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全球化世纪的城市密集地区发展与规划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2096510
  • 作      者:
    张京祥,殷洁,何建颐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城市密集地区在全球及国家的经济和空间体系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书是基于作者相关规划研究的积累,并在近年来先后承担的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国城市密集地区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基于体制转型背景的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研究”,以及建设部课题“中外城镇密集地区比较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撑计划”等科研项目基础上的总结。本书系统地回顾了城市密集地区的发展历程,描述了全球化时代城市密集地区发展、规划及治理的一系列重大转型,并对中国城市密集地区的规划、治理进行了检讨和建议。全书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图文并茂,反映了城市密集地区研究的最新成果。<br>    本书可供从事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城市地理研究的人员阅读和参考。
展开
目录
绪论<br>1  全球化浪潮中日益加深的区域一体化<br>2  新区域主义的兴起<br>3  转型中的城市密集地区规划及其重点<br>4  城市密集地区愈渐丰富的区域政策与治理变革<br><br>1  解读全球化<br>1.1  全球化的渊源<br>1.1.1  全球化形成的历史渊源<br>1.1.2  现代全球化的阶段<br>1.1.3  全球化的深化<br><br>1.2  全球化:一个多彩而争议的世界<br>1.2.1  全球化研究的基本阶段<br>1.2.2  对全球化的争论<br><br>1.3  全球化时代的空间积累与分化<br>1.3.1  城市的积累和分化<br>1.3.2  区域的积累和分化<br><br>1.4  全球化时代空间规划的再审视<br>1.4.1  传统空间规划作用的解析<br>1.4.2  全球化时代空间规划角色的衍变<br><br>2  城市密集地区发展的历史过程<br>2.1  城市密集地区及其概念范畴<br>2.2  工业化初期(19世纪末~1930年代末):萌生阶段<br>2.3  工业化中后期(二战后~196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br>2.4  后工业化时期(1970年代末~1980年代):趋于成熟阶段<br>2.5 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1990年代后期至今):功能完善与更新阶段<br><br>3  全球化时代城市密集地区的发展<br>3.1  全球发展环境的巨大转变<br>3.1.1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并生<br>3.1.2  城市区域化与区域城市化<br>3.1.3  新区域主义的兴起<br><br>3.2  城市体系重构的新格局<br>3.2.1  影响城市发展的新因素<br>3.2.2  城市发展的新空间特征<br><br>3.3  城市密集地区:全球化时代的经济与空间复合体<br>3.3.1  城市密集地区在全球化时代的地位与作用<br>3.3.2  全球时代的经济与空间复合体<br><br>3.4  城市密集地区发展的新特征<br>3.4.1  逐步呈现为多中心的区域空间结构<br>3.4.2  趋向开放、多层次和高效的功能网络关系<br>3.4.3  全球城市/全球城市区域的显现<br><br>4  全球竞争时代城市密集地区规划的转变<br>4.1  西方区域规划与政策的总体演变<br>4.1.1  物质建设与开发规划(20世纪早期)<br>4.1.2  经济复兴与发展型规划(二战后~1970年代)<br>4.1.3  社会与环境发展型规划(1970年代)<br>4.1.4  区域规划的低谷与停滞(1980年代)<br>4.1.5  综合多元政策型规划(1990年代至今)<br><br>4.2  城市密集地区规划视角与内容的转变<br>4.2.1 由注重经济开发转向追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综合发展<br>4.2.2 由注重区域内部问题的解决转向谋求全球时代竞争力的提升<br>4.2.3 由注重区域内生增长转向区域内外力量的协同并重<br>4.2.4  由注重物质空间布局转向重视制定区域公共政策指引<br>4.2.5  从面面俱到型规划转向有限目标型规划<br>4.2.6  由物质性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区域创新系统培育<br><br>4.3  城市密集地区规划组织方式的演变<br>4.3.1  第一阶段:基于科层制管理体系的规划组织方式<br>4.3.2  第二阶段:基于自由市场机制的规划组织方式<br>4.3.3  第三阶段:基于组织问网络的规划组织方式<br><br>5  全球化时代城市密集地区规划的实施<br>5.1  城市密集地区规划的实施机制<br>5.1.1  制定多元政策指引<br>5.1.2  建立区域协调与合作机制<br>5.1.3  构筑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br><br>5.2  城市密集地区规划实施绩效的检讨<br>5.2.1  经济政策实施绩效<br>5.2.2  社会政策实施绩效<br>5.2.3  空间政策实施绩效<br>5.2.4  环境政策实施绩效<br>5.3  西方城市密集地区规划演化谱系<br><br>6  基于竞争力提升的城市密集地区发展战略<br>6.1  从城市密集地区成长为全球城市区域<br>6.1.1  关于城市/区域发展的未来预测<br>6.1.2  全球城市区域<br><br>6.2  全球化时代的区域复兴与城市营销<br>6.2.1  全球化时代的区域复兴<br>6.2.2  全球竞争与城市营销策略<br>6.2.3  区域复兴与营销策略的有机结合<br><br>6.3  新区域主义与城市增长联盟<br>6.3.1  新区域主义的发展观<br>6.3.2  城市增长联盟的出现<br>6.3.3  基于增长联盟的区域发展<br><br>6.4  区域创新系统的培育<br>6.4.1  产业集群与新产业区<br>6.4.2  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发展<br>6.4.3  营造区域创新的环境<br><br>7  中国城市密集地区的发展与规划检讨<br>7.1  中国城市密集地区的总体发展<br>7.2  全球化视野下中国城市密集地区的再审视<br>7.2.1  中国的城市密集地区与全球城市区域<br>7.2.2  区域发展中的依附与创新<br>7.2.3  先发优势与先发劣势<br>7.2.4  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br>7.2.5  城市竞争与区域协调<br><br>7.3  城市密集地区规划的基本检讨<br>7.3.1  城市密集地区的规划类型<br>7.3.2  城市密集地区规划的实施机制与效果评价<br><br>7.4  中国城市密集地区规划的新趋势<br>7.4.1  确立战略目标与区域营销相结合的发展指向<br>7.4.2  聚焦有关关键问题、确立有限目标的规划模式<br>7.4.3  注重以空间政策为主的引导方式<br>7.4.4  注重落实重大行动计划及其责任主体<br>7.4.5  趋向建立多元伙伴关系以及设立区域专责机构<br>7.4.6  强化具体的实施监测、反馈机制<br>7.4.7  持续推进区域一体化制度领域的建设<br>7.4.8  逐步明确城市密集地区规划的法律地位及依据<br><br>7.5  城市峦集地区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矛盾<br>7.5.1  外部发展环境的影响和制约<br>7.5.2  规划自身运行中的困境和矛盾<br><br>8  中国城市密集地区治理模式的创新<br>8.1  中国竞争型区域治理与行政区划兼并效应<br>8.1.1  竞争型区域治理的形成机制<br>8.1.2  竞争型区域治理的基本特征<br>8.1.3  竞争型区域治理的运作模式<br>8.1.4  区域治理与行政区划<br>8.1.5  中国城市密集地区的行政区划与区域治理<br><br>8.2  国外城市密集地区与大都市区治理的借鉴<br>8.2.1  新区域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区域治理结构变迁<br>8.2.2  国外城市密集地区及大都市区的治理与案例<br><br>8.3  中国城市密集地区治理模式的创新<br>8.3.1  国外区域治理模式对中国的启示<br>8.3.2  中国城市密集地区治理模式的创新探索<br>8.3.3  中国城市密集地区双层制治理体系设想<br><br>9  中国城市密集地区规划变革的探索<br>9.1  公共政策导向的城市密集地区规划<br>9.1.1  公共政策导向的区域规划之基本价值取向<br>9.1.2  城市密集地区规划的社会干预方式<br>9.1.3  城市密集地区规划的本质属性:公共政策属性<br>9.1.4  中国区域规划与政策的演变、发展<br><br>9.2  对城市密集地区/区域规划改革的建议<br>9.2.1  组织方式:注重空间规划与政策的协调与整合<br>9.2.2  编制内容:构建以“公共政策”为核心的内容体系<br>9.2.3  实施机制:落实责任事权、协调途径与法律保障<br>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