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欧美迎来住区再生的新时代<br>1.1 住宅的大量建造及其终结<br>1.1.1 大量建造住宅的时代<br> 和日本一样,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美许多地区的居住环境带来了巨大打击。因此,这些地区同日本一样需要战后复兴。另外,即使在没遭受战争破坏的美国和英国,战时由于停止了新建住宅,供给回国士兵及其家人的住宅也大量缺乏。二战后开始真正大量建设住宅,也就是Mass Housing,欧美各国在这方面先行于日本一步。大批量建造的主角是住宅小区,其建造方法采取了比较积极的工业化构法。特别由预制混凝土制成的墙板或楼板拼装构成结构体的大型板式构法(图1-1)。<br> 住宅不足的问题,通过如此集中的批量建设,无疑会得到解决。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很多人们开始住进了通过大批量建造形成的住宅小区中。在这些国家,大批量建设方式完成为其历史使命,但是,千篇一律的住宅外观和户型设计以及规模超大的住区规划,成为人们批判的对象(图1-2)。从那以后,欧美的住宅建设逐渐从高层向低层、从郊外向城市中心、从千篇一律向多样性、从巨大尺度向人性化尺度、从中央集权的计划向住户参加型的计划、从量向质发生了方向性的重大改变。另外,在住宅供给的策略逐渐被修正的过程中,作为大批量生产时代的产物,容纳了多数人群居于其中的住宅也开始老化。这样,如何实现居住环境的再生便成了重大的课题。<br>……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