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险难中的邓小平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8045993
  • 作      者:
    武立金著
  • 出 版 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刘邓大军一路夺关斩将,出奇制胜,将人民解放战争的车轮向前推进了一千里,几十年后,邓小平回忆这段历史说:“战略反攻,二野挑的是重担,完成了艰巨任务。还是那句老话,叫做合作。”大别山敌众情险的危机局面,他就这样轻描淡写地一言以蔽之。
    (邓小平)在军队那么多年没有负过伤,地下工作没有被捕过,这种情况是很少有的。但危险经过好几次,最大的危险有两次。
展开
作者简介
    武立金,笔名苏北。生于1952年,江苏徐州人。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纪实文学《险难中的邓小平》、《红墙第一家庭》、《毛泽东的诗词与他的夫人》、《毛岸英在朝鲜战场》、《异域祭英魂》等,曾参与电视片《红孩子赤子情怀》的拍摄。以上作品被多家报刊和电台连载或连播,有的还被外国出版社译成外文版本。
展开
内容介绍
    为了宣传邓小平光辉战斗的一生,弘扬邓小平英勇顽强的精神,作者编著了这部纪实性作品。顾名思义,这部书是写“险”和“难”的,实际上邓小平的一生磨难多于惊险,即逆境、困境大于险境。《红色年轮·共和国领袖:险难中的邓小平》从邓小平留学之路开始,一直写到第三次复出,以大量的史实向读者展示邓小平一生中历经磨难的坎坷之途和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其中有生活的艰辛、战地的惊险、事业的沉浮等情节动人的故事。通过邓小平一生中所遇到的险难,读者不仅可以看到他曲折不凡的经历,而且还能透视出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轨迹。
    《红色年轮·共和国领袖:险难中的邓小平》从邓小平留学之路开始,一直写到第三次复出,以大量的史实向读者展示邓小平一生中历经磨难的坎坷之途和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其中有生活的艰辛、战地的惊险、事业的沉浮等情节动人的故事。通过邓小平一生中所遇到的险难,读者不仅可以看到他曲折不凡的经历,而且还能透视出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轨迹。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求学法国
    艰险的旅途
    遮天蔽日的乌云被闪电划破一道道口子,随着一声响过一声的霹雳,从那裂口处泄出无数条水丝,绵密、透明、清凉。老天爷仿佛要用千针万线把天地间密密匝匝地缝合在一起,整个上海滩被笼罩在雨线织就的天罗地网之中。
    狂风裹着冷雨,犹如千万只啤叫的野狼,肆虐着高高低低的房舍,肆虐着大大小小的树木,肆虐着灾难深重的黎民百姓。
    波涛汹涌的黄浦江上,外国商轮熙来攘往,帝国主义兵舰横冲直闯。
    上午十一时,汽笛一声长鸣,法国“盎特莱蓬”号邮船从十六铺码头提锚启航了。眼看就要远离亲人、远离祖国了,许多乘客抑制不住心中的情感纷纷跑上甲板,冒雨凝望着这块渐渐远去的热土,泪水夺眶而出。
    邮船徐徐驶过吴淞口,进入浩瀚无垠的大海。
    这是一艘来往于欧亚美三大洲四万吨位的法国邮船,长约五十丈,宽约六丈,高约十丈,是当时世界上较大的轮船之一。船的舱位分为三等,每层可容纳数百乘客。最高一层是游乐场,供有钱的乘客休闲消遣。货舱的首尾两端容量很大,甲板上设有两架昂首举臂的起重机,以供装卸货物使用。桅杆上挂着五颜六色的彩旗,船尾挂着一面法国国旗。
    邮船的乘客中有九十名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其中六名为浙江籍学生,其余均为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的学生。在这八十四名川东子弟中,公费生四十六人,自费生三十八人。
    邮船一等舱的票价为八百元,二等舱五百元,三等舱三百元。中国留学生花一百元买的是四等舱船票。其实,这艘船本来没有四等舱,只是为了照顾那些家境贫寒的学生而临时设置的。所谓四等舱,实际上就是堆放杂物的货舱。
    半明半暗如同地下室一般的底舱十分简陋,没有什么设备,学生们就坐卧于硬邦邦的双层床铺上。舱内闷热,空气混浊,蟑螂、臭虫随处可见,蚊子、苍蝇嗡嗡乱飞。许多人受不了舱内的恶劣环境,就买个躺椅到甲板上去纳凉休息。在风平浪静时,可以欣赏海上风光。有时狂风大作,恶浪滔天,常常令人头晕目眩,呕吐不止。
    船舱里有一位个头不高、年龄不大的自费留学生,充满着活泼和稚气——圆圆的脸庞,宽宽的额头,亮亮的眼睛……显得很精神。他从行囊里取出一本书,想用读书学习来聊以慰藉。这个小伙子名叫邓希贤,即邓小平同志。
    邓小平原名邓先圣,一九。四年八月二十二日出生于四川广安县姚坪里(今协兴乡牌坊村)一个翠竹环绕的农家,他是邓文明(绍昌)和淡氏的长子。五岁进本村翰林院读“人之初,性本善”时,私塾先生认为比圣人还要圣明的“先圣”二字有失谦恭,于是给他另起一个名字叫“希贤”,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一个有才能、有德行、有声望的贤达之士。
    一九一。年,邓小平到北山小学读书。十一岁考进广安县高小,十四岁升人广安县中学。一九一九年夏天,颇有远见的“袍哥大爷”邓文明听说重庆创办一所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便带着儿子前去投考。于是,头戴瓜皮帽、身穿布长袍的邓小平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大城市,并兴高采烈地走进了这所与他穿戴不太协调的洋学堂。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眼界的开阔,尤其是经过五四运动的战斗洗礼,邓小平了解到不但家乡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就是整个中国也都如此。年纪尚小的邓小平和他的同乡陈毅、聂荣臻一样,十分痛恨那些军阀、卖国贼。他经常思索,尽管思想认识并不是那么深刻,但在他那幼稚的脑海中逐渐产生了“工业救国”的念头。
    一九二。年七月,邓小平在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毕业后,经法国驻重庆领事馆的口试和体检,成为八十四名合格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两个月后,他走出“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像李白诗中的“轻舟”一样,越过“两岸猿声啼不住”的“千里江陵”,漂洋过海去实现他那“学点本事、报效祖国”的愿望。然而,万没想到这是邓小平人生的一个转折,他由此走上了一条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我国早期的留学生,主要是向外国学习军事、政法、教育、制造之类的“西艺”。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多半是学习西方的皮毛来充实和装饰封建体制的内瓤。辛亥革命犹如漫长的寒冬刮来一阵春风,使教育界和留学生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在学习“西艺”的基础上转而羡慕和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即所谓的“西政”。
    在我国的知识界中一般认为,近世之文化以欧洲为泉源,欧洲之文化以法国为先驱。一九一四年,根据法国华工总结的“勤于工作、俭以求学”的做法,教育家们提出了“勤工俭学”的口号——用最俭之费用达留学之目的,便于自费生出国留学,引起许多家境不富之有志青年的热情和兴趣,这就是留法勤工俭学的先声。
    夜深了,一切都在沉睡。海打着轻鼾,风伸着懒腰,波浪在朦胧的月光下碎银般的闪着亮点。在昏暗浑浊的船舱里,走出天府之国的邓小平手捧书本若有所思,他看到邻铺的邓绍圣百无聊赖、坐卧不宁,便喊道:“幺伯,你在做啥子哦?”
    “从现在起你就叫我绍圣吧,不要再论辈分了。”邓绍圣是邓小平远房的叔叔。
    “那样不太礼貌吧?”
    “出门在外,还是叫名字好。”
    “要得!那你以后也不要叫我贤娃了。”邓小平接着说,“我们离开家乡有半个月了吧?”
    “可不是么,我们是八月二十七号离开重庆的,”邓绍圣屈指算来,“今天是九月十一号,刚好半个月。还算顺利,在上海只等了一个多星期。”
    “古人云:出门遇甘霖,是个好兆头啊!”
    “听说我们在水上要行走一个多月,大海不同于长江,但愿风平浪静,一路顺利。”邓绍圣有一种天涯路漫漫的凄凉之感。
    面对不时出现的狂风暴雨、恶浪险滩,邓小平就像久经风雨的老将一样镇定自若。他躺在晃动得像摇篮一样的铺板上,眼前浮现出临行前母亲给他打点行装的情景。
    对于长子,母亲视若掌上明珠,儿子要远离故土留学西洋了,母亲似有生离死别之感。起初说什么也不放儿子走,希贤和亲属们都来做劝说工作,终于帮助淡氏以理智战胜了感情,同意儿子远走高飞
    母亲眼含热泪把儿子一直送到船上,然而万万没有想到预感真的灵验了,这一走果然是母子的永诀。从此以后,邓小平再也没有踏进广安这片他度过少年时光的故土。六年后,淡氏思子心切,身心交瘁,不治而亡。
    第一次离家,第一次出国,第一次远行,异国他乡的风情,海阔天空的胜景,给每一位同学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邓小平虽然没有诗情画意地抒发当时的感受,但在五十年后却谈到了他当时乘坐的就是“几万吨轮”。这件事足以表明,第一次接触到的资本主义发达的生产力给邓小平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
    九月十四日,邮船抵达香港,邓小平登岸游览。香港市区背山面海,树木葱茏,街道整洁,建筑奇特,是一个沿海最繁华最重要的国际商埠。在此经商的虽多系中国人,但管辖权却操纵在夷人手里,英国自占据此地后订立了许多束缚华人的条约。
    第二天邮船启动了,邓小平凝视着灾难深重的香港岛,心里掀起了滚滚波澜。此后,邓小平曾四次到过香港,对香港有着特殊的感情。半个世纪后他还表示过一个心愿,要在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再次踏上这块祖国的宝地,遗憾的是邓平未能如愿。
    邮船在太平洋上随着滚滚翻腾的波涛颠簸起伏,躲过暗礁险滩,日夜兼程地向目的地漂游。邓小平和他的几十名学友从此走出了国门,世界之大、世界之新、世界之奇,使这些初离家门的少年学子激动不已。他们的思绪像一群振翅飞翔的海鸥,早已飞向遥远光明的未来。
    邮船到达安南西贡(今越南胡志明市),邓小平和邓绍圣搭伴下船。他们接受当地海关的检查,又到警察署办完手续,这才允许进入市区。关于在西贡的见闻,一位四川巴县名叫冯学宗的同学是这样记述的:
    十八号船抵西贡,此地概是平原,自法人夺去之后,沿岸建筑码头,岸上房舍街市,都秩然有序。只是有一件悲惨的事,就是那亡国的安南人。他们的国家,既为外人的殖民地,他们的人民,遂不得不受外人的管辖。他们知识较高一点的,就受法人的呼唤,养成一种不痛不痒的性质。那知识低下的,就受外人使用,耕田挽车,不敢稍辞劳苦,偶一懈怠,即加鞭楚,彼等狼狈啼泣,已极可怜,而法人还要设种种恶例,使彼等永无恢复的一天。例如读书要读法文,着鞋要纳税,既灭人家的文字,又要灭人家的种族,正义在哪里?人道又在哪里?安南人蓬首赤足,四季如一,难道就不成问题么?
    西贡为欧亚交通的冲要,五洋杂处,人口甚繁。中国人侨寓此地数有六七万人,但是入境以后,凡是成年者,每年须纳身税数十元,这也是法人限制外人旅居最严厉的一个方法。我们中国人在世界上向来以“病夫”见称,各国防甚严,此次船泊西贡,曾见同船的人,上岸时必经种种检查,然后列队到警察署注册,否则不准登岸,从此看来,中国人也像在候补亡国奴了。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求学法国/1
艰险的旅途/3
生活陷入绝境/9
摆脱警察的搜捕/15

第二章 秘密战线/23
被军法处拘留/25
“八七”风云/31
险入虎口/37
生离死别/42

第三章 转战千里/49
神秘的老板/51
夜半枪声/56
躲避白匪追捕/63
抵制“左”倾冒险主义/68
攻城必败无疑/74
背水一战/81

第四章 蒙冤苏区/87
“罗明路线”的代表/89
横遭批判/95
一次不幸的婚姻/101
患难见真情/106

第五章 立马太行/113
夜过封锁线/115
中条山突围/120
回延安之路/127
冒险上太行/133
敌机不是天天来/139
敌特投毒/144
与敌人抢时N/150

第六章 跃进大别/157
飞渡黄河:/159
敌机偷袭丁官屯/165
走出“死亡之地”/171
狭路相逢勇者胜/176
险遭黑枪/183

第七章 鏖战淮海/191
兵贵神速/193
我看它不会下蛋/199
破釜沉舟/205

第八章 进军西南/213
封山遇匪/215
突然失踪/221
“女特务”原形毕露/227
第九奄临危受命/235
严峻的考验/237
忧国忧民庐山行/243
捉住老鼠就是好猫/249
“独立王国”/255
观看坦克表演/261

第十章 动乱岁月/267
风云突变/269
贬谪江西/276
东山再起/282
“反击右倾翻案风”/289
众望所归/296
尾声/30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