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以英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沉睡的中华帝国大门。第二年,根据屈辱、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今上海市区作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被迫开埠。上海开埠以后,与国内外的贸易往来日益兴旺,经济快速走向繁荣。当19世纪中叶我国逐渐对外开放以后,吴淞口成为海内外船只进出上海以及长江的主要通道和锚泊转运地,原先小小的吴淞镇地位因而也日显提高。
清同治、光绪年间,作为上海对外贸易主要通道的黄浦江,却因泥沙日积月累渐渐淤浅,致使外海的来船不能顺利地人口驶抵上海市区,只能在吴淞口起货转运,或用驳船驳运减载后乘潮涨时进出。面对这种极大不便,自1860年起,英、美、法等国的公使多次向清政府提出疏浚黄浦江水道的要求,却都屡屡被婉言拒绝。然而帝国主义对上海及其周围地区的扩张之心反与日俱增,它们“内”则要求大举扩大上海租界的范围;“外”则妄图将吴淞也包括于租界以内,或把吴淞也辟为新租界。
面对列强在一个个条约口岸设租界,侵主权,攫取经济利益以及要求更多地开放口岸的严重局势,清政府也在试图寻找摆脱困境的办法。在总结条约口岸的沉痛教训中,清政府终于领悟了“自开商埠”可以作为抵御那些口岸沦为外人势力范围的一策,因为当时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各国均不得侵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