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SQL Server 2005开发、管理与应用实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5174567
  • 作      者:
    邹建编著
  • 出 版 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继《中文版SQL Server 2000开发与管理应用实例》后的又一力作,从应用、开发和管理3个角度逐步深入,全面介绍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技术,不但融合了资深专家数年工作实践和宝贵经验,还根据DBA所需具备的从业素质对内容进行了布局。
  安装和升级SQL Server,T-SQL增强,T-SQL应用,XML数据处理,CLR集成,开发SQL Server应用程序,端点,Service Jbroker,SQL Server Integration Services,SQL Server配置,SQL Server安全管理,数据的加密与解密,数据备份与还原,数据库的高可用性技术,查询SQL Server对象信息,服务器性能监视。
展开
作者简介
  邹建,网名ZJCXC,CSDN社区MS SQL Server版大版主。微软2004—2007 SQL Server MVP(微软最有价值专家)。著有《中文版SQL Server 2000开发与管理应用实例》一书,该书深受读者好评。熟悉数据库技术,对MS SQL Server数据库体系结构、备份恢复、设计、管理、性能优化等都有深入研究,项目经验丰富,擅长数据库优化及故障诊断,现任职于某电子商务公司,DBA,负责数据库管理与维护工作。    

  关于作者和本书的更多信息,可以访问http://blog.csdn.net/zjcxc。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SQL Server 2005应用、开发和管理方面的技术,涉及安装和升级SQL Server、T-SQL增强、T-SQL应用、XML数据处理、CLR集成、开发SQL Server应用程序、端点、Service Broker、SQL Server Integration Services、SQL Server配置、SQL Server安全管理、数据的加密与解密、数据备份与还原、数据库的高可用性技术、查询SQL Server对象信息、服务器性能监视等内容。
  本书不但融合了作者在使用SQL Server 2005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常见问题和应用案例,还总结了作者几年来在CSDN 社区SQL Server版所解决的大量问题,面向实际项目需求,涉及不同类型的应用,能够多角度地引导读者学习相关知识。而且针对各类问题,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步骤和解决思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不仅适用于初学者,也适用于进阶者。
展开
精彩书评
  SQL Server 2005作为新一代广泛应用的服务器,如果要充分发挥它的功力,就需要深入理解SQL Server体系结构、所包含的各种组件及其关系。

  邹建,作为SQL SerVer资深专家,在本书中详尽地介绍了包括SQL Server 2005开发、管理、架构、应用和部署等很多关键问题,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相信你会茅塞

  ——赵亮 土豆网副总裁 前微软(中国)技术部高级经理

  “十年磨砺,终成一剑”,微软将SQL Server打造成了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开发于一体的企业级数据服务平台。该如何充分发挥SQL Server 2005内在潜力来构建稳健、安全、高效的企业级业务应用?本书以实例方式,全面剖析了SQL Server 2005的各技术点,深人浅出、浅显易懂,有助于读者理解并掌握SQL Server2005技术精髓,协助读者构建优秀的企业数据服务应用。

  ——聂发如  微软数据平台技术方案专家

  邹建是国内Microsoft SOL Server顶尖高手之一,也是连续几届的微软SQL Server领域的最有价值专家,是我多年的良师益友。

  本书非常细致地讲解了SQL Server 2005在企业应用当中涉及的方方面面,对于微软SQL Server 2005企业应用来说是难得的一本好书。

      ——粱振 微软(中国)企业服务部技术顾问 微软最有价值专家(MVP)

  SQL Server 2005时代,微软的SQL Server将不再会被人们认为只适用于中小企业,它在大型数据库方面以及对.net的支持方面力度非常大。

  邹建,数据库的达人,牛人。让我们喝杯茶,来慢慢观赏邹建为我们深入浅出地剖析SQL Server 2005的新特性。

  ——郭红俊 CSDN社区技术项目经理 微软最有价值专家(MVP)
展开
精彩书摘
  为什么必须实行细胞式生产方式?
  作为传送带生产方式的接班人,细胞式生产方式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半期,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并在日本的制造业得到了普及。虽然这只是近lO年才出现的新动向,但是以细胞式生产方式为代表的“无传送带运动”的历史却很悠久。据我所知,类似于细胞式生产的生产方式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当时还没有“细胞式生产”的说法,不过它也是一种废除传送带、由少数的精通多个工序的员工组装产品的生产方式,和现在的细胞式生产方式在思路上是一脉相承的,在当时也颇受关注。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后半期到70年代,由于日本国内经济不景气,产品滞销,大批量的生产带来了大量的库存。另一方面,新加坡等亚洲诸国的制造业非常发达,面对这些对手,日本陷入了成本大战的泥潭。
  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车间管理》(日刊工业新闻社)和《IE》(日本能率协会)等面向制造业的专业杂志在专访中介绍了“小集团化生产方式”、“模块方式”等崭新的生产方式。这些生产方式和现在的细胞式生产方式非常相似。杂志列出了多个实验室数据成果和车间实例,介绍了在废除传送带方式以后,改由手工进行组装,生产力是如何大幅提高的。
  在生产线的形态方面,人们也开始尝试与直线型传送带大相径庭的U字型生产线。
  上个世纪70年代,无传送带的生产方式虽然不像现在这样普及,不过作为制造业的组成部分,的确已经有一些无传送带的制造生产线隆隆开动了起来。和现在的细胞式生产方式一样,它们比传送带生产方式的生产力更高,产品品质也更好,劳动者的积极性也高涨了许多。最重要的是,它最大的效果是消除了传送带时代沉积下来的“无用功”,对制造生产线进行了“减肥”。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被细胞式生产方式所简化的制造生产线又重新被传送带所代替。当时的背景是,随着国内经济的复苏,对产品的需求重新高涨。如果大量重复地制造相同的产品,当然还是使用传送带更有效率。所以制造业重新启用了传送带这一法宝。
  不过,同样是传送带,与以前比较,还是有天壤之别的。因为经过细胞式生产方式洗礼之后,传送带过去所沉积下来的“无用功”已经被革除了。同样一条传送带,已经新生为一条“无用功”很少的生产线了。
  细胞式生产方式和传送带生产方式随时代的发展而循环往复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的制造业迎来了和上个世纪70年代相似的经营环境。泡沫经济破灭之后,品种少、产量大的生产已经不再适应低迷的需求。再加上日本厂家已经意识到了和海外进行成本大战的危机,无传送带的生产方式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之中。
  在这20年间,传送带又沉积了不少的“灰尘”,从而产生了彻底废除传送带、重新给制造生产线瘦身的必要。
  “传送带式生产线——细胞式生产线——传送带式生产线——细胞式生产线”这个循环往复的变迁,对于工厂来说这也是必然的。不仅仅是传送带生产方式,任何一种生产方式在走过20年道路之后,都必然沉积许多的痼疾。
  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引入某种生产方式超过20年,生产线上的工人就会成为生产线所塑造的奴隶。工人们只知道这一种生产方式,很难深入思考去挖掘根本性的问题。这已经成为车间的一种风气。公司在引人生产方式时,当然会冷静地判断其优、缺点。可是如果从一进公司就以某种生产方式进行劳动的话,就无从得知引入它时的背景和经历了。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生产线的工人们全是以“传送带方式”培养出来的。由于本身并没有参与建立传送带方式的经历,所以他们并不懂得其中的原理和原则。因此就会产生“制造生产线本来就是传送带的天下”的臆想,就算是环境发生了变化,也很难去冷静地思考生产效率问题。
  此外,一直使用20年之后,生产线的无用功部分就一走会越积越多。这就像灰尘沉积一样,对任何一种生产方式舞说,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尤其是传送带方式,它的重型设备很多,成本也非常高,所以无法频繁地进行大规模的变革。这也是固有观念根深蒂固的原因之一。细胞式生产方式和传送带生产方式没有效率上的差别
  如果纯粹地从生产效率上进行比较,细胞式生产方式和传送带生产方式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不过“尺有所短,寸有历长”。我们应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适当运用。
  习惯传送带生产方式的人,只要一听说要换成细胞式生产方式,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抗拒。最主要的理由是,他们认为放弃传送带生产方式的话,整体生产力就会下降,产品质量也会降低。这种想法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如果没有采取正确方法的话,比起传送带生产方式,细胞式生产方式的确有可能使生产力和产品质量下降。
  即使如此,也并不意味着传送带生产线是永远正确的。执着于“离了传送带就不行”的想法也是不对的。与之相反,也有的人认为“细胞式生产方式永远正确”,这也是错误的。细胞式生产方式是一种难得的、适应性很强的生产方式。可如果将它僵化为固定的模式,反而会失去原来的意味。
  “纯粹地从生产效率上进行比较,没有大的差别,所以我们要随机应变,灵活使用。”我们最好能从这个角度来接受这两种生产方式。
  1990年初,我开始担任佳能集团的生产部长。从那时起,我就在国内的各个工厂设立项目,进行了为数众多的有关生产方式革新的实验。其中,当然也包括无传送带的生产方式。当时还没有“细胞式生产方式”的叫法,不过和现在的细胞式生产方式如出一辙。
  在某条生产线上,我们把产品撤下了传送带,并换成了新的生产方式,即工作台上,每个人独立地对产品进行组装。这一改革进行了4个月的时间。同样的产品,同样的人员,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空间内展开了工作。比起传送带时期,每个人要负责更多的工序。
  开始,生产效率比传送带生产线要低,不过到实验结束时,生产效率比传送带方式高出30%。实验得出结论,细胞式生产方式的效率要高出传送带方式。
  不过,这个实验结束后,日本重新进入到了传送带的时代。这个项目组也回归到了传送带方式,可生产效率却依然比以前提高了三成以上。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实验结果。
  我们在惊讶的同时,很快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第一,由于受到实验的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高涨。还有一个原因是,在尝试细胞式生产方式的4个月期间,每个劳动者都精通了多个工序,所有人的技能都有所提高。
  也就是说,如果劳动者的积极性和技能有所提高的话,不同的生产方式所带来的效率之差就不会十分明显。
  到了细胞式生产方式的时代,传送带生产线被指责为一种适应性差、过于僵化的生产方式。其实并不是这样。
展开
目录
第1章 了解SQL Server 2005
1.1 SQL Server的发展
1.2 SQL Server 2005的产品组件与版本
1.2.1 SQL Server 2005的产品组件
1.2.2 SQL Server 2005的各种版本
1.3 SQL Server 2005增强
1.3.1 管理方面的增强
1.3.2 大幅提升编程的能力
1.3.3 完备的分析平台
1.4 安装SQL Server 2005
1.4.1 通过向导安装SQL Server 2005
1.4.2 自动安装SQL Server 2005
1.5 连接到SQL Server
1.6 升级到SQL Server 2005
1.6.1 为什么升级
1.6.2 SQL Server 2005的向后兼容性
1.6.3 SQL Server 2005升级顾问
1.6.4 升级到SQL Server 2005
1.7 SQL Server 2005管理及开发工具
1.7.1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1.7.2 SQL Server Business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Studio
1.7.3 管理工具

第2章 T-SQL增强
2.1 DML增强功能
2.1.1 公用表表达式
2.1.2 排名函数
2.1.3 APPLY操作符
2.1.4 PIVOT和UNPIVOT运算符
2.1.5 OUTPUT子句
2.1.6 结构化错误处理
2.1.7 TOP增强
2.2 DDL增强功能
2.2.1 新的数据类型
2.2.2 行溢出
2.2.3 同义词
2.2.4 分区表
2.2.5 DDL触发器
2.2.6 定义参照完整性功能的增强
2.2.7 索引功能增强

第3章 T-SQL应用
3.1 联接
3.1.1 条件联接
3.1.2 联接操作
3.2 数据检索中的典型应用及常见问题释疑
3.2.1 集合运算
3.2.2 动态T-SQL处理
3.2.3 数据汇总
3.2.4 SELECT应用
3.3 其他典型应用及常见问题释疑
3.3.1 索引
3.3.2 随机数
3.3.3 char与varchar的选择
3.3.4 NULL与零长度、字符串尾随空格
3.3.5 字符编码与排序规则
3.3.6 日期处理中的常见问题与处理建议
3.3.7 游标处理
3.3.8 临时表
3.3.9 标识值
3.3.10 事务与阻塞及死锁
3.4 T-SQL编写规范及建议
3.4.1 代码编写规范和建议
3.4.2 T-SQL中易犯的错误

第4章 XML数据处理
4.1 xml数据类型概述
4.2 类型化与非类型化XML实例
4.3 XQuery
4.3.1 XQuery概述
4.3.2 xml数据类型方法
4.3.3 XQuery运算符
4.3.4 XQuery条件表达式
4.3.5 XQuery函数
4.3.6 FLWOR
4.3.7 命名空间
4.4 构建xml数据
4.4.1 使用大容量加载
4.4.2 使用FOR XML子句
4.5 XML索引
4.5.1 XML索引概述
4.5.2 创建和管理XML索引
4.6 XML应用示例
4.6.1 合并行
4.6.2 分解字符串
4.6.3 生成Excel支持的XML表格数据

第5章 CLR集成
5.1 CLR集成概述
5.2 编写和管理CLR对象
5.2.1 启用CLR集成
5.2.2 编写CLR程序集
5.2.3 发布和部署CLR程序集
5.2.4 SQL Server进程中专用的ADO.NET扩展
5.2.5 CLR集成安全性
5.3 CLR编写示例
5.3.1 CLR用户自定义函数
5.3.2 CLR用户自定义聚合函数
5.3.3 CLR触发器
5.3.4 CLR存储过程
5.3.5 CLR用户自定义数据类型

第6章 开发SQL Server应用程序
6.1 ADO.NET 2.0中的SQL Server .NET Framework数据提供程序的新增功能
6.1.1 分布式事务
6.1.2 批量复制
6.1.3 查询通知
6.1.4 异步执行
6.1.5 Provider的统计信息
6.1.6 其他
6.2 SQL Management Object(SMO)
6.2.1 SMO概述
6.2.2 SMO应用程序示例
6.3 SQL Server Express
6.3.1 支持的功能
6.3.2 升级MSDE 2000
6.3.3 用户实例

第7章 端点
7.1 端点概述
7.1.1 创建和修改端点
7.1.2 端点权限和身份验证类型
7.2 本机XML Web服务
7.2.1 本机XML Web服务概述
7.2.2 本机XML Web服务应用示例

第8章 Service Broker
8.1 Service Broker概述
8.2 Service Broker架构与组成组件
8.2.1 体系结构
8.2.2 简单的SQL Server聊天程序示例
8.2.3 Service Broker网络与路由
8.2.4 跨实例的SQL Server聊天程序示例
8.3 管理与监控Service Broker
8.4 事件通知
8.4.1 了解事件通知
8.4.2 实现事件通知
8.4.3 使用事件通知实现BLOCK信息收集的示例

第9章 SQL Server Integration Services
9.1 认识SSIS
9.1.1 SSIS的典型用途
9.1.2 SSIS体系结构
9.1.3 SSIS工具
9.1.4 SSIS包概述
9.2 创建、设计、发布和管理SSIS包
9.2.1 创建和设计包
9.2.2 事件处理
9.2.3 查看包对象
9.2.4 调试、发布与部署包
9.2.5 管理和监视已经发布的包
9.2.6 使用SQL Server代理作业执行包
9.3 在包中添加高级功能
9.3.1 使用日志记录
9.3.2 使用事务
9.3.3 使用变量及表达式
9.3.4 优先约束
9.3.5 使用检查点
9.4 包保护级别
9.5 SSIS包示例
9.5.1 数据同步示例
9.5.2 数据收集示例
9.5.3 通用数据导入示例

第10章 SQL Server配置
10.1 服务配置
10.1.1 公用配置
10.1.2 专用配置
10.2 SQL Server配置
10.2.1 服务器配置选项
10.2.2 数据库配置选项

第11章 SQL Server安全管理
11.1 安全概述
11.2 连接安全
11.2.1 连接到SQL Server实例
11.2.2 网络协议与TDS端点
11.2.3 加密连接
11.3 登录验证
11.3.1 登录身份
11.3.2 身份验证和身份验证模式
11.4 权限控制
11.4.1 权限控制体系概述
11.4.2 控制权限
11.4.3 角色
11.5 与安全相关的事项
11.5.1 密码策略
11.5.2 上下文切换
11.5.3 所有权链接
11.5.4 SQL注入
11.6 安全配置建议
11.6.1 操作系统级安全配置建议
11.6.2 连接SQL Server方面的安全配置建议
11.6.3 SQL Server上的安全配置建议与配置工具

第12章 数据的加密与解密
12.1 概述
12.1.1 加密层次结构
12.1.2 服务主密钥
12.1.3 数据库主密钥
12.2 加密机制
12.2.1 证书
12.2.2 非对称加密
12.2.3 对称加密
12.2.4 通行短语加密

第13章 数据备份与还原
13.1 概述
13.1.1 数据与日志
13.1.2 数据库恢复模式
13.1.3 备份设备
13.1.4 备份媒体集、媒体簇和备份集
13.2 数据库备份
13.2.1 完全备份
13.2.2 差异备份
13.2.3 部分备份
13.2.4 文件和文件组备份
13.2.5 日志备份
13.2.6 数据库维护计划
13.3 备份媒体的可靠性
13.3.1 镜像备份媒体集
13.3.2 验证备份集
13.4 数据库还原
13.4.1 数据库还原过程与还原选项
13.4.2 还原备份
13.4.3 将数据库还原到特定的恢复点
13.4.4 段落还原
13.4.5 页面还原
13.4.6 数据库快照及从快照中还原
13.5 数据库备份与还原的实践应用
13.5.1 系统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
13.5.2 抢救损坏数据库中的数据
13.5.3 使用备份与还原实现双机热备份
13.6 制订数据库备份方案
13.6.1 备份方法比较
13.6.2 备份方案制订原则
13.7 数据备份与还原疑难解答
13.7.1 数据备份与还原中的常见问题
13.7.2 数据库所有者与孤立用户
13.7.3 备份中的COPY_ONLY选项

第14章 数据库的高可用性技术
14.1 数据库镜像
14.1.1 概述
14.1.2 配置数据库镜像
14.1.3 数据库镜像配置示例
14.1.4 故障转移
14.1.5 数据库镜像状态监视
14.2 日志传送
14.2.1 概述
14.2.2 配置日志传送
14.2.3 日志传送配置示例
14.2.4 故障转移
14.2.5 日志传送状态监视
14.3 SQL Server复制
14.3.1 概述
14.3.2 复制类型及工作机制
14.3.3 Internet复制
14.3.4 配置复制
14.3.5 SQL Server复制配置示例
14.3.6 管理和监视SQL Server复制
14.4 选择高可用性技术
14.4.1 环境需求比较
14.4.2 功能特性比较

第15章 查询SQL Server对象信息
15.1 对象信息
15.1.1 表结构信息
15.1.2 索引信息
15.1.3 索引使用信息
15.1.4 SQL语言定义模块对象信息
15.1.5 外键约束
15.1.6 对象依赖关系
15.2 空间信息
15.2.1 表空间信息
15.2.2 数据库空间信息
15.2.3 磁盘空间信息
15.3 管理Replication(复制)链路
15.3.1 Replication(复制)链路
15.3.2 将Replication链路转换为树形XML
15.4 进程信息
15.4.1 运行中的进程
15.4.2 阻塞的进程信息
15.5 收集SQL Server信息的通用SSIS包

第16章 服务器性能监视
16.1 概述
16.2 监视服务器
16.2.1 监视方法和监视工具
16.2.2 磁盘使用情况
16.2.3 内存使用情况
16.2.4 CPU使用情况
16.3 监视SQL Server实例
16.3.1 SQL Server性能对象和计数器
16.3.2 SQL跟踪
16.3.3 数据库引擎优化顾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