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建筑认知
第一节 对建筑学的概括性认识
我们的周围充满了建筑,然而,“建筑是什么”这-本体论的问题却很难通过凝练的定义来加以回答,而且,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建筑都有其不同的内涵。从本质上来说,建筑是人工创造的空间环境,是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如果按照字面意义来客观地解释,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其中供人们工作、生活或进行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都叫做“建筑物”,如住宅、学校、办公楼、影剧院、博物馆、体育馆、工厂的车间等,人们习惯上也将建筑物称为建筑。而人们不在其中工作与生活的建筑,则称为“构筑物”,如纪念碑、城市雕塑、水塔、烟囱等。
然而建筑的内涵绝不仅仅是其本身。因为建筑是为人服务的,人与人类社会中的诸多因素都会走进建筑学所要讨论的范畴。以下是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所阐述的建筑的含义:“人们用石头、木头、水泥来建造房子和宫殿,这就是建造活动。但突然间你触动了我的心,你对我做了好事,我感到愉快。我说:‘这多么美啊。’这就是艺术。艺术就在这里。我的房子是实用的……”这段话就阐述了建筑除了使用之外还包含着艺术的内涵,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体。
建筑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到了21世纪的今天,关于建筑含义的讨论则已经超出了艺术与技术的范畴。现代化的生活要求我们建筑师从根本上去重新理解建筑的含义。不断增大的建筑尺度和设计复杂性进一步展现了建筑趋于抽象化的天性。高耸的办公楼、城市里的公寓式住宅及混合商务型建筑都在向我们召唤着更开放的设计理念和更具想象力的组织方式。今天的建筑学已经成为一种多元开放的体系,不仅仅是技术与艺术,哲学领域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现象学、符号学,科技领域的生态技术、计算机虚拟技术。文化领域的后现代、波普艺术,社会科学领域的社会学、人类学、策划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都已经走进建筑领域。所以今天学习建筑,从环境到气候,从生产到生活,从物质资料到意识形态,从功能到技术,从传统习俗到时代趋向,从社会风尚到个人爱好,从历史学到社会学,从行为学到心理学,从哲学到美学等诸多因素,都是需要我们用建筑的语汇加以表达与阐述的内容。
一、建筑与社会
建筑是与人类社会相并产生的。从最原始的棚屋到现在的高楼大厦都是不可能超越人类社会的大背景的。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处于不同的阶级地位,不可能有完全统一的建筑取向。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建筑的实现要耗费巨大的物质资料,因此更是主要表现出统治阶级的价值标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