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面列举的这些特征来看,宗教也属于意识形态。虽然各个具体的宗教都有自身的特点,但一般而言,宗教代表了对社会和政治生活的一种整体的视角,是价值承载者和行动指南。比如对于宇宙、世界和人生持有明确的系统看法,承载着一套价值观念,特别是其伦理准则经常成为信徒的行动指南。正因如此,古往今来的统治者往往把宗教作为其统治意识形态的一部分,用以支持其统治的权威。除此以外,各国的各类统治者大多也不是无神论者,因而会信仰这种或那种宗教,宗教信仰对其政治意识的形成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当然,在民主宪政的体制之下,一般不允许确立国教或者以一种宗教作为国家的指导信仰;但是,一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宗教信仰,经常会以各种方式影响其统治集团的成员,进而渗入其统治的意识形态之中。
诚然,各种宗教信仰体系的具体学说并不一致,但各种教义往往带有一些普遍的特征。比如教义中有关慈悲、博爱、顺从等的政治和伦理思想,或许有助于减少暴力和犯罪,维持社会的安定;教义中关于“因果报应”、“天国论”、“预定论”、“天命论”等的理论也容易让人养成逆来顺受、不犯上作乱的习惯。当然,教义中教人行善向善、主张宽恕的学说也不无伦理教育的积极意义,其社会职能显然与鼓吹人们相互仇恨残杀的教条是不同的。设想一下,拥有同样生杀予夺大权的两个统治者,一个比较虔诚地相信行善向善的教义,另一个则持守宁可负天下人也不准天下人负我的独夫心态,如果是真实地而不是虚伪地行动,前者在对待被统治者上显然要好于后者。从历史上看,宗教教义在统治意识形态上的影响力的确具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