存在(Verhaltnis-Sein)作为关系仅仅在灵魂与运动的遭遇中才出现;关系就是某种在两者“之间”的事物。这个发现使我们超出了亚里士多德,因为它表明:在更深切的观察之下,作为毕达哥拉斯式“一中之二”的原初关系的时间,是一种对 “之间”的规定,灵魂与运动在其中相遇,或者更好的说法是,总是在其中相遇的。因此,我们必须将我们的注意力投向这个“之间”,而这是亚里士多德没有做到的。
  “灵魂”——希腊文:psych6——原初的含义是生命活动(das Leben)。时间就起源于生命活动与运动汇合在一起之处。在亚里士多德之前他的师尊柏拉图那里,这种“一起(Zusammen)”就已是哲学的主题。运动本身(Bewegt:seinueberhaupt),运动性(Bewegtheit)作为总是变为另外的东西的(Immer-wieder。。anders)非同一性(Nichtidentitat),对于柏拉图来说正是我们人类在其中生活的感性世界的,即我们的生活(Lebens一,生命活动一)世界的存在方式。但这种非同一性绝不能理解为缺乏任何秩序。因为,《蒂迈欧篇》告诉我们,感性世界“运动性”实施就是持续进入格式塔性(完型性,Gestalthaftigkeit)。而这种完型性则是由理念预先给定的,这就是说,感性世界“运动性”实施就是秩序之持续的自我保存(Selbsterhaltung)。而自我保存就意味着生命活动。也就是说,柏拉图把“运动性”思想为生命活动,思想为“被赋予灵魂(Beseeltheit)”,这是我们世界的所有部分及其整体所特有的①。就这个意义而言我们可以说,在柏拉图那里,我们的世界就已经是一种“生活世界(生命活动的世界,Lebenswelt)”;当然这是就这个概念的基本意义来说的。
  还是在《蒂迈欧篇》中,时间作为感性世界生命力的基本条件被引入;它是那种运动着的存在,它从根本上使感性世界的秩序成为可能,这个秩序使感性世界不断自我更新。
展开
目录
译者前言
第一讲  作为数字的时间——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时间观念
第二讲  时间和永恒的古代形而上学
第三讲  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本已时间
第四讲  判断力的长处与弱点
第五讲  希望现象学
第六讲  世代生成的时间经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