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纽约五”<br> 迈克尔·格雷夫斯和他引经据典的隐喻建筑/乐民成<br> 一、小引<br> 近年来,美国建筑师迈克尔·格雷夫斯(MichaelGraves)的名字,在我国建筑学界的文献中时有所见。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增加,我们逐渐了解到这位美国建筑师在西方建筑学界的重要地位。<br> 举凡在美国建筑院校任过高年级课程,或是深入接触过建筑界青年一代的人,大多会了解今日美国青年建筑师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这些人物既不再是昔日的“大师”——密斯和赖特,也不是“第二代”的沙里宁、鲁道夫或波特曼。你将会在呼声最高的人选中发现一位配带眼镜,镜片后面目光闪烁,嘴唇曲线极富个性,能文善画的中年教授,此人就是十多年来,在青年中红得发紫的明星——迈克尔·格雷夫斯。<br> 要明了西方建筑界动态,必然要研究代表人物和作品。可以这样说,绝大多数研讨当代建筑的书籍都把格氏放在重要地位。我们一方面应弄清他们的创作思想;另一方面也应批评其中谬误的部分。要做到这一点,只有先阅读他们的著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不问流派,不论观点,只要是有学术参考价值的,便一概拿来……我想,博采众家之长,不拒一得之见,批判改造对方,以丰富发展自己,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的。”“用无偏见的、灵活的态度来对待时代向我们提出的要求。”不然的话,我们有可能重蹈20世纪50年代粗暴否定西方现代主义建筑中进步成分的覆辙。不深入学习,不弄清真相,人云亦云,意气用事,其结果是故步自封。这自然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我们相信,我们的读者,有能力取精华去糟粕,自己得出全面而正确的结论。<br> 本文介绍的评论和观点,均引自有代表性的书刊文章,将长篇著述尽量浓缩,供读者在短时间内,得窥其梗概与全貌,以便利于大家进一步研究当代建筑界的这支学派。<br> 二、20世纪60年代前后的迈克尔·格雷夫斯<br> 迈克尔·格雷夫斯的作品,以其隽永的哲理,引经据典的建筑形象,隐喻的方法,令人萦绕于怀的色调,柯布西耶式的画风,古拙却又乖巧的笔法,博得青年的喝彩,简直使一些学生们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即使不满意他的人也承认:“在全国主要大学的建筑系都知道并谈论着格雷夫斯这一套。”“你只要……说声迈克尔,在这圈子里仰慕他的建筑师就知道那是说的迈克尔·格雷夫斯。”<br> 有人这样评价:“这位以新泽西为基地的迈克尔·格雷夫斯是最能启迪年青一代,最有影响的美国建筑师之一,在建筑上运用了写诗的艺术——隐喻与典故——同时又运用了符号学作为表达的手段。”“迈克尔·格雷夫斯的建筑比历史上任何建筑更接近文学。”OMSI评价他:“迈克尔·格雷夫斯在过去15年中一直在建筑设计的前锋线上,他的作品直接影响着城市建筑的重要变迁,使它们离开以前那种玻璃和钢铁的传统,通向一种更为丰富多彩、文脉相关、有同化吸收作用的美学观。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