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使发展更可持续:可持续经济学框架与应用:Sustainomics Framework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73619
  • 作      者:
    (英)莫汉?芒纳星河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使发展更可持续:可持续经济学框架与应用》作者芒纳星河,就读于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麦吉尔大学。现任斯里兰卡芒纳璧河发展研究院主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可持续消费研究所主任、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副主席。他与IPCC其他成员以及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共同分享了2007年诺叭尔和平奖。他致力于推动环境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践,因其重要的学术贡献,被多个重要的国际学术机构接纳为院上或会员,包括:第三世界科学院、瑞典皇家科学院、斯里兰卡国家科学院、世界水科学院等。
展开
作者简介
    莫汉·芒纳星河(Mohan Munasinghe)教授,斯里兰卡人,2007年作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副主席,与IPCC的其他成员以及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先生共同分享了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
    过去35年中,他一直是国际上非常活跃的著名学者和决策参与者,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他作为国际公认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权威人士,提出了很多关于可持续发展、环境与发展方面的重要建议,其研究成果和观点被国际社会采纳,并推动了这个领域的相关研究。因其重要的学术贡献,他获得十余个国际上重要的奖励和荣誉称号,并被多个重要的国际学术机构接纳为院士或会员,包括:第三世界科学院、瑞典皇家科学院、斯里兰卡国家科学院、世界水科学院、世界艺术与科学研究院等。
    他分别从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麦吉尔大学、肯考迪亚大学获得工程学、物理学、发展经济学的学位(学士、硕士和博士)。同时,他也获得一些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目前他是斯里兰卡芒纳星河发展研究院(Mu-nasinghe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MIND)的主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可持续消费研究所主任、兼任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副主席、斯里兰卡政府荣誉顾问。他担任多个决策要职,包括斯里兰卡总统的资深能源顾问、世界银行可持续发展、环境政策、资源管理(包括水、能源与交通)的资深官员和顾问、美国政府环境质量委员会发展中国家顾问等。过去三十多年,他还在世界各国的重要大学讲学并从事国际开发项目研究。他是90余本学术著作和数百篇学术论文的作者,并担任十余个国际重要学术刊物的编委。
展开
内容介绍
    《使发展更可持续:可持续经济学框架与应用》作者长期从事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学术研究、决策支持和政策分析,《使发展更可持续:可持续经济学框架与应用》是作者35年理论和实践经验的集大成之作。《使发展更可持续:可持续经济学框架与应用》致力于探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路径,针对人类面临的各种发展困境、原因以及解决方案,作者提出并创建了可持续经济学这个新的跨学科体系,旨在为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
    《使发展更可持续:可持续经济学框架与应用》跨越学科、空间、时间、利益相关者立场等各种局限,促进学科的整合与综合,并通过各类实证案例,阐释各种创新方法和分析工具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际应用。《使发展更可持续:可持续经济学框架与应用》具有极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价值。
展开
精彩书评
    芒纳星河教授责无旁贷、担当重任写作这样一本综合、简明且清晰的著作,向世人展示通过利用可持续经济学,人类应该且可以采取哪些适时且有效的措施使得目前的发展更可持续。他用深入且通达的分析方法揭去了可持续发展的神秘面纱。因其简洁易懂且又严谨的概念框架、以及大量的实证案例研究,使得本书成为一本独一无二的著作。
    作为一个备受尊敬的学者和多个重要奖项的获得者,芒纳星河在本书整合并利用了各类不同的分析工具,展示了他的严谨和学识。作为一个在发展领域有着35年之久经验的资深决策者和管理者,他的建议也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最后,作为一个富有经验、著作等身的大学教授,他在书中用明确且可信的语言阐释了他的观点。
    最后,我想说,这本由全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权威写就的著作,无论对于学生、研究人员、发展领域的实践者、政策分析家、政府决策者、企业管理者还是对此问题关注的公民而言,都是一个无价的知识宝库。
    ——詹姆斯·古斯塔夫·思博斯教授
    耶鲁大学森林与环境学院主任、联合国开发署前任署长
    莫汉-芒纳星河教授通过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令人惊奇的政策导向研究。他有效地整合了多种科学理论、方法和决策支持工具,以便“使发展更可持续”。立足现实、秉承多学科交叉和整合的精神,基于经济学、生态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作者精心选择并深入剖析了各种案例。这些覆盖了从全球到跨界到局地的不同层面的实例,有力地证明了他的方法的可应用性。
    ——汉斯·奥普查教授
    荷兰社会科学院院长,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环境经济学教授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概览与摘要
    1.1 本书结构与章节介绍
    本书的A部分包含了介绍和基础性的四个章节。第1章是对整本书的一个宽泛的概述。本节将概述本书的各个章节,以便为读者提供一个阅读指南。接下来,我们会介绍本书的原理和写作动机,包括: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挑战(尤其是贫困),可持续发展方面主要的国际协定、历史教训、未来情景以及对切合实际的前进道路的展望。对可持续经济学的历史和基本要素进行了简要介绍之后,也评述了一些主要观点。本章最后分析了可持续经济学发展现状。
    第2章针对可持续经济学的基本原则、概念和方法进行更加细致的介绍。这一章会详细描述一个建立在“使发展更可持续”(Making Develop-ment More Sustainable,MDMS)基础上的实用方法,以期替代有关单纯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抽象定义和界定。本章还将介绍包含了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三角”,并对各个视角下所蕴涵的可持续性的驱动力与定义进行解释。这三个视角的整合由分别建立在最优化和持久性概念上的两个互相补充的方法来促成。本章还讨论了贫困-平等-人口之间的关联,以及经济效率与社会平等的联系。同时列出了为实现可持续经济学框架所要用到的众多实用分析工具,包括:行为影响矩阵(Aciton-Impact Matrix,AIM),可持续发展评估(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sessment,SDA),费用一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CBA),多标准分析(Multi-criteria analysis,MCA),等等。衡量和评价可持续发展,选择相关的、考虑特定时间地点的指标是相当重要的。对于使发展与自然相和谐,和对增长方式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必要性,将进行说明;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减缓贫困要求持续的收入与消费的增加。
    第3章探讨经济一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相关的社会联系)。经济上的费用一效益分析(CBA)是可持续发展评价(SDA)和项目周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一章给出了费用一效益分析的基本概念,包括决策标准、效率和社会影子价格以及成本和收益的衡量。对环境资产和服务进行经济评估的实用技术在把外部性纳入到传统费用一效益分析的过程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当这种评估难以进行时,则可以利用多标准分析(MCA)以便在不同的目标之间进行权衡。本章还概括了包括宏观的和部门的经济政策与环境(以及社会)问题之间的双向联系,也阐释了如何将环境考量纳入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
    第4章对社会和生态的相互联系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讨论,这一相互关系在决定自然资源的使用上起了关键的作用。该章总结了千年生态评估(MA)概念框架以及生态与社会经济领域的循环互动,包括维持人类福利的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等。包括产生一成长一衰败一死亡一重生等在内的生态循环有助于我们理解生态系统的动态规律。产权制度决定了社会经济力量如何与环境资源相互作用,特别是对于那些对生态资源非常依赖的传统社会和当地居民,以及处于恶劣生存环境中的无土地贫困人口。作为经济评价(费用一效益分析)的重要补充,本章最后阐述了环境和社会评价工具,经济、环境和社会评价三者都是可持续发展评价(SDA)的关键组成部分。
    接下来,我们转向可持续经济学在不同尺度上的应用,包括全球和国际、国内和宏观经济,国内部门以及工程和地方性的应用。本书的(i)部分包含两个关于全球和国际层面、并提供了案例研究的章节(第5、6章)。
    在第5章,可持续经济学框架被用来研究两个不同层面全球问题之间的循环联系——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并分析了“适应”和“减排”策略所分别扮演的角色,并提供了一些实例。首先,在最优性和持久性的标准下对备选的气候变化减排应对策略进行了评估。接下来,考察了在附件国家和非附件国家之间进行联合履约(Joint Implementation,JI)以及排放交易所产生的公平和效率影响。最后一个通过分析斯里兰卡的温室气体减排案例,阐述了在国家层面上气候变化如何与可持续发展产生互动。
    第6章考察了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内特有的跨学科国际科学交流对话,看看研究人员是如何分析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的。行为影响矩阵(AIM)被用来探讨两个国际活动之问的双向联系——千年发展目标(MDG)和千年生态评估(MA)。最后,利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大坝与发展项目(Dam and Development Pro-gramme,DDP)来考察跨国的、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多层面的协商过程是如何实际运行的。
    本书的(ii)部分包含了三章(第7、8、9章),涵盖了可持续经济学在国家和宏观层面上的案例,这些案例涉及不同的国家、政策和模型。
    第7章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可持续性,包括经济环境联系方面的已有文献进行了综述。有一些文献给出了关于增长导向型宏观经济政策带来的环境和社会影响的事实依据。无法预知的经济非完备性可能会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带来环境和社会方面的损害。环境一一宏观分析证实次优补救措施可以帮助限制这些损害。环境考量可以被引入传统的静态IS-LM宏观模型中。该章还会对绿色会计以及真实储蓄等概念的作用进行讨论。行为影响矩阵(AIM)方法在环境宏观分析中具有关键作用。“政策路径”模型说明了消除经济不完备性将如何使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成为可能,并使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得到一定的限制。最后,通过巴西的案例研究,对以上的一些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部门和宏观经济模型组合被用来分析巴西政府过去几十年所推行的增长导向型策略所带来的影响,这些影响涉及各种可持续发展问题,比如贫困、就业、城市污染和亚马孙地区的森林破坏等。最后也讨论了未来研究的构想。
    第8章探讨在国家宏观经济层面深化可持续发展的两种不同理论方法。对研究增长模型中的最优化和可持续性关系的文献进行了综述。首先,基于可持续经济学的数学模型可以用来判断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专注于最优经济增长的发展路径也可以被调整得更加可持续。使用典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其次,用另一个理论模型来分析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适宜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次优调整,这种调整旨在弥补已存在的会产生环境损害的经济扭曲。三个发展中国家的例子(博茨瓦纳、加纳、摩洛哥)说明了宏观经济政策会如何与当地的不利因素结合起来危害环境,并讨论了适宜的补救措施。
    第9章着重讨论可计算的一般均衡(CGE)模型。首先我们运用ECO-GEM模型来对智利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政策的联系进行评估。模型系统且整体地分析了对整个经济系统产生影响的各类政策及其对智利经济的影响。模型把不同的环境和社会政策结合在一起,以增强政策间的正面交叉效应或者抵消其中某一单一政策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它抓住了不同部门和经济行为人之问复杂的相互关系,识别了获益者和受损者,由于一些间接影响非常重要,所以,其结果并不是那么的直截了当或者显而易见。在第二个例子中,静态CGE模型运用于研究哥斯达黎加的宏观经济政策对森林破坏的影响。该研究的结果支持了更为传统的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类似结果,亦即产权的确立有利于减少毁林活动,因为产权使得森林所有者可以获得因现在减少伐木毁林所能带来的未来收益。关于贴现率变化影响的结果同样与局部均衡模型的结果相似,即更高的贴现率促发森林破坏,反之亦然。CGE模型还识别了部门问联系的问接影响,说明了在增长的情境下推行部门改革的重要性。哥斯达黎加的动态CGE模型,对森林保护的价值、资本积累和利润率都进行了内生化处理,也得到了与静态CGE模型类似的结果。
    本书的(iii)部分包括了五章(第10-14章),阐述了可持续经济学在一些国家的国内和中观层面的应用案例,包括能源、交通、水、生态和农业系统以及资源定价政策。
    在第10章,我们从概述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联系开始,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对能源部门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评估。接着,运用可持续经济学方法为能源相关决策制定开发出了一个全面而整合的被称为“可持续能源发展”(Sustainable Energy Development,SED)的概念框架。这个框架通过综合考虑多角色、多标准和多层次的决策制定以及政策限制,识别出了现实的可持续能源策略选择。这一方法被用于说明如何把社会和环境外部性加入到斯里兰卡传统的最小成本电力系统规划中,其中既用到了费用一效益分析(CBA),也用到了多标准分析(MCA)。由于着重于评估系统层面规划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识别了斯里兰卡的可持续能源政策。此研究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包括了水力、石油、煤炭和可更新能源为基础的电力生产之间的技术选择),因为很多研究只是把这种分析用于工程和项目层面。另一个案例则把可持续能源发展(SED)应用于南非能源部门,用多标准分析来评估与电力供应和居民能源使用相关的政策选择,特别是所涉及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权衡。最后考察了英国电力的长期扩展路径选择,想要说明的是能源分权经营有可能比集权经营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
    第11章首先综述了可持续交通一般性的优先考量因素,然后探讨了如何设计斯里兰卡交通政策使其更加利于可持续发展,包括燃油定价政策、替代燃料选择以及一系列交通工程等。讨论了两种经典的外部性,首先,用成果转移法估算了当地空气污染所带来的健康损害,并对采用无铅汽油的健康效益进行了评估。其次,研究了科伦坡的城市交通拥堵带来的影响,包括对所浪费时间的成本进行了估算。分析了一些为缓解拥堵进行的专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其他尝试,最后总结了斯里兰卡的可持续交通政策。
    第12章探讨如何使水资源管理更加可持续。第一节描述了自然界的水循环以及人类干预如何对其产生影响。接着考察了水资源与发展的联系,概述了全球水资源现状、水资源短缺及所造成的日益上升的使用成本、贫困问题以及可持续生计问题等。提出了一个综合的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和政策(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policy,SWAMP)框架,它类似于第10章中的可持续能源发展(SED)方法。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和政策方法被实际地运用于一个典型的水资源工程,即菲律宾马尼拉的一个供给城市用水的地下水工程。案例研究分析了这些包括含水层枯竭、沿海带的海水入侵、地面下沉等环境负外部性带来的影响并识别了补救的政策措施。最后,在另一个孟加拉国的案例中,介绍了适用于村落的一种简单、低成本、社会接受度高、环境友好的净化饮用水、减少水介传染病的方法,这个方法为这些村落的贫困村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收益。
    第13章给出了关于自然和人工的生态系统——分别是森林和农业系统的案例研究。首先,分析了具有高度生物多样性的雨林自然生态系统的管理,以识别出能够使森林管理更加可持续的一般性政策。接着,利用马达加斯加的案例说明专门的国家公园管理政策对热带森林的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并从中总结了相关的政策含义。本章利用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对森林和湿地损害、木材和非木材森林产品、森林对当地居民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生态旅游的收益等方面进行了经济评估。在第二个案例研究中,我们则考察气候变化对斯里兰卡的人工生态系统(农业)的可能影响。李嘉图模型被用来评估在过去由于温度和降水的自然差异所带来的影响。然后,加入了一些未来气候变化情景来估计未来农业产出。由于温度升高所带来的有害影响总的来说超过了降雨增加所带来的有利影响。最后提出了针对斯里兰卡的可持续农业政策建议。
    第14章考察一国经济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定价问题,包括对可更新和不可更新资源的经济学问题。解释了可持续定价政策(Sustainable pricing policy,SPP),并在可持续能源发展框架(第10章)的基础上将其运用到了能源领域。首先,可以利用经济原理确定出能达到经济上最优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有效能源价格。其次,环境影响可以通过对相关影响进行经济评估后纳入定价政策中(第3章)。最后,有效价格可以通过以下调整更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比如针对经济扭曲进行次优调整,或考虑进社会因素比如制定能使贫困人口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可承受(或补贴)价格,以及其他的政策目标比如区域或政治的考虑因素,等等。本章最后一节讨论可持续定价政策框架如何用于其他自然资源比如水的定价上,同时考察了一些特殊的水资源相关问题。
    本书(iv)部分则由两章(第15、16章)组成,主要是关于可持续经济学在工程和地方层面上的案例应用。涵盖的范围包括水电、太阳能、水供给、可持续的灾害管理以及城市化等。
    第15章首先应用多标准分析以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指标,对斯里兰卡的小水电工程进行了可持续发展评价。第二个案例研究以太阳能光伏发电带动农业水泵为例,分析了一个典型发展中国家的新能源和可更新能源工程与国家能源政策。它强调利用不同政策工具(包括相互关联的影子价格和市场价格)来影响人们的行为,从而确保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接着,分析了斯里兰卡的农村电气化工程,着重于新能源和可更新能源技术,并提出了农村能源发展的优先顺序。
    第16章解释了自然灾害如何因为脆弱性的增加而转变为大灾难,这种脆弱性的增加往往都是之前由于一些非可持续的人类活动造成的损害引起的。本章提出了一个实用框架以便将可持续减灾与灾害管理(Sustainablehazard reduction and management,SHARM)纳入国家发展规划中,包括了救济、恢复、减灾(规划、预案和防范)等各个阶段,并分析了灾害与可持续发展的双向联系。这些观点通过一个案例得到了说明,这个案例对2004年发生在印度、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和泰国等亚洲国家的海啸的影响进行了评估。把海啸对斯里兰卡的影响与卡特里娜飓风对新奥尔良的影响进行对比,凸显出社会资本在应对灾难方面应扮演何种角色这一重要问题。接下来的一节阐述了亚洲城市长期扩张和增长,特别是迅速扩张的超大城市,所面临的可持续性问题。最后一节则探讨了城市面对自然灾害和环境退化的脆弱性问题。
展开
目录
作者简介/005
序言/007
前言/009
作者序/011
第1章 概览与摘要/17
1.1 本书结构与章节介绍/020
1.2 基本原理和本书写作动因/025
1.3 可持续经济学的简单回顾与总结/036
1.4 千年发展目标前景以及世界范围内的现状/041

第2章 可持续经济学框架/047
2.1 概览/049
2.2 基本概念和原理/049
2.3 可持续发展三角的要素/057
2.4 整合经济、社会和环境要素/064
2.5 整合型分析和评估的工具和方法/073
2.6 为更可持续重新构建发展和增长模式/082

第3章 环境的经济学/091
3.1 人类活动与环境/093
3.2 传统的项目评价/093
3.3 测量成本和效益/098
3.4 评估环境成本和效益的基本概念/102
3.5 多准则分析/107
3.6 贴现率,风险和不确定性/110
3.7经济系统政策和环境/114
附录A3.1 估计和使用影子价格/123

第4章 生态社会视角
4.1 联系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的概念性框架/131
4.2 产权、管理和生态社会关联/138
4.3 环境及社会评价/147

第5章 全球问题分析的应用/153
5.1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155
5.2 将可持续经济学框架应用于气候变化/157
5.3 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和减缓策略/167
5.4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在全球层面的相互作用/171
5.5 斯里兰卡的温室气体减排前景/176
5.6 不确定性下碳交易的实物期权框架/187

第6章 国际层面的应用:多层次、多方利益、跨学科的对话/195
6.1 关于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跨学科对话/197
6.2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结果和千年发展目标的多层次整合/201
6.3 利用行动影响矩阵阐释千年评估——千年发展目标在国家和全球层面的关联/205
6.4 水坝与发展:多层次的多方对话/208
6.5 对水坝与发展项目的评估(2001-2004)/213
6.6 水坝与发展项目评估的结果和结论/216

第7章 宏观经济应用:国家模型综述/223
7.1 思想演进/225
7.2 实证分析/228
7.3 分析框架/232
7.4 巴西案例研究——使得长期发展更可持续/237

第8章 数理宏观模型应用/255
8.1 最优增长模型与可持续发展/257
8.2 增长所带来的经济与非经济的成本与收益/257
8.3 一个最优模型/259
8.4 Ecol—Opt—GrOWth一1模型结论/267
8.5 宏观经济政策、次优理论和环境损害/267
8.6 发展中国家案例研究/270
附录A8.1 Ecol—Opt—Growth 1 MODEL/274
附录A8.2 存在环境外部性时宏观经济政策的次优性质/278

第9章 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的应用/281
9.1 智利:社会和环境政策对经济的交互影响/283
9.2 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和政策评述/286
9.3 社会,环境和经济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294
9.4 智利案例的研究结论/301
9.5 哥斯达黎加的经济政策和森林采伐,/302
9.6 模型方法/306
9.7哥斯达黎加案例分析主要结果/312
附录A 9.2 哥斯达黎加CGE模型概述/316

第10章 能源部门的应用/321
10.1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323
10.2 “可持续能源开发与发展”框架/331
10.3 斯里兰卡电力规划中应用“可持续能源开发与发展”/342
10.4 能源政策选择/348
10.5 南非能源政策的可持续性评估/352
10.6 使英国电力发展更具持续性/358

第11章 交通部门/363
11.1 可持续交通的一般理论/365
11.2 斯里兰卡空气污染的健康损害费用/367
11.3 交通拥堵——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化/373
11.4 其他减少拥堵的措施/386
11.5 斯里兰卡的可持续交通政策/394

第12章 水资源领域的应用/399
12.1 水循环及人类活动/401
12.2 水资源与发展/404
12.3 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及政策/411
12.4 菲律宾针对地下水耗竭及咸水倒灌问题的管理/415
12.5 政策执行问题/421
12.6 孟加拉国用于防治霍乱的简易水源净化方法/425
附录A 12.1 水供给的经济成本/429

第13章 生态及农业系统应用/433
13.1 热带森林的可持续管理/435
13.2 马达加斯加的森林生态系统评价/444
13.3 农业及气候变化/451
13.4 气候对斯里兰卡农业的影响/454
附录A 13.1 热带森林评估的模型/466

第14章 资源定价政策应用/469
14.1 可持续定价政策/471
14.2 基本模型的扩展/477
14.3 依据严格长期成本计算有效价格/486
14.4 调整有效价格以达到其他目标/492
14.5 可持续水资源定价/497
附录A 14.1 最优能源定价/502

第15章 项目评估应用/511
15.1 斯里兰卡的小水电工程和可持续能源发展/513
15.2 小水电研究的主要结果/517
15.3 可再生新能源工程: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案例研究/521
15.4 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农村电气化可持续发展/527
15.5 一项对非洲贫困农村推行的供水工程的评估/543

第16章 本地应用——灾害、灾难与城市增长/549
16.1 可持续减灾与灾害管理/551
16.22004年亚洲海啸——初步评估/559
16.3 亚洲城市长期增长的可持续性/573
16.4 城市脆弱性、自然灾害和环境退化/580
16.5 北美和欧洲的发展更可持续范例/585
参考文献/590
本书简介/633
后记/63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