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洞庭碧螺春
我自小在苏杭天堂绿茶水中“泡”大,虽有过饮而不知其味的青涩岁月,但终究在某一天忽然开窍了。而与茶结缘后,行走茶山中,一抹青山,几处茶林,心中的安详和满足,亦非言语所能尽述。与碧螺春的缘分是从孩童时开始的,与我相伴的是外公一个大大的泡满碧螺春茶叶的玻璃杯,而那时,只知道这是我解渴的必备之物。
3月、4月的苏州,满城芳霏,有阅不尽的人间美景,也滋牛了细雨湿衣般淡淡哀愁。苍苔青石,斑驳白墙,小桥流水,花草幽香,缠绕在一起,便是那千古不变的情思幽然。
在这样的氛围,文人佳话当然是少不了的。当年,春和景明时,江南四大才子唐、祝、文、周,折扇一开,妙文佳句即出,便是那:“(唐伯虎)午后昏然人欲眠,(祝枝山)清茶一口正香甜。(文征明)茶余或可添诗兴,(周文宾)好向君前唱一篇。”奇文妙句与乡野百花斗艳,令吴越伊人含情。才情旷世,但终不可忽略了一样介质,便是那山泉冲泡出的天灵之物——茶了。
似乎总有人误解这洞庭碧螺春是产在湖南洞庭湖的,而现在市面上确实也到处充斥着来自湖南的洞庭碧螺春。可此洞庭而非彼洞庭,这江苏吴县太湖之山亦被称为洞庭山。太湖中的三个知名小岛便是洞庭东山、洞庭西山与三山了,而这便是碧螺春的真正娘家。
展开
非常喜欢作者的文字,连看了三遍。第一遍看,好似一个朋友在耳边轻声讲述,关于品茶,娓娓道来。第二遍:读,更像是关于茶文化介绍的散文,受益匪浅。第三遍:品,宛若品茶之感,思思甜甜,意犹未尽。
——华夏时报记者 熊雯琳
国人好茶。但是,对于茶的来龙去脉,能道出一二的饮茶者却少之又少。究其由,并非缺乏兴趣,没有机缘而已。好在,有《绿茶地图》作者这样的好茶之人,身体力行,千里访茶,为我们呈献出这本茶香四溢的随笔。闲适之时,一册在手,泡一杯清茗,与作者同游茶乡,也是一件惬意的事。
——浙江日报高级记者 刘刚
领略茶的妙趣,当从“茶”字本身说起。“茶”,草木之间有一人。一草一木吸收日月精华,凝聚天地灵气,人在其中得以舒展性灵,才智通达。作者文辞隽永,意境深邃,诠释茶道文化雅然而得,其文如茶香般绵延悠长,唇齿芬芳。与这书相遇,不能不说是一份缘,愿惜缘人在一杯茶中感受大自然的恩赐,因感恩而快乐。
——香港凤凰网 博客编辑 刘丹
我有一个朋友,据说他很懂茶,当他夸赞了一番碧螺春清香的同时,他却抱怨此茶唯一的缺点:沸水一泡,就有白色的茸毛浮起。他的解释是:现在污染太厉害了!今日读了作者“碧螺春”篇,方才晓得“有白色的茸毛浮起”乃是好茶的一个特点,不禁感叹:看来,茶不但要喝到老,茶的学问也要学到老了。作者的此书读来轻松惬意,适合对茶有兴趣但不知从何入门的朋友们,不妨一读,受益匪浅。
——著名自由撰稿人 张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