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数据传输率计算机的数据传输率也常称为带宽,反映计算机的通信能力。数据传输率的单位是bit/s或b/s,代表每秒传输的位数。
5.可靠性
系统可靠性可以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MeanTimeBetweenFailures)和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MeanTimeToRepair)来衡量。MTBF指多长时间系统发生一次故障。M‘ITR指修复一次故障所需要的时间。6.产品名称与版本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产品名称与版本,版本序号往往能简单地反映出性能的优劣。考点4微处理器的技术特点
1.微处理器的发展
微处理器的主流芯片一直是英特尔体系结构的80x86处理器芯片以及奔腾处理器芯片。
2.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
(1)超标量技术
通过内置多条流水线来同时执行多个处理,其实质是用空间换取时间。在经典奔腾芯片中,它由两条整数指令流水线(u和V指令流水线)和一条浮点指令流水线组成。两条整数指令流水线各有自己的算术逻辑单元(ALu)、地址生成电路以及与高速缓存的接口。流水线u既可以执行精简指令,又可以执行复杂指令;流水线V只能执行精简指令。这两条流水线同时工作时,它们必须都执行精简指令,而且彼此不能出现相关问题。
(2)超流水线技术
通过细化流水,提高主频,使得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一个甚至多个操作,其实质是用时间换取空间。
经典奔腾芯片的每条流水线分为四级流水:指令预取、译码、执行和写回结果。它的浮点流水线可分为八级流水,前四级与整数流水线相同,后四级则包括两级浮点操作(一级四舍五人及写回浮点运算结果,一级为出错报告)。
(3)分支预测
在流水线运行时,总是希望预取到的指令恰好是处理器将要执行的指令。当进行循环操作时,就会遇到是否转移的问题。一旦转移成功,而并未预取到转移后需要执行的指令,流水线就会断流,必须重新取指令,这就影响了处理速度。为此,在奔腾芯片上内置了一个分支目标缓存器,用来动态预测程序分支的转移情况,从而使流水线的吞吐率能保持较高的水平。
(4)双高速缓存的哈佛结构:指令与数据分开
经典奔腾芯片有两个8KB(可扩充为12KB)的超高速缓存,一个用于缓存指令,一个用于缓存数据,大大提高了访问高速缓存的命中率。这种把指令与数据分开存取的结构称为哈佛结构,它对于保持流水线的持续流动有重要意义。
(5)固化常用指令
奔腾芯片把常用指令改用硬件实现,不再使用微代码操作,以使指令的运行速度能进一步加快。
(6)增强的64位数据总线
奔腾芯片的内部总线是32位的,但它与存储器之间的外部总线增为64位。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