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产阶级的社会支持网:北京和香港的比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18711
  • 作      者:
    刁鹏飞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中产阶级的社会支持网:北京和香港的比较》首先报告两个社会中产阶级的支持网络组成和结构特征上的异同;然后根据现有的跨地区的社会支持比较研究的成果,分析微观社会位置要素、社会整合要素对支持网络的影响,解释两地中产阶级支持网络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控制微观社会位置因素、社会整合要素和支持网络要素,比较两地中产阶级的支持感受异同。
展开
作者简介
    刁鹏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先后获上海复旦大学法学学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曾在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领域为社会网络与社会分层,现任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与社会资本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
展开
内容介绍
    《中产阶级的社会支持网》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华人社会中产阶级的社会支持网络》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在修改时保持论文的原有结构。我首先要感谢论文导师李沛良教授。从研究对象选择、研究主题确定,到论文的章节安排、译文文字的推敲,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他的启发和指导对我帮助甚巨。感谢他传授给我实证研究的宝贵经验,指点我怎样去限定研究范围,维持合理期望。感谢他对我的写作进度的忍耐。多年来他在我学习生活等方面慷慨地给予支持和鼓励,在此致以最深切的谢意!
展开
精彩书评
    此书将网络分析的视角引入中产阶级的研究领域,通过规范的网络测量和分析方法,系统地描述和比较京港两地中产阶级的社会支持状况及主观支持感受。目前国内对中产阶级的研究集中于阶级分类和阶级意识等专题,针对中产阶级社会交往的研究还不多见,该书是在此方向上的一个新的尝试,对中国的中产阶级研究颇具参考价值。
    ——李培林
展开
精彩书摘
    本书关注中产阶级的社会支持。中产阶级是否退向更为个体化的生活,是否难以找到支持来源,支持来源是否更为局限?这两个毕人都市社会的中产阶级,在需要支持时,是不是主要依靠他们的亲属,他们的支持网组成中亲属与非亲属、近亲属与远亲属、配偶与亲子,何者更为重要(相对的重要程度怎样)?中产阶级在选择支持来源时,理性的机会限制及交往成本的影响作用有多大?中产阶级是不是就一定享有很高的支持感受?在不同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工作状况的中产阶级个体之间,支持网络和支持感受是否存在差异?具体来说包括:中产阶级从哪一类人获得了哪一类支持?是否不同的关系角色提供的支持类型也不相同?家庭、朋友、同事等关系类型,对中产阶级的支持作用是否有大小轻重之分?中产阶级的社会关系整合和支持网络与他们获得支持的来源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特定的联系。中产阶级的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与感受支持的关系如何?在中产阶级中间,不同的组成部分是否存在支持上的分化?
    这些问题的解答,可以填补以往华人社会中产阶级研究的空白。一方面能够说明中产阶级的社会交往模式,特别是社会支持的特征;另一方面也为将来理解中产阶级的态度和取向提供基础。中产阶级一般来说拥有较多的资源,能够而且也倾向依靠个人努力解决问题。那么是否中产阶级在生活中更为独立?他们在需要时的支持网络怎样?这些问题需要把中产阶级放入支持网络中去加以比较才能得到答案。除了对特定阶级生活的理解之外,分析中产阶级内部不同类型(性别、代际、婚姻状况、家庭结构、在职与否)之间的异同,可以分析个体要素对支持网络和支持感受的影响作用。通过比较香港和北京的中产阶级在上述各方面的异同,可以思考中产阶级身处的社会位置和宏观制度结构对中产阶级的影响。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 目的和问题
二 研究的理论渊源
三 全书结构

第二章 网络分析、社会支持与中产阶级研究
一 社会网络分析及影响社会网络的诸要素
二 用网络视角分析社会支持
三 中产阶级的社会交往与支持获得

第三章 分析架构和方法
一 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架构
二 预期的研究问题
三 资料的来源、调查的过程和采用的方法
四 分析中使用的主要变量
五 中产阶级的操作化定义
六 主要的分析模型和方法

第四章 中产阶级的支持角色关系特征
一 引言
二 支持网角色关系类型组成
三 各角色关系的支持广泛性
四 支持圈层与“差序格局”
五 角色的实用/情感取向
六 角色的实用/情感取向与“功利性差序格局”
七 研究发现和讨论

第五章 比较两地的支持网的结构组成特征
一 导言
二 比较两地支持网的结构特征——支持网的功能数
三 比较两地支持网的结构特征——支持网
关 系多样性
四 比较两地支持网的亲属组成——支持网中的亲属人数
五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比较两地中产阶级支持感受
一 引言
二 比较香港与北京中产阶级的支持感受
三 讨论:解释两地支持感受的差异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