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TAFI的基础研究
第一章 TAFI的结构与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 发现与命名
1988年,Hendriks等Ⅲ用比色法在血清中发现一种羧基肽酶,由于它的不稳定性,且其对精氨酸的特异性比对赖氨酸强,故被称为不稳定性羧基肽酶(CPU)。CampbeU和OkadaL从新鲜血清中鉴定出一种易变的羧肽酶,这种酶表现出一种较赖氨酸底物更亲包含精氨酸底物的活性,命名为羧基肽酶原R(CPR)。1991年,Eaton等从人血浆中分离出“血浆纤溶酶原结合蛋白”,对其进行基因克隆、氨基酸排序,证明该蛋白是血浆羧基肽酶原B(propCPB)。1994年CPU被证明是血浆羧基肽酶B(pCPB)。1995年,Bajzar等利用纤溶酶原一琼脂糖柱层析法从血浆中分离到相对分子质量(Mw)为60000的单链糖蛋白,它可以被凝血酶激活,使血凝块的纤溶时间延长,具有抑制纤溶活性的作用,后来证明它与血浆羧基肽酶原B、羧基肽酶原U和羧基肽酶原R为同一物质,属于含金属锌羧基肽酶家族。现在已经统一命名为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 thrombin-activated fibrinolysis inhibitor)。
人体受物理损伤后,血小板会受到损伤部位激活因素的刺激,出现血小板的聚集,成为血小板凝块,起到初级止血作用。
接着血小板又经过复杂的变化产生凝血酶,使邻近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互相交织的纤维蛋白使血小板凝块与血细胞缠结成血凝块,即血栓(见凝血因子)。同时血小板的突起伸入纤维蛋白网内,血小板微丝(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收缩使血凝块收缩,血栓变得更坚实,能更有效地起止血作用,这是二级止血作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