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卢布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货币之一了,自沙皇俄国以来到前苏联到现在的俄罗斯,其影响力随着其国际地位的变化几经沉浮。最早的卢布是以黄金作为其兑换的基础的,1800年沙皇俄国立法规定了卢布与黄金的正式比价关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卢布的黄金含量也不断损失,到1897年卢布纸币对黄金的兑换比率已经下跌到1:0.77克。俄国10月革命后,苏联又经历两次比较大的货币改革。一次是发生在1922年,改革的效果并非十分成功,主要是以剥夺俄国贵族地主财产充公为特点的。另外一次发生在1961年,苏联的第二次大的货币改革,以苏联政府的黄金储备为担保,规定的法定的卢布与黄金的兑换比率为1:0.98克。在外汇市场方面,苏联采取了固定汇率制度,在兑换主要国际货币美元的汇率比价被定为1卢布兑1.1美元。苏联以前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快速发展的经济为基础,在中央政府统一管理下,外汇市场基本保持稳定,自1961年来确定固定汇率制度以及卢布兑美元的汇率比价到1989年的近30年间基本保持稳定。
但是,当历史的车轮滚动到1989年的时候,卢布的历史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就是在这一年,苏联对外宣布进行汇率体制改革,从原来的固定汇率制转变为实行双重汇率制。苏联卢布30年的首次大幅波动发生了,实施汇率体制改革后的1990年11月1日,外汇市场上的美元兑卢布比价从原来的1:0.9跳升到了1:0.8。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后,卢布的使命在俄罗斯联邦得以延续,但是其地位已经是摇摇欲坠,大不如前了。再次发生动荡是不可避免的。果然,在1993年俄罗斯政府进行了卢布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改革,以新版的卢布代替旧版的卢布,在1961年开始发行的旧卢布彻底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请记住任何的货币制度改革都是一场不公平的财富从新分配,从前苏联的固定汇率制度下坚挺的卢布,到俄罗斯货币改革后大幅贬值,从1卢布兑换2美元到1400卢布兑换1美元,究竟发生了什么哪?从1卢布兑换2美元到1400卢布兑换1美元,这样巨幅的贬值是怎样发生的呢?惊人的现实背后,是一个至今没人被世人所了解的故事。金融不设防的莫斯科,在毫无准备和监管的情况下开始金融自由化,就是这一举措给苏联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自由市场经济,这是一个听起来多么动人的“词汇”,被奉为西方经典的市场经济改革开始实施,毫无计划和标准的国有企业私有化开始逐渐兴盛。在看似公平的条件下,苏联原有的国有企业被平分给了每个人,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时每个苏联公民大概分到了10000-150000卢布左右的国有资产,当然是以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和证券化的形式。10000-15000卢布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一大笔财富,约合4万美元左右。但是,当苏联人民集体狂欢的时候,他们却忘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们拿到的只是帐面的证券化的财富,而且更要命的是,这些证券都是以卢布,苏联卢布计价的,看吧,一场财富的公开掠夺由此开始。
在苏联进行国有企业和汇率改革的同时,苏联开始无序的金融开放。各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开始蜂拥而入,其营业网点和机构在俄罗斯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遍地开花。现代经营管理、私人银行服务、国际标准结算、香浓的咖啡、高档的营业场所再加上“迷人”的微笑,一切看起来是那样的美好。
各个外资银行通过在发达国家市场磨练出来的一整套的营销手段,高息揽存和收买拉拢苏联原企业的卢布储蓄。永远需要排队的苏联国有银行被抛弃了,苏联人民的存款发生的大转移。变本加厉的金融投资者又通过其他工程从俄罗斯各金融机构大肆借贷卢布,并支付高额的利息。难道世界上真的存在“免费的午餐”吗?
当俄罗斯人民、企业和金融机构、甚至到俄罗斯中央银行都短暂地享受了“免费的午餐”和香浓的咖啡,并呼吸了自由市场的新鲜空气后,一场真正的金融掠杀也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开始收网了。当为大肆做空卢布而借贷来的俄罗斯储户和国有银行的卢布到位后,卢布的悲惨命运便开始了。大规模唱衰卢布和苏联原国有企业的“研究报告”开始充斥国际金融界。
“苏联的国有企业根本没有自生能力”“苏联国有企业债券被严重高估” “ 卢布需要重新定价”“ 卢布应该采取更加自由的市场化浮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