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间说曹操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4760532
  • 作      者:
    王光明编著
  • 出 版 社 :
    大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光明 1957年9月出生于河南安阳,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具有群众文化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当代诗人,民俗专家。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安阳市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组成员。现任安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艺编辑部主任、安阳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创作出版有诗文集《心路韵语》、 《晚风中的回忆》、《为凤凰筑巢》、 《流金岁月的歌》,编撰出版有《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安阳县卷》、 《中国民俗志。安阳县卷》、《?阳县民间文学集》,编辑出版有《马氏庄园》、 《清风明月吟》、 《夕阳情韵》、 《趣闻轶事》、 《邺下曲》等文艺作品集。
展开
内容介绍
    千年占邺地,乱世三曹根。<br>    这里是曹操称雄的地方,是曹魏文化、建安文学植根的土壤,是三国掌故、传闻传播的历史家园。<br>    这里的民间流传着原汁原味的有关曹操、曹不、曹植等三国人物的故事、传说。<br>    这些是在曹操高陵周围生活着的乡野庶民茶余饭后常备的聊天话题。
展开
精彩书摘
    招贤纳士今有村<br>    毛泽东曾说:“曹操这个人懂用人之道,招贤纳士,搞五湖四海,不搞宗派。”还说:“安阳是个好地方,是曹操起家的地方,战略地位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br>    安阳县柏庄镇有个村,名日招贤,相传就是三国时曹操招贤纳士的地方,当时的建安七子等文人学士都相聚于此。后人为纪念此事起名为招贤村。<br>    早在1958年11月,时任安阳县委第一书记的陈春雨,接地委通知要他到新乡去,有中央重要领导要接见座谈。他猜想很可能是去新乡七里营视察,他询问六年前(1952年11月)毛主席来安阳视察时曾陪同过主席的原安阳地委书记曹幼民、专员程耀吾:“毛主席当时都说了些什么?”曹书记说:“他老人家询问了殷墟、岳庙、曹操建魏都的情况,教育我们这些在地方工作的同志,要了解和熟悉这些情况。”<br>    陈春雨在缅怀毛主席逝世20周年的回忆文章中说:“毛主席在新乡接见我们并召开座谈会,当轮到我向毛主席报告时,我便怀着兴奋激动的心情与毛主席握手,毛主席面带微笑说:‘啊!你是安阳的。安阳是曹操起家的地方啊。曹操这个人懂用人之道,招贤纳士。搞五湖四海不搞宗派。他还注意疏浚河流,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br>    陈春雨书记为了多与毛主席谈几句话,便顺着主席的话说:“曹操建都邺城之后,曾多次下令广集人才,招贤纳士。安阳县辛店乡有个招贤村,离邺城很近,据厥史记载就是曹操招贤馆所在地。在古邺城西南有个习文村,是曹操训练文官的地方,正西边有个讲武城村,传说是曹操训练武官的地方。”毛主席听了频频点头。<br>    于曹村村名的由来<br>    位于安阳城东北,韩陵山南,洹河北岸,有叫东于曹、西于曹的村子,其实它们原来叫北魏村。近年上级区划调整后,西于曹划归安阳市北关区,东于曹仍归安阳县韩陵乡所辖。要弄清于曹村由来,还得从历史传说谈起。<br>    相传建安年间,安阳处邺地,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这年曹操派大将于禁领兵与袁绍大将在韩陵山南展开一场激战,连战数日不见胜输,双方自行休战。<br>    曹操预料一时难以取胜,就命令大将于禁在一个叫北魏的村屯兵休整,牵制对方,他却悄悄率大军转移。当时曹操为什么要屯留这里?其一,当时曹魏政权人称“北魏”,与这个村名巧合,带有吉祥制胜的兆头;其二,这个村地势险要,南临洹水,北靠韩陵山,进退自如,易守难攻。临走时曹操再三嘱咐大将于禁,要想取胜,必须严整军风、军纪,要和当地老百姓搞好关系,主动帮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取得百姓支持和信任。曹操走后,于禁按曹操的指示做,军民关系融洽,每日正常操练兵马,严格军容军纪,使袁军摸不清底细,不敢轻易进军,两军相安无事。<br>    就在百姓安心生产、军队加紧操练时,倾盆大雨连下三天三夜,河水暴涨,眼看堤坝就要决口。部下纷纷要求快把兵营迁往山上,否则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于禁沉思后对部下说:“我们一声令下就会把兵营迁走,可是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怎么办?一旦河堤决口,就会一扫而光。我们不能见死不救啊!”于禁一边叫人去召集老百姓,一边命令部下紧急集合,片刻军民全部到齐,于禁站在一个高台上发布命令:“全军将士,全村百姓,目前河水暴涨,危在旦夕,抗洪固堤,保卫家园,我等义不容辞,大家要齐心合力,有物出物,有人出人,全力以赴,固堤筑坝。特别是军人,如违令当斩不容。”就这样,在于将军的亲自指挥下,军民一齐上阵,同舟共济,与洪水来了个大决战。于禁带领军民在堤坝坚守五天五夜没离防线,奋不顾身固堤筑坝,使咆哮的洪峰乖乖向下流去,保卫了村民的安全。<br>    由于于禁率军抗洪抢险、固堤筑坝,使这里的黎民百姓化险为夷,百姓们便把于禁称为恩人。每到节日,老百姓总带着礼品到军营慰问,并为部队解决一些生活、训练中的难题。于禁则带领军人帮助老百姓搞好农业生产,从畜力人力给予支持。这样一来一往,关系便更加密切。军队在休整后,很快击退了袁军。当于禁要撤离北魏村时,百姓含泪相送,依依不舍。<br>    次年,于禁又率军路过这里,村民闻讯热情迎接,老百姓有的送粮,有的送柴、送草,亲如一家。当于禁同村上的几位老人谈心时,村民得知于禁家居山区,石厚土薄,当年又遇干旱,不仅颗粒不收,就连水也吃不上。几位老人听说后,为报答于将军救命之恩,就派人送去钱粮,先解燃眉之急,然后同村民商议从村上调出三十亩地、房屋十八间、场地和车辆农具,请于禁家属在该村安家落户。于禁感谢村民的接济,留家眷于该村,代代繁衍生息。<br>    为不忘曹军在于禁的指挥下浴血奋战、战胜洪水使村民过上安居乐业、五谷丰登的太平生活的大恩,加上于禁后裔逐渐人丁兴旺,人口增多,村民和族长便商议村庄改名之事。经集思广益,大家一致同意将村名改为于曹,此村名一直沿用至今。今于、魏姓氏仍占村上人口的多数。<br>    ……
展开
目录
民间传说<br>东、西高穴村村名的由来<br>安丰蔡村村名的由来<br>马村村名的由来<br>四冢凹与亮马岗<br>曹操屯田修渠<br>招贤纳士今有村<br>于曹村村名的由来<br>从曹操在洹畔开会说起<br>曹马村村名的来历<br>曹操赋诗铜雀台  孔明用计激周瑜<br>曹操下棋龙泉寺<br>一文钱惩贪官<br>曹操的虚粮堆<br>曹操出联纳陈琳<br>争屁护主<br>曹操巧断龟肉杀人案<br>曹操中毒而死<br>曹操死后斩红袍<br>曹丕昧方害父命<br>曹丕在王粲墓前学驴叫<br>曹丕分牛<br>曹丕夜宿小鬼洼<br>曹植七步成诗<br>神童曹冲的故事<br>曹冲快刀斩乱麻<br>曹操下令斩貂蝉<br>曹操挥军克邺城<br>智曹操被猛张飞迷惑<br>曹操失算<br>杨修释碑遭曹忌<br>隔岸观火除二袁<br>暗查笔迹押歹人<br>曹操水攻杀吕布<br>诈曹操火烧连营<br>洛神的故事<br>成语故事<br>挟天?以令诸侯<br>想当然<br>巧夺天工<br>荡气回肠<br>矢在弦上  不可不发<br>小巫见大巫<br>操翰成章<br>思若涌泉<br>援笔立成<br>……<br>谜语故事<br>邺人话邺<br>曹操生平大事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