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通信抗干扰工程与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21080371
  • 作      者:
    姚富强著
  • 出 版 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介绍“通信抗干扰工程与实践”的教学用书,全书共分15章,内容包括:通信抗干扰概述,通信干扰与抗干扰基本理论及其局限性,跳频通信、直扩通信、跳码通信和差分跳频通信的工程与实践,快速高精度位同步技术与实践,典型通信装备的抗干扰技术体制与实践,通信网络抗干扰基础与运用,跳频通信战场管理控制工程与运用,通信抗干扰评估工程与实践,通信抗干扰仿真方法与实践,外军通信电子战装备发展水平,通信电子进攻与电子防御作战运用,以及信息作战与通信电子防御的发展。本书适合于通信及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教学人员、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以及科研管理人员、装备检验人员、通信技术干部和指挥人员使用。
展开
作者简介
  姚富强,1957年5月生,1990年和1 993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1年在国外做访问教授。现为总参第六十三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军通信兵通信抗干扰方向特聘首席研究员,江苏省中青年首席科学家,解放军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并兼任国家、军队和相关高校多项学术职务。感兴趣的研究领域:通信抗干扰与电磁频谱管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国际检索收录22篇次,出版著作2部,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立二等功3次。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运用“矛”与“盾”的哲学原理,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通信抗干扰工程与实践中一些值得研究和认识的问题。全书共分15章,内容包括:通信抗干扰概述,通信干扰与抗干扰基本理论及其局限性,跳频通信、直扩通信、跳码通信和差分跳频通信的工程与实践,快速高精度位同步技术与实践,典型通信装备的抗干扰技术体制与实践,通信网络抗干扰基础与运用,跳频通信战场管理控制工程与运用,通信抗干扰评估工程与实践,通信抗干扰仿真方法与实践,外军通信电子战装备发展水平,通信电子进攻与电子防御作战运用,以及信息作战与通信电子防御的发展。
  本书将技术与战术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单装与网系运用相结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通信抗干扰技术体系,并融入了作者长期从事通信抗干扰体制、技术和战术运用研究的一系列成果。
  本书作为一本通信抗干扰专业的实用参考书,适合于通信及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教学人员、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以及科研管理人员、装备检验人员、通信技术干部和指挥人员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通信抗干扰概述
  本章内容属于顶层研究的范畴。在分析通信抗干扰作战需求的基础上,阐述了通信抗干扰内容的扩展,修正了通信抗干扰技术体制的定义,介绍了通信抗干扰技术体制的分类及其、选择的原则,最后论述了几个基本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帮助读者对通信抗干扰的顶层设计、发展态势和基本概念有初步的了解。
  1.1 通信抗干扰的作战需求分析
  分析通信抗干扰的作战需求,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军事通信的特点、与民用通信的根本区别和通信抗干扰的作用地位。
  1.军用通信与民用通信的根本区别
  从一般意义上讲,军用通信(或称为军事通信)与民用通信的根本区别在于军用通信必须具有顽强的战时生存能力,尤其是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生存能力。无线通信是战时的主要信息传输手段,其生存能力主要表现在抗干扰、反侦察、抗截获和抗摧毁等方面。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新的作战样式的出现以及多军兵种联合作战的需要,战场打击力度和准确性显著增强,战场横向信息流迅速增加,部队机动和部署的时间大大缩短。因此,军用通信装备除了具备顽强生存能力以外,还要具备很好的快速机动性能和协同互通能力。这就要求对军用通信装备的多重需求进行一体化的联合设计,以全面提高其整体电子防御作战能力。特别是海湾战争结束后,世界各国充分认识到提高军用通信装备综合性能的重要性,纷纷投入巨资发展高性能军事通信新装备,高性能军用通信装备已经成为体现国力和军队战斗力的一个新的竞赛场。
展开
目录
第1章 通信抗干扰概述
1.1 通信抗干扰的作战需求分析
1.2 通信抗干扰覆盖范围的扩展
1.3 通信抗干扰技术体制的定义
1.4 通信抗干扰技术体制的分类
1.5 通信抗干扰技术体制的选择
1.5.1 通信抗干扰技术体制选择的原则
1.5.2 几个基本概念及其丰H瓯之间的关系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通信干扰与抗干扰基本理论及其局限性
2.1 通信干扰的基本理论
2.2 常规通信干扰理论的局限性和价值
2.3 扩谱通信抗干扰的基本理论
2.3.1 香农公式及其工程意义
2.3.2 处理增益及其工程意义
2.3.3 干扰容限及其工程意义
2.4 常规扩谱通信抗干扰理论的局限性和价值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跳频通信工程与实践
3.1 跳频通信基本知识
3.1.1 跳频通信摹本原理
3.1.2 单路跳频信号特征
3.1.3 跳频通信有关工程概念
3.2 跳频处理增益算法修正
3.2.1 跳频处理增益已有定义存在的问题
3.2.2 跳频处理增益算法修正分析
3.3 跳频处理增益对系统能力的影响
3.3.1 跳频处理增益对抗阻塞于扰能力的影响
3.3.2 跳颇处理增益对抗跟踪干扰能力的影响
3.3.3 跳频处理增益对组网能力的影响
3.3.4 跳频处理增益对反侦察性能的影响
3.4 跳频图案的性能分析与检验
3.4.1 跳频图案复杂度分析
3.4.2 跳频图案的均匀性和随机性榆验
3.5 跳频信号损伤及其估算
3.5.1 跳频信号损伤产生原蝌分析
3.5.2 跳频信号损伤比的理论估算
3.5.3 跳频信号损伤比的工程测量
3.6 实时频率自适应跳频
3.6.1 实时自适应跳频的含义及作用
3.6.2 实时频率自适应跳频算法
3.6.3 实时频率自适应跳频性能分析
3.7 跳频通信主要干扰威胁
3.7.1 跟踪干扰
3.7.2 阻塞干扰
3.7.3 其他干扰
3.8 跳频通信抗干扰增效措施
3.8.1 抗跟踪干扰增效措施
3.8.2 抗阻塞干扰增效措施
3.8.3 抗多径干扰增效措施
3.8.4 有关共用增效措施
3.8.5 跳频增效措施小结
3.9 跳频体制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3.9.1 常规跳频体制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3.9.2 改进型跳频体制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直扩通信工程与实践
4.1 直扩通信基本知识
4.1.1 直扩通信基本原理
4 1 2 单路直扩信号特征
4.1.3 直扩通信有关工程概念
4.2 直扩处理增益算法修正
4.2.1 直扩处理增益已有定义存在的问题
4.2.2 直扩处理增益算法修正分析
4.3 直扩处理增益对系统能力的影响
4.3.1 直扩处理增益对抗干扰能力的影响
4.3.2 直扩处理增益对组网能力的影响
4.3.3 直扩处理增益对反侦察能力的影响
4.4 直扩编码与译码
4.4.1 直扩编码与纠错编码的异同点
4.4.2 直扩编码方式
4.4.3 多进制直扩编码与译码的实现
4.5 直扩相关峰衰落概率分布
4.5.1 “ 直扩死区”及萁H:现的概率
4.5.2 相关峰衰落概率分布密度
4.6 直扩多径分集及其实现
4.6.1 多径分集的基本概念
4.6.2 种简化的直扩多径分集方案
4.5.3 直扩多径分集的效果。
4.7 直扩伪码优选
4.7.1 直扩伪码优选的数学模型描述
4.7.2 基于0-1规划的直扩伪码优选算法
4.7.3 计算机搜索
4.8 直扩通信的主要干扰威胁
4.8.1 非相关干扰
4.8.2 相关于扰
4.8.3 其他干扰
4.9 直扩通信抗干扰增效措施
4,9.1 抗非相关干扰增效措施
4.9.2 抗相关干扰增效措施
4.9.3 扰多径干扰增效措施
4.9.4 有关共用增效措施
4.9.5直扩增效措施小结
4.10 直扩体制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
4.10.1 常规直扩体制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4.10.2 改进型直扩体制的特点及适用范嗣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跳码通信工程与实践
5.1 跳码通信基本知识
5.1.1 跳码通信研究的意义
5.1.2 跳码通信摹本类制
5.1.3 跳码通信摹本原理
5.2 跳码通信关键技术
5.2.1 跳码合成技术
5.2.2 跳码图案产生技术
5.2.3 跳码同步技术
5.2.4 选择跳码速率应考虑的因素
5.3 跳码通信体制的扩展
5.3.1 跳码/跳频通信体制及基本原理
5.3.2 跳码/跳时通信体制及基本原理
5.4 跳码通信性能分析
5.4.1跳码通信基本性能
5.4.2 跳码通信抗干扰性能
5.4.3 跳码通信反侦察性能
5.5 跳码通信体制指标体系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差分跳频通讯工程与实践
第7章 快速高精度位同步技术与实践
第8章 典型通信装备的抗干扰技术体制与实践
第9章 通信网络抗干扰基础与运用
第10章 跳频通信战场管理控制工程与运用
第11章 通信抗干扰评估方法与实践
第12章 通信抗干扰仿真方法与实践
第13章 外军通信电子战装备发展水平及基本态势
第14章 通信电子进攻与电子防御作战运用
第15章 信息作战与通信电子防御的发展
缩略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