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藏传佛教认识论:开启量学(因明学)宝库之金钥匙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2117595
  • 作      者:
    多识仁波切著
  • 出 版 社 :
    甘肃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多识仁波切,本名多识·洛桑图丹琼排,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天堂寺第六世朵什活佛,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多识仁波切是藏传佛教法流清净、戒脉具足的转世活佛,从小深入甘藏、青藏等学院式、禅院式寺院,侍师如佛地遍学“五部”、“四续”,闻、思、修,显、密全面结合的当代佛学宗师。兼任西藏大学客座教授等多种社会职务,成立“藏人文化发展促进会”,是我国官方唯一认可的关于民族区域的NGO组织。 多识仁波切不但精通佛学,同时也精通藏、汉语言学、传统文化以及佛教哲学等诸多学科,与世界各国藏学家、汉学家、佛教精英交往甚密。多年来专心修持,并从事藏传佛教教学,他用两种文字撰写出版了十多部涉及多学科的著作,以《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书系享誉海内外。
展开
内容介绍
    宗喀巴大师将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也就是说,自从有了因明逻辑这个有力的认识方法、思辨武器,才使对佛法的认识和解说走上了一条真正正确的轨道。 因此,要想打开佛法深理的宝库,首先必须掌握因明这个“世间慧眼”和“金钥匙”。
展开
目录
藏传量学与汉传因明学之间的异同比较
第一章  认识论总论
第一节  认识对人类的重要性
一、人类的认识以知识为先导
二、知识的种类
三、西藏认识论的开展
第二节  认识的主体--人的定义
一、人的定义
二、人的分类
第三节  人类面对的两种世界
一、物质世界与观念世界
二、存在事物的分类
三、佛教不否定分别的作用
第四节  人类思维的抽象性特点
一、事物与名相的关系
二、佛教各派的二谛思想
三、存在事物与认知主体的关系
四、事物的自性与排他性
第五节  永恒的存在和永恒的观念
一、有与无
二、概念内涵的变化
三、法性与永恒
第六节  语言和思维的分别性特点
一、分别与直觉
二、语言与分别
三、分别的特点
四、佛教与分别
五、思维的分别特点
第七节  概念分别在认识上的重要性
一、概念与范畴
二、概念的周遍与否
三、概念与四边推理
第八节  因明学关于正确认识的标准和方法
一、因明学关于正确认识的标准
二、现量与比量
第九节  量论和因明论的关系

第二章  量学基本知识概说(摄类集辨)
第一节  入门知识
一、概念种属关系
二、应成驳论的基本论式
第二节  知识的总相
第三节  知识概念分类
一、定义与被定义事相
二、总相与别相
三、对立与联系
四、常法与有为法
五、共性与自性
六、因果辨
七、三时辨
八、真谛与假谛
九、三性辨
十、实体法与返体法
十一、分别见与无分别见
十二、显性事物与隐性事物
十三、客体与主体
十四、一异辨

第三章  心智学
第一节  心王与心所生法
第二节  分别心和无分别心
一、分别心
二、无分别心
第三节  七类心识
一、现证识
二、联想识
三、重复识
四、非理识
五、现而未决识
六、疑而未决识
七、谬误识
第四节  正知与非正知
第五节  证知与未证知
第六节  倒错识与非倒错识

第四章  因明学
第一节  因义总说
第二节  正因论详述
一、正因的相对面
二、正因的定义
三、与正因相关的规律
第三节  正因的分类
一、以正因的性质分类
二、以论证形式分类
三、以论证内容分类
四、以论证的依据分类
五、以因与同品的接触面分类
六、以论证的对象分类
第四节  非正因(无效因)
一、不成因
二、相违因
三、不定因
第五节  驳论
一、驳论的定义及结构
二、驳论的形式
谈藏族对因明学的贡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