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1.1 生物技术概论
1.1.1 生物技术的定义
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早在几个世纪以前,人类就已经开始使用生物技术生产食品。20世纪中叶,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及基因重组的成功,使生物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发展的长河中,生物技术的定义也经历了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其内涵与外延都有所拓展。
“生物技术”一词首先由匈牙利工程师Karl Ereky于1917年提出,他当时是指用甜菜作为饲料进行大规模养猪,即利用生物将原材料转变为产品。
1981年,国际纯粹及应用化学联合会将生物技术定义为“将生物化学、生物学、微生物学和化学工程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包括医药卫生、能源与农业产品)及环境保护的技术”。
1982年国际合作与发展组织对生物技术的定义为:“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的原理,依靠微生物、动物、植物体对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为社会服务的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已被世界各国视为一种高新技术。我国早在1986年初制定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中就将生物技术列于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高技术之首位。同年,国家科委制定《中国生物技术政策钢要》时,将生物技术定义为: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是指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和发酵工程等新技术。
改造生物体是指获得优良品质的动物、植物或微生物品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