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的由来
秋千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上古时代。那时,人类为了谋生,不得不上树采摘野果或猎取野兽。在攀岩和奔跑中,他们往往抓住粗壮的野藤,依靠身体的摇荡摆动,上树或跨越沟涧,这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至于后来绳索悬挂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春秋时期在我国北方就有了。当时,拴秋千的绳索为结实起见,通常多以兽皮制成,故秋千两字繁写均以“革”字为偏旁。
古代荡秋千,只不过是一种单纯的游戏活动,只是清明寒食节前后才有所见;而且仅仅局限于豪门贵族家的红男绿女。如今,许多体育场、学校和小区,普遍安置了秋千设备,荡秋千便成为一种广泛的群体性娱乐活动。猜灯谜的由来
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诫、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南宋周密《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猜谜变成灯谜,还有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个财主,人称笑面虎。他见了衣着体面的人,就拼命巴结;见了粗衣烂衫的穷人,就吹胡子瞪眼。有个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烂,一次去借粮时,被他赶出大门。王少回去后越想越气。于元宵之夜,扎了一顶大花灯,来到笑面虎家门前。这大花灯上题着一首诗。笑面虎上前观看,只见上面写着:“头尖身细白如银,称称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看罢,气得面红耳赤,暴跳如雷,嚷道:“好小子,胆敢来骂老爷。”便命家丁去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哎,老爷莫犯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呀。你想想,这‘针’怎么是对你的呢?莫非是‘针’对你说的,不然你又怎么知道说的是你呢?”笑面虎一想,可不是,只好气得干瞪眼,灰溜溜走了,周围的人都乐得哈哈大笑。
这事传开后,越传越远。第二年元宵,人们纷纷仿效,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人猜射取乐,所以就叫“灯谜”。以后相沿成习,猜灯谜就成了元宵佳节的重要活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