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太平御览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522904
  • 作      者:
    周生杰著
  • 出 版 社 :
    巴蜀书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周生杰,1968年出生,江苏邳州人。1989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之后在江苏邳州一所职业中学工作多年。2004年毕业于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典文献学,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太平御览〉研究》对《太平御览》的文献价值作了重点探讨,在论述过程中,注意通过典型事例来说明问题,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者还利用《太平御览》做了《孔子家语》的校勘与辑佚工作,而且颇多收获。《〈太平御览〉研究》将《太平御览》置于类书发展史中加以考察,并用专章论述了《太平御览》的承前与启后问题。论文还注意将《太平御览》同其他类书与总集加以比较,从而鲜明地论述了《太平御览》在类书史上的重要地位与深远影响。
展开
精彩书摘
    宋初帝王之所以重视对儒家经典的校勘和雕印,其目的在于利用儒学在前代所形成的传统力量来维护和巩固封建政权。这个时期的经学家和深受经学影响的学者,无不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来发明经旨,陈述封建之道。史载:“(邢)昺撰《礼选》二十卷献之,太宗探其帙,得《文王世子》篇,观之甚悦,因问卫绍钦曰:‘昺为诸王讲说,曾及此乎?’绍钦日:‘诸王时常访昺经义,昺每至发明君臣父子之道,必重复陈之。’太宗甚喜。”①
    对于《御览》的编纂来说,其目的在于“备天地万物之理,政教法度之原,理乱废兴之由,道德性命之奥”②,简单地说,也是为了有利于封建政权的一统。因此,《御览》对于儒家经典的引用充斥全书,而且放在部类之首,其崇儒尊经的做法非常明显。
    二宋初经学
    皮锡瑞说:“经学开辟时代断自孔子删定六经之时。”③他认为孔子删削上古三代文献并在其中渗透了自己的微言大义,从而形成了经学。战国时期,经学流传于孔门弟子,他们以孔子删削的六经为底本,讲求微言大义。但是,由于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社会上各种学说并存,儒家思想并没有成为统治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被确立为官方思想,历经发展。元、成之后,经学成为主流学术并与政治活动相结合,经学进入了历史上的第一个繁荣时期。汉末郑玄遍注群经,
展开
目录

绪论 宋前类书
第一章 《太平御览》纂修背景研究
第一节 士大夫时代
一 偃武修文
二 对遗老的怀柔
三 科举制度的完善
第二节 文化背景
一 帝王对艺文的雅好与提倡
二 三馆的藏书、编书与刻书
第三节 学术与思想
一 崇儒尊经
二 宋初经学
三 宋初学术分类
四 黄老思想影响

第二章 《太平御览》编纂考
第一节 书名由来、编纂宗旨与体例
一 书名由来
二 编纂宗旨
三 编纂体例
第二节 编纂过程考
一 修纂缘起考
二 修纂时间考
第三节 编纂人员考
一 修纂人员生平考
二 修纂者有张宏
三 修纂人员学术考
四 编纂方法与分工

第三章 《太平御览》版本源流考论
第一节 宋代版本考
一 北宋国子监刊本
二 宋闽刻本
三 宋蜀刻本
四 岛田翰所考证之光宗刻本
第二节 明代版本考
一 黄正色本(倪炳校刊本)
二 活字本
三 明抄本
第三节 清代版本考
一 丛善堂刻本
二 鲍崇城刻本
三 清代其他版本
第四节 历代校勘
一 宋代校勘
二 倪炳等校勘
三 周光宙校勘
四 丛善堂本的校勘
五 阮元、鲍崇城校勘
六 四库馆臣校勘

第四章 《太平御览》基本面貌
第一节 《纲目》考察
一 《纲目》非编者作
二 《纲目》之目录学考察
三 《纲目》著录图书存在之问题
第二节 部类面貌(一)
第三节 部类面貌(二)

第五章 《太平御览》引用文献考察
第一节 《太平御览》引文方法考辨
一 中心词突出法
二 互见法
三 又见法
四 存异法
第二节 《太平御览》引用书中已佚书的价值——以《蜀王本纪》为中心
一 《蜀王本纪》的作者
二 《蜀王本纪》的体裁归属
三 《蜀王本纪》的文献价值
第三节 《太平御览》引用纬书考论
一 纬书的兴起与遭禁
二 《御览》引用纬书的背景分析

第六章 《太平御览》的文献学考察
第一节 《太平御览》的目录编排考察
一 引用书目录编排
二 部类安排的目录体现
三 引文编排的目录体现
第二节 《太平御览》对古籍注释的价值分析——以《世说新语》注释利用《御览》为中心
一 注正文出处
二 辨《世说》记载之误
三 补注人物
四 笺刘注
第三节 《太平御览》对古籍校勘的价值考察
一 孙原湘利用《御览》校勘经史
二 王念孙《读书杂志》对《御览》的利用
三 吴玉贵利用《御览》校勘《旧唐书》之考察
四 运用《御览》校勘《孔子家语》实例
第四节 《太平御览》对古籍辑佚的功用考察
一 马国翰利用《御览》辑佚概说
二 鲁迅利用《御览》辑佚概说
三 利用《御览》辑《孔子家语》佚文实例

第七章 《太平御览》思想考察
第一节 分类观
一 前代类书分类概说
二 《御览》的分类思想
三 《御览》的分类特征
第二节 封建观
一 君权思想
二 “封建”思想
三 伦常思想
第三节 文学观
一 分类观
二 批评观
三 源流观

第八章 《太平御览》编纂的承前与启后
第一节 《太平御览》对前代类书的利用
一 《御览》与《皇览》
二 《御览》与《修文殿御览》
三 《御览》与《文思博要》
第二节 《太平御览》对《艺文类聚》的师承
一 《艺文类聚》修纂概说
二 部类设置比较
三 引文比较
第三节 《太平御览》对后世类书编纂的影响
一 《御览》与《事类赋》
二 《御览》与《册府元龟》
三 《御览》与明清类书编纂

第九章 《太平御览》在海外的流传
第一节 《太平御览》在朝鲜的流传
第二节 《太平御览》在日本的流传
余论《太平御览》的缺陷
一 类目有重合
二 引用书名的错乱
三 引文的错乱
参考文献
后记
又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