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模型(intra-household model,IH模型),他认为IH模型会引致不同的货币需求函数,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不同。此外,不同家庭对于新交易工具和技术(如ATM取款机的使用)的使用差异将会导致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差异,Attanasio等(2002)指出ATM使用者较之非ATM使用者而言,前者在面对通货膨胀时将面临较小的福利成本。
研究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差异性对于政府制定反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价值。因为如果不同群体遭遇的通货膨胀福利损失不同,那么政府就应该将这种差异性运用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中去,对遭受通货膨胀福利损失较大的群体进行侧重保护,而不是通常所做的“一刀切”,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有效性,也促进了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虽然关于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差异性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但是在我国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相关研究涉猎较少。这可能是下面三个方面难点问题造成的。首先,缺乏通货膨胀成本异质性研究的基准模型。迄今为止没有关于研究不同群体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基准模型,以往的关于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研究模型,如消费者剩余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都是建立在宏观数据基础之上的。因此,要进行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异质性的研究,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就是建立新的基于微观数据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框架。其次,难以获得微观层面个体数据。在我国,包含受访者主观行为特征的关于消费和储蓄行为的调查数据库还非常少,因此很难为研究不同群体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差异性提供数据支持。最后,没有统一的群体划分标准来进行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异质性研究。比较常见的是按照职业、年龄、收入和地区等客观特征进行划分。但是,以上依据客观特征划分的方法缺乏经济学理论基础:这只是在比较这些群体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不能利用经济学理论从根本上解释异质性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成因。
本章打算沿着打破商品篮子假定和同质性个体假定的思路,将个人的行为分类来研究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本章采用中国人民银行的《居民储蓄问卷调查系统》的关于家庭的消费和储蓄的数据,来研究中国是否存在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异质性,以及研究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本章的安排如下:6.2节介绍本章数据以及利用调查问卷来构建划分不同群体的三种方法。6.3节建立处理调查数据的具体方法并构建本章研究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异质性的框架和模型。6.4节运用本章建立的模型和三种分类指标对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异质性进行检验。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