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208699
  • 作      者:
    马宁主编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岩士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等现行有效规范、标准、规程编写,侧重与实际工程紧密联系的理论公式的运用、土的各种力学指标的应用,着重讲授挡土墙及各类基础的构造要求、常用地基处理方法的原理和选择、地基勘察报告的阅读及验槽、常见土的识别、刚性基础和扩展基础的设计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根据建筑施工企业一线技术与管理岗位的实际需要,依据现行有效规范(规程)、标准及工程技术动态,以“必需够用为度”编写,内容简明、突出实用。全书内容包括:工程地质基本知识、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地基土中应力、地基变形、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土压力与土坡稳定、地基勘察、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桩基础、软弱土地基处理、特殊土地基等。《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为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3.1.1 土的固体颗粒
    土的固相物质包括无机矿物颗粒和有机物质,是构成土的骨架最基本的物质,称为土中的固体颗粒(土粒)。
    1.土粒的矿物成分
    土粒的矿物成分主要取决于母岩的成分及其所经受的风化作用。不同的矿物成分对土的性质有着不同的影响。粗大土粒往往是岩石经物理风化后形成的碎屑,即原生矿物;而细小土粒主要是化学风化作用形成的次生矿物和生成过程中混入的有机物质。粗大土粒呈块状或粒状,而细小土粒主要呈片状。
    2.土的颗粒级配
    天然土是由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的。随着土粒的粒径由粗变细,土的性质相应地发生很大的变化,如土的渗透性由大变小,由无黏性变为有黏性等。因此,工程中可用不同粒径颗粒的相对含量来描述土的颗粒组成情况。
    土中不同粒径的土颗粒按适当的粒径范围划分为若干小组,称为粒组。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称为界限粒径。划分时应使粒组界限与粒组性质的变化相适应。
    目前土的粒组划分方法并不完全一致,表3.1提供的是一种常用的土粒粒组的划分方法。表中根据界限粒径(mm)200、20、2、0.075和0.005把土粒分为六大粒组:漂石(块石)颗粒、卵石(碎石)颗粒、圆砾(角砾)颗粒、砂粒、粉粒和黏粒。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程的内容和作用
1.1.1 地基基础事故
1.1.2 本门课程的知识构架
1.2 本学科发展概况
1.3 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
思考题

第2章 工程地质基本知识
2.1 概述
2.1.1 地质作用
2.1.2 地质年代
2.2 第四纪沉积物
2.2.1 残积物
2.2.2 坡积物
2.2.3 洪积物
2.2.4 冲积物
2.2.5 其他沉积物
2.3 地下水
2.3.1 地下水分类
2.3.2 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
2.3.3 土的渗透性
2.3.4 渗流破坏及防治措施
小结
思考题

第3章 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
3.1 土的三相组成
3.1.1 土的固体颗粒
3.1.2 土中水
3.1.3 土中气体
3.1.4 土的结构
3.1.5 土的构造
3.2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3.2.1 土的三相组成草图
3.2.2 由试验直接测定的指标
3.2.3 换算指标
3.2.4 三相比例指标的换算关系
3.3 土的物理状态指标
3.3.1 无黏性土的密实度
3.3.2 黏性土的稠度
3.4 土的压实性
3.4.1 击实试验
3.4.2 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
3.4.3 压实填土的质量指标
3.5 地基土(岩)的工程分类
3.5.1 岩石
3.5.2 碎石土
3.5.3 砂土
3.5.4 粉土
3.5.5 黏性土
3.5.6 人工填土
3.5.7 特殊土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 地基土中应力
4.1 概述
4.2 地基土中自重应力
4.2.1 均质土的自重应力
4.2.2 成层土的自重应力
4.3 基底压力
4.3.1 基底压力的分布
4.3.2 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
4.3.3 基底附加压力
4.4 地基土中附加应力
4.4.1 竖向集中力作用下地基附加应力
4.4.2 矩形基础底面受竖向荷载作用时地基中附加应力
4.4.3 条形基础底面受竖向荷载作用时地基中附加应力
4.4.4 成层地基中的附加应力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5章 地基变形
5.1 土的压缩性
5.1.1 基本概念
5.1.2 室内压缩试验及压缩性指标
5.1.3 现场载荷试验及变形模量
5.2 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
5.2.1 分层总和法
5.2.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推荐方法
5.3 应力历史对地基沉降的影响
5.3.1 土的回弹和再压缩曲线
5.3.2 正常固结、超固结和欠固结的概念
5.4 饱和黏性土地基沉降与时间的关系
5.4.1 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
5.4.2 太沙基-维固结理论
5.4.3 实测沉降-时间关系的经验公式
5.5 建筑物沉降观测与地基变形允许值
5.5.1 地基变形允许值
5.5.2 建筑物沉降观测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6章 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
6.1 土的抗剪强度的工程意义
6.2 土的强度理论与强度指标
6.2.1 库仑定律
6.2.2 土的抗剪强度的构成
6.2.3 莫尔唱库仑强度理论
6.3 土的极限平衡条件
6.3.1 土中任一点的应力状态
6.3.2 土的极限平衡条件
6.4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
6.4.1 直接剪切试验
6.4.2 三轴压缩试验
6.4.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6.4.4 十字板剪切试验
6.5 地基破坏形式及承载力的概念
6.5.1 地基的破坏形式
6.5.2 地基承载力的理论计算
6.6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6.6.1 根据现场原位测试确定
6.6.2 根据理论公式确定
6.6.3 根据经验方法确定
6.6.4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7章 土压力与土坡稳定
7.1 概述
7.2 土压力的分类
7.3 朗肯土压力理论
7.3.1 基本原理与假设
7.3.2 主动土压力
7.3.3 被动土压力
7.3.4 几种常见情况下土压力的计算
7.4 库仑土压力理论
7.4.1 基本假设
7.4.2 主动土压力
7.4.3 被动土压力
7.4.4 朗肯理论与库仑理论的比较
7.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推荐方法
7.6 挡土墙设计
7.6.1 挡土墙的类型
7.6.2 重力式挡土墙的计算
7.6.3 重力式挡土墙体型选择与构造措施
7.7 土坡稳定性分析
7.7.1 影响土坡稳定的因素(土坡滑动失稳的机理)
7.7.2 土质边坡开挖规定
7.7.3 简单土坡的稳定性分析
小结
思考题

第8章 地基勘察
8.1 地基勘察基本概念
8.1.1 岩土工程勘察
8.1.2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的划分
8.1.3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8.1.4 地基勘察
8.2 地基勘察的任务和勘探点的布置
8.2.1 地基勘察的任务
8.2.2 勘探点的布置
8.3 地基勘察方法
8.3.1 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
8.3.2 勘探
8.3.3 室内试验与原位测试
8.4 地基土的野外鉴别与描述
8.4.1 地基土野外鉴别
8.4.2 地基土野外描述
8.5 地基勘察成果报告
8.5.1 勘察报告的基本内容
8.5.2 勘察报告的阅读和使用
8.5.3 勘察报告实例
8.6 验槽
8.6.1 验槽的目的和内容
8.6.2 验槽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8.6.3 基槽的局部处理
小结
思考题

第9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9.1 概述
9.1.1 地基基础方案的选择
9.1.2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设计内容及一般步骤
9.2 浅基础的类型
9.2.1 无筋扩展基础
9.2.2 扩展基础
9.2.3 柱下条形基础
9.2.4 筏形基础
9.2.5 箱形基础
9.2.6 壳体基础
9.3 基础埋置深度
9.3.1 建筑物的用途以及基础的形式和构造
9.3.2 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9.3.3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9.3.4 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
9.3.5 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
9.4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9.4.1 按持力层的承载力确定基底尺寸
9.4.2 地基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9.5 无筋扩展基础剖面设计
9.6 扩展基础剖面设计
9.6.1 扩展基础的构造要求
9.6.2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计算
9.6.3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计算
9.7 柱下条形基础的构造要求
9.8 筏形基础的构造要求
9.9 减轻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9.9.1 建筑措施
9.9.2 结构措施
9.9.3 施工措施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10章 桩基础
10.1 概述
10.2 桩的分类
10.2.1 按承载性状分类
10.2.2 按桩身材料分类
10.2.3 按桩的使用功能分类
10.2.4 按施工方法分类
10.2.5 按成桩方法和挤土效应分类
10.3 单桩、群桩承载力
10.3.1 单桩竖向承载力
10.3.2 单桩水平承载力
10.3.3 群桩承载力
10.4 桩基础的构造要求
10.4.1 桩和桩基的构造要求
10.4.2 承台的构造要求
小结
思考题

第11章 软弱土地基处理
11.1 概述
11.1.1 软弱土的种类和性质
11.1.2 软弱土地基处理方法分类
11.2 碾压法与夯实法
11.2.1 机械碾压法
11.2.2 振动压实法
11.2.3 重锤夯实法
11.2.4 强夯法
11.3 换土垫层法
11.3.1 原理及适用范围
11.3.2 垫层的设计要点
11.3.3 垫层的施工要点
11.4 排水固结法
11.4.1 加固原理及适用范围
11.4.2 砂井的设计要求
11.4.3 竖向排水体的施工
11.4.4 真空预压法
11.5 挤密法和振冲法
11.5.1 挤密法
11.5.2 振冲法
11.6 高压喷射注浆法和深层搅拌法
11.6.1 高压喷射注浆法
11.6.2 深层搅拌法
小结
思考题

第12章 特殊土地基
12.1 湿陷性黄土地基
12.1.1 黄土的特征与分布
12.1.2 黄土湿陷性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12.1.3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措施
12.2 膨胀土地基
12.2.1 膨胀土的特征与分布
12.2.2 膨胀土的危害
12.2.3 膨胀土地基的工程措施
小结
思考题
土力学试验指导
引言
试验一 含水率试验(烘干法)
试验二 密度试验(环刀法)
试验三 界限含水率试验(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
试验四 塑限试验
试验五 液限试验
试验六 固结试验
试验七 直接剪切试验(快剪法)
试验八 击实试验
附录 地质年代表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