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心区之一的普陀区,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苏州河用她的乳汁哺育了这块风水宝地,她把普陀区分成南北两部分:南部是繁华的商务区、秀丽的清水园林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区;两岸是悠久的工业区、市民聚居生活区;西北部是正在崛起的物流区。
坐落在苏州河南岸的梦清园,寄托着上海人民盼望苏州河水变得清澈的理想。这是一座上海第一、全国最大的融陆地河流为一体的活水公园。1公里的清水岸线曲折蜿蜒,从河里引上的水流过园中错落有序的景点,又回到苏州河。游人在“天河”下、水溪旁徜徉,悠然自得。园区的苏州河展示中心,以翔实的史料、生动的画面、先进的电光技术,全面展示了苏州河从澄清到污染再到澄清的曲折历程,令游人感慨万千。新中国成立前的苏州河,流淌的是劳动人民的泪水。位于岸边的药水弄,就是上海劳动人民生活的缩影:穿的是破衣烂衫,吃的是野菜煮汤,住的是草棚“滚地龙”,走的是泥泞污水路。如今,这个昔日的贫民窟,在改革开放中,建成了高楼林立的长寿新村。长寿路是上海绿色商务第一街,商业设施、文化设施、旅游设施齐全完备。不远处的玉佛寺是上海十大旅游景点之一,以供奉玉雕佛像而闻名海内外,坐像和卧像都是采缅甸玉石整块雕刻成的。每年到玉佛寺旅游的国际友人、内地人员、港澳台同胞及华侨在百万人次以上。闻名中外的沪西清真寺就在新村中。清真寺是随着药水弄的改建而搬迁到长寿新村的,占地面积从原来的500平方米增加到1650平方米,成为上海伊斯兰活动的中心。位于莫干山路的M50创意园,保留着老式的、完整的民族纺织工业建筑群。2005年,这些厂房、车间改造成为画室艺廊,不但有国内的艺术家、设计家人驻,还吸引了美、英、法、意、日、韩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意家。
“上海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而苏州河两岸正是上海工业文明的发源地。”19世纪初,依托水上交通,上海的工商业在苏州河两岸兴起。这里曾活跃着700余家工厂,涉及纺织、化工、机械、食品等多种产业门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