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晋系风土建筑彩画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110727
  • 作      者:
    张昕著
  • 出 版 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晋系风土建筑彩画研究》理论联系实际,以山两典型的一绿细画、五彩画和金青画为对象,通过田野调查结合文献资料的方法,从风土彩画本身、风上彩画与官式彩画的联系,以及风土彩画的技术特点三方面入手,对晋系风土彩画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分析。
    《晋系风土建筑彩画研究》共分三大部分。首先,在口述史料与实地考察等一手材料的基础上,由整体到局部,从构图、色彩、纹样等方面分别对晋北地区的五彩画,以及晋中地区的一绿细画和金青画进行了详细而客观的分析。其次,结合史料对晋系彩画进行了整体性的分析解读,包括影响因素、历史渊源、突出特征和技法发展等。此外,还引入了风土彩画与宋、清官式彩画之间的对比,特定构图与纹样对彩画发展的作用,以及僧人与商人的主体作用等。最后,以匠师访谈为主干,结合历代文献,从原料、工具、工序、技艺等方面初步理清了晋系油作、彩画作的技术特征,及其与宋、清官式做法的交流与传承关系。
展开
精彩书摘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
    晋系风土彩画的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重要意义。就理论而言‘,晋系彩画的系统整理有助于填补以往的空白,从而增加传统彩画研究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就实践而言,晋系彩画形式与技艺的总结则有助于传统彩画的修复与更新,进而促进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1.1.1 理论意义
    对传统建筑系统性的调查与研究始于l930年创办的营造学社。新中国成立后,文物部门、考古部门、高等院校和建设部门通力合作,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全方位的建筑历史研究工作t。彩画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弗莱彻建筑史》对明清建筑五大特征的归纳中,就包括了“鲜亮的色彩(Bright Colours)”2而传统彩画自然是造成鲜亮色彩的重要原因之一l。伊东忠太甚至提出,“中国之建筑,乃色彩之建筑也。若从中国建筑中除去其色彩,则所存者等于死灰矣”3。此言虽极端且片面,但足见中国传统彩画在国外学者眼中的重要性。国内的前辈学人梁思成通过拜访匠师祖鹤洲而对清代彩画加以总结4,刘致平同样提出了将彩画在旧有基础上发扬光大,使建筑生色的观点5。
    目前学术界对传统彩画的研究集建筑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伦理学和符号学等学科为一体,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其中以官式彩画的研究成果最为集中,从晚期的明清彩画到早期的宋代彩画,从总体把握到细致做法均有涵盖。除散见于各类学术期刊之外,以明清官式彩画为重点的专著包括马瑞田的《中国古建彩画》、何俊寿的《中国建筑彩画图集》及近期蒋广全的《中国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技术》等。以宋代官式彩画为重点的专著则有东南大学吴梅的博士论文“《营造法式》彩画作制度研究和北宋建筑彩画考察”与清华大学李路珂的博士论文“《营造法式》彩画研究”。涉及彩画技术的有梁思成的《营造法式注释》、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王璞子的《工程做法注释》、王世襄的《清代匠作则例》等。然而,针对风土彩画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如东南大学陈薇教授对江南明式彩画6的研究等。虽然前述专著也部分涉及风土彩画的内容,但多数仅作为官式彩画的补充而出现,并未形成完备的体系。事实上,同北方各地丰富多彩的风土建筑一样,北方的风土彩画也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对其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获取风土彩画本身的历史信息,而且能够在相互比较中得到官式彩画的演化线索。
展开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
1.1.1 理论意义
1.1.2 应用价值

1.2 研究内容
1.2.1 空间范围
1.2.2 时间跨度

1.3 研究方法
1.3.1 田野调查
1.3.2 整体分析

1.4 彩画概述
1.4.1 五台地区彩画概述
1.4.2 晋中地区彩画概述

2 晋系彩画——上五彩
2.1 上五彩的基本构成
2.1.1 传统建筑与彩画构图
2.1.2 比例关系与模数影响
2.1.3 上五彩的色彩搭配
2.1.4 上五彩的图案与画法

2.2 上五彩的主要图案
2.2.1 龙纹与风纹
2.2.2 狮子与吞口
2.2.3 软草与夔纹的类型
2.2.4 退软草与退夔纹
2.2.5 展软草与展夔纹
2.2.6 莲花、牡丹与团花
2.2.7 蝠寿、火焰宝珠、如意头与云纹
2.2.8 连续图案

2.3 檩替部分的图案组合
2.3.1 上五彩的檩头与檩花
2.3.2 上五彩的卡头与池子线
2.3.3 上五彩的图案跳接
2.3.4 上五彩的池子心种类

2.4 特定构件的典型画法
2.4.1 柱头、梁头与檩替出头
2.4.2 斗拱的画法
2.4.3 圪夹替的画法
2.4.4 椽、飞、连檐与角梁
2.4.5 木雕、槁扇与天花
2.4.6 外廊与内檐的中五彩
本章小结

3 晋系彩画——下五彩与一绿细画
3.1 下五彩与一绿细画的基本构成
3.1.1 下五彩与一绿细画的构图方式
3.1.2 比例关系与模数化差异
3.1.3 下五彩与一绿细画的色彩搭配

3.2 檩替部分的典型画法
3.2.1 下五彩中的花棒槌
3.2.2 一绿细画中的草片花
3.2.3 檩条与盒子
3.2.4 池子心纹样
3.2.5 檩替与肚皮的连续图案

3.3 特定构件的典型画法
3.3.1 柱头、梁头与檩替出头
3.3.2 斗拱、拱眼擘与圪夹替
3.3.3 其他构件
本章小结

4 晋系彩画——金青画
4.1 金青画的基本构成
4.1.1 传统建筑与彩画构图
4.1.2 比例关系与适应性调整
4.1.3 金青画的图案与画法
4.1.4 金青画的色彩搭配

4.2 金青画的截头画法
4.2.1 展色截头
4.2.2 堆金截头
4.2.3 片金截头

4.3 金青画的空子纹样
4.3.1 人物故事
4.3.2 楼阁山水
4.3.3 花鸟鱼草与吉祥画
4.3.4 博古图案

4.4 特定构件的典型画法
4.4.1 柱头、梁头与檩栏出头
4.4.2 斗拱的画法
4.4.3 拉牵、外拽枋与正心枋
4.4.4 拱垫板与檐垫板
4.4.5 椽、飞、雀儿扇与连檐
4.4.6 荷叶墩、雀替与木雕彩画
4.4.7 墙围画与炕围画
4.4.8 桶扇与天花
本章小结

5 晋系彩画的流变
5.1 晋中与晋北彩画溯源
5.1.1 主导因素的差异
5.1.2 名称与分类的由来
5.1.3 彩画的构图与比例
5.1.4 色彩的特征
5.1.5 技法的发展
5.1.6 主次之间的分化

5.2 从一绿细画的演化看旋子彩画发展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5.2.1 一整二破旋花式找头的出现与定型
5.2.2 鱼鳞旗脚、团仡与一整二破式找头的形成
5.2.3 一整二破式找头的长度调整
5.2.4 盒子与方心的同源同构
5.2.5 如意头控制下方心头造型的演进

5.3 金青画的演化
5.3.1 金青画找头的起源与发展
5.3.2 汉纹的源起
5.3.3 汉纹锦图案的嬗变
5.3.4 附庸风雅与汉纹锦的普及
5.3.5 商贾的审美倾向与金青画奢华时尚特征的产生
本章小结

6 晋系彩画工艺——油作
6.1 山西地方油作概况
6.2 地仗原料的种类与用途
6.3 施工工具
6.3.1 工具的使用特点
6.3.2 常用工具

6.4 原料配制
6.4.1 油料来源
6.4.2 灰油的熬制技巧
6.4.3 光油的熬制技巧
6.4.4 调油满
6.4.5 泼油灰
6.4.6 发血料
6.4.7 制砖灰
6.4.8 调底油
6.4.9 调油灰
6.4.10 制麻

6.5 地仗工艺
6.5.1 地仗工序
6.5.2 地仗种类
6.5.3 砍木断纹与砸缝
6.5.4 抄底油
6.5.5 填缝灰与底灰
6.5.6 灰层的干燥与处理
6.5.7 披麻工艺
6.5.8 披麻与披布
6.5.9 粗灰、中灰与细灰
6.5.10 宗教禁忌的影响
6.5.11 木柱的修复与混凝土柱的地仗

6.6 油皮工艺
6.6.1 原料制备
6.6.2 油皮工序
6.6.3 推光漆
本章小结

7 晋系彩画工艺——彩画作
7.1 衬地的分类与做法
7.1.1 胶矾水灰青衬地
7.1.2 黄土白面衬地
7.1.3 泼油灰衬地
7.1.4 血料腻子衬地及其简易做法
7.1.5 内檐及其他构件的衬地做法

7.2 彩画原料与工具
7.2.1 胶矾水的配制
7.2.2 沥粉与堆金材料
7.2.3 金箔的种类
7.2.4 金胶油
7.2.5 颜料的种类
7.2.6 “青黛”考辨
7.2.7 白色颜料的选择
7.2.8 颜料的调制
7.2.9 彩画工具

7.3 施工组织与设计方法
7.3.1 施工时间的选择
7.3.2 画匠的分工
7.3.3 造价的估算
7.3.4 起谱的方法
7.3.5 打谱子

7.4 沥粉、堆金与贴金
7.4.1 需求差异与沥粉贴金的工序
7.4.2 沥粉方法
7.4.3 堆金做法
7.4.4 包黄胶
7.4.5 贴金工艺
7.4.6 平金底贴金
7.4.7 贴金亮度的保持

7.5 刷色工艺
7.5.1 刷色
7.5.2 展退
7.5.3 压黑与大理石画法
7.5.4 方心的画法
7.5.5 错漏的检查
本章小结

总结
附表1 山西地方与清代官式主要构件术语对照表
附表2 晋系彩画与清代官式彩画构图对照表
附表3 晋系彩画与清代官式彩画主要纹样对照表
附表4 晋系彩画与清代官式彩画主要做法对照表
附表5 晋北与晋中重点访谈画师及签名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