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br> 1.1 概述<br> 钢结构的强度高、延性好且制作简便,在大跨、高层、重载和轻型结构中,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结构形式。近年来随着我国钢产量的快速增长,钢结构已得到普遍应用。大型标志性建筑应用钢结构已成为时尚。<br> 钢结构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能,但在强烈地震作用下仍有结构局部破坏,甚至倒塌的事件发生。如1994年美国Northridge6.8级地震,震中附近150多座钢结构多高层框架在构件基本完好的情况下,其梁柱连接节点发生了较大程度的脆性破坏;1995年日本Hyogoken—Nanbu地震,钢结构建筑倒塌、大破坏476栋。,其破坏形式主要有支撑破坏、柱破坏和梁柱连接节点的破坏,对工程界多年来形成的自信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主要原因是人们尚未完全了解钢结构在地震作用(循环荷载)下的破坏机理,相应的抗震设计准则和技术措施必然不能完全防止震害。<br> 结构抗震性能的优劣取决于它吸收和耗散能量的能力。韧性好的钢材制作的钢结构并不一定能满足延性要求,主要原因是: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受较大的循环应变作用;循环塑性、低周疲劳会使材料的性能发生变化,构件的整体屈曲、板件的局部屈曲将引起构件承载力的劣化乃至断裂;强震下的高应力及应力集中也会引起焊缝的断裂及螺栓连接的净截面拉断、连接部位的层间撕裂。只有设计者能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设计出的钢结构才能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延性。因此,对钢结构抗震性能、破坏机理、抗震设计对策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