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是对的:《资本论》第一卷导读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4059390
  • 作      者:
    李迁著
  • 出 版 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李迁,研究《资本论》四十余年,教授《资本论》二十余年。主要论著有《第一卷内容提要》《简明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专题讲义》《政治经济学简明教程》。
展开
内容介绍
    金融风暴袭击全球,现在是读《资本论》最好的时候。在日本,《资本论》漫画10天售出2.5万册;在德国,《资本论》销量是1990年的100倍。罗马教皇称赞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具有“绝佳的分析技巧”,法国总统和德国财长都在研读《资本论》。《资本论》第一卷是马克思的代表作,也是一本相对独立的著作。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资本论》很难理解。李迁教授研究《资本论》数十年,深有心得,他逐章逐节的讲解非常有助于我们真正读懂《资本论》。
展开
精彩书评
    现在马克思的魅力正在飞速增加,阅读马克思在德国已经成为时尚。    <br>                                   ——德国《汉堡晚报》  <br>    随着华尔街金融危机的爆发,我们过去熟知的资本主义正濒临末日,马克思当年的预言也得到了验证。  <br>                                   ——英国路透社  <br>    现在,我们可以从马克思那里学到很多东西。我们看到那些企业高管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掳走了许多财富,而且居然没有触犯法律。如今是我们要有所行动的时候了。                                  ——英国广播二台<br>        马克思在很早以前就预料到了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会变成一种神话,今天的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br>                                   ——英国《旁观者》周刊<br>        马克思曾经说过,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将陷入停顿并开始腐朽,由于疯狂投机,底特律汽车城有可能停止生产汽车……如今这一切都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br>                                  ——美国《大西洋月刊》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br>    第一章 商品<br>    怎样才是仁爱地工作呢?<br>    从你的心中抽丝织成布帛,仿佛你的爱者要来穿此衣裳。<br>    热情地盖造房屋,仿佛你的爱者要住在其中。<br>    温存地播种,欢乐地收刈,仿佛你的爱者要来吃这产物。<br>    这就是用你自己灵魂的气息。来充满你所制造的一切。<br>    ——纪伯伦<br>    商品中蕴含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不是冷冰冰的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当这一点成为全民共识时,这个社会才是人道的。<br>    一、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br>    (一)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须从分析商品开始<br>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br>    1.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里存在的最普通最基本的形式<br>    商品生产的出现,要比资本主义早得多。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它才发展成为普遍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形式。资本主义生产是最发达的商品生产,是商品生产的最高形式。列宁指出:“所谓资本主义,是指商品生产发展的这样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不仅人类劳动产品是商品,而且人类劳动力本身也成了商品。”商品关系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是这个社会最大量和最普遍的关系。和探求任何事物的本质时所必须遵循的方法一样,探求资本主义的本质也必须从它所具有的最大量、最普遍的现象出发。列宁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所以马克思的分析就从商品的分析着手。”<br>    2.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包含着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胚芽<br>    马克思指出:“对资产阶级社会来说,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者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经济的细胞形式。”资本主义生产越是在广度和深度上发展,情形也就越是如此。资本主义经济是由商品这种经济细胞组成的,商品关系是资本主义最简单和最基本的关系,在商品内部,包含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矛盾的胚芽。只有运用从商品人手的逻辑方法,才能够正确地阐明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及其运动规律。列宁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里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这一分析从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中(从资产阶级这个社会的这个‘细胞’中)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胚芽)。往后的叙述向我们表明这些矛盾和这个社会的发展,在这个社会的各个部分总和中的,从这个社会的开始到终结的发展(既是生长又是运动的)。”从商品作为资本主义的产品来看,它不仅是一般意义的商品,而且是孕育着剩余价值的商品。因此,在它本身,就体现着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和支配关系,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成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由此可见,分析商品这个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形态,就是要研究它所体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br>    3.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出发点和历史前提<br>    在历史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在简单商品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所以,只有从商品与货币的分析开始,才能弄清资本主义生产与商品生产的历史因果的联系,才能阐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如何发生的问题。<br>    因此,从商品开始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完全正确的。<br>    毛泽东在谈到马克思对革命理论的伟大创造时指出:马克思“从资本主义最单纯的因素——商品开始,周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商品这个东西,千百万人天天看它、用它,但是熟视无睹。只有马克思科学地研究了它,他从商品的实际发展中做了巨大的研究工作,从普遍的存在中找出完全的科学结论来。”<br>    (二)商品的使用价值<br>    1.商品首先是一个有用的物<br>    马克思指出,一个商品首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物品。至于“这种需要的性质如何”,是由生理产生的,还是由幻想引起的,以及这种有用物品是“怎样满足人的需要”不是这里要研究的问题。<br>    2.有用物可以从质和量两方面来考察<br>    每一种有用的物品,都可以从质(是什么?有什么用?)和量(是多少?)这两个方面来考察。从质的方面看,“每一种这样的物都是许多属性的总和,因此可以在不同的方面有用”。即有多种不同的用途和使用方法,例如煤炭,可以用来炼焦,同时也可生产其他副产品。煤的多种多样属性,不是一开始就知道的,而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逐渐被发现的,今后还将发现煤炭的更多的用途和使用方法。所以说,发现这些不同的方面,从而发现物的多种使用方式,是历史的事情。从量的方面看,为有用物的量找到社会尺度,也是历史的事情。测量各种有用物的量的社会尺度是多种多样的,如布匹用尺寸测量、肉类用斤两测量、粮食用升斗测量、电用度测量等等。测量同一种物品的量也可以有不同的社会尺度,如粮食,有的地方用升斗测量,有的地方用斤两测量。所以,测量各种有用物品量的社会尺度,是多种多样的,“部分是由于被计量的物的性质不同,部分是由于约定俗成”。<br>    3.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br>    使用价值有七个特点。<br>    第一,一个物品之所以是一个使用价值,是由于它的有用性,即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但这种有用性不是悬在空中的。它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因此,商品体本身,例如铁、小麦、金刚石等等,就是使用价值或财物。”也就是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的自然属性。<br>    第二,商品具有使用价值这种属性,“同人取得它的使用属性所耗费的劳动的多少没有关系”。例如“面包作为使用价值,使我们关心的是它作为食品的属性,而决不是农夫、磨坊工、面包师等人的劳动。即使这种劳动由于某种发明减少了二十分之十九,这个面包的用处仍然和以前一样。即使现成地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丧失它的使用价值的一个原子”。<br>    第三,我们“在考察使用价值时,总是以它们有一定的量为前提,如几打表、几码布、几吨铁等等”。<br>    第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学研究的对象,而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作为使用价值的使用价值,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政治经济学为了揭露商品的内在矛盾,为了阐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因而在论证商品的交换价值、价值、货币、资本以及其他一系列重要经济范畴的时候,都要涉及商品的使用价值。政治经济学是从社会的观点来看待使用价值的,使用价值只是在和价值联系起来时才被考察。<br>    第五,使用价值只是在使用或消费中得到实现。这就是说,商品的使用价值,要成为现实的、实际的使用价值,它必须被使用、被消费,否则它还只是潜在的、可能的使用价值。例如,“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它只是可能性的铁路,不是现实的铁路”。<br>    第六,“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不管在什么社会条件下,都必须生产满足人们需要的使用价值,生产当做使用价值的财富。<br>    第七,在商品形式中,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这一点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的真正区别。<br>    (三)商品的价值(价值实体和价值量)<br>    1.价值实体<br>    马克思对价值的分析,是从交换价值入手,来揭示出价值实体的。<br>    价值是通过交换价值表现出来的,价值是内容,交换价值是形式。从形式到内容,从现象到本质,这是分析价值实体的唯一科学的辩证方法。这一分析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br>    第一,商品有一个固有的、内在的交换价值。商品,最初一看,除了它是使用价值外,首先反映在我们眼前的现象是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个比例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这里所说的“首先表现为……”就是指我们日常看见的交换价值,就是一个商品同另一个商品交换量的比例。例如40斤粮食与10尺布相交换,10尺布就是40斤粮食的交换价值。这种交换比例,随着时间、地点的不同而发生变动。所以,从现象上看,“交换价值好像是一种偶然的、纯粹相对的东西”。这种现象,同“商品固有的、内在的交换价值”的说法,似乎是矛盾的。有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就认为商品不能有一个内在的固有的交换价值,其实并非如此,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考察这个问题。<br>    第二,商品的交换价值,不过是各种商品内包含的某种共同物的表现方式。一定的商品可以用不同的比例与其他各种商品相交换。例如一夸特小麦,可以和若干量的鞋油或者若干量绸缎或若干量黄金交换。表面上看来,交换的比例是极不相同的,小麦有许多交换价值。但是,既然若干量鞋油、若干量绸缎、若干量金等,都是一夸特小麦的交换价值,所以,若干量鞋油、若干量绸缎、若干量金等,就是同样大的交换价值。“由此可见,第一,同一种商品的各种有效的交换价值表示一个等同的东西。第二,交换价值只能是可以与它相区别的某种内容的表现形式。”
展开
目录
序一 为什么马克思是对的?<br>序二 《资本论》的创作背景与结构体系<br>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br>第一章 商品<br>第二章 交换过程<br>第三章 货币或商品流通<br>第二篇 货币转化为资本<br>第四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br>第三篇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br>第五章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br>第六章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br>第七章 剩余价值率<br>第八章 工作日<br>第九章 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br>第四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br>第十章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br>第十一章 协作<br>第十二章 分工和工场手工业<br>第十三章 机器和大工业<br>第五篇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br>第十四章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br>第十五章 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br>第十六章 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br>第六篇 工资<br>第十七章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br>第十八章 计时工资<br>第十九章 计件工资<br>第二十章 工资的国民差异<br>第七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br>第二十一章 简单再生产<br>第二十二章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br>第二十三章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br>第二十四章 所谓原始积累<br>第二十五章 现代殖民理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