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环绕声的历史发展 1
1.1 引言 1
1.2 电影环绕声的历史发展 2
1.2.1 电影环绕声的出现 2
1.2.2 数字环绕声时代 4
1.2.3 数字环绕声格式的扩展 5
1.3 音乐环绕声的历史发展 6
1.3.1 环绕声概念的引入 7
1.3.2 “短命”的4声道环绕声系统 7
1.3.3 多声道的音乐环绕声系统 7
1.4 多声道格式概览 8
1.5 多声道环绕声系统的优势 13
第2章 空间听觉模型与心理声学 14
2.1 空间听觉模型 14
2.2 心理声学 16
2.2.1 人耳对声源的定位 16
2.2.2 人耳对距离与深度的感知 23
2.2.3 人耳对声源宽度的感知 23
2.2.4 环绕感和空间感 25
第3章 音乐多声道环绕声拾音技术 28
3.1 音乐环绕声节目制作的理念 28
3.2 多声道传声器矩阵系统的构建理念 28
3.3 多声道传声器矩阵系统中的前方三声道拾音系统 31
3.3.1 音乐环绕声系统的前向三声道监听系统 31
3.3.2 音乐环绕声中前方三声道系统的重放定位理念 32
3.3.3 三声道扬声器重放系统的特点 33
3.3.4 三声道传声器拾音系统 39
3.4 多声道传声器拾音系统中的环境信号拾取系统 82
3.4.1 音乐环绕声系统的环境信号监听系统 83
3.4.2 环境信号重放系统的特点及要求 83
3.4.3 环境信号传声器拾音系统 84
第4章 环绕声编解码技术 111
4.1 压缩编码的必要性 111
4.2 感知编码 111
4.2.1 感知编码的理论基础 112
4.2.2 MPEG-2 LayerⅠ、Ⅱ、Ⅲ声频编码感知编码的理论基础 113
4.2.3 杜比AC-3 117
4.2.4 MPEG-2 AAC声频编码 123
4.2.5 相干声学编码 126
4.3 无损编码 129
4.3.1 MLP无损编码 130
4.3.2 DSD及DST无损编码 135
第5章 环绕声重放系统 141
5.1 环绕声重放系统原理 141
5.2 四声道环绕声格式 142
5.3 5.1(3/2/1)环绕声格式 143
5.3.1 5.1环绕声格式构成 143
5.3.2 5.1环绕声格式的声像定位分析 145
5.4 其他环绕声格式 148
5.5 常见的环绕声重放系统 149
5.5.1 杜比专业逻辑环绕声系统 149
5.5.2 杜比数字环绕声系统 151
5.5.3 DTS环绕声系统 152
5.5.4 SDDS环绕声系统 152
5.5.5 DVD Audio 153
5.5.6 SACD 154
5.5.7 高清时代的环绕声格式 155
第6章 虚拟环绕声系统 164
6.1 虚拟环绕声系统分类 164
6.1.1 听觉传输立体声系统 164
6.1.2 “3D”准环绕声系统 165
6.1.3 多通路环绕声的虚拟重发系统 165
6.2 虚拟处理技术 167
6.3 虚拟环绕声系统的稳定性 171
6.3.1 头部跟踪自适应法 171
6.3.2 多分辨率频谱合成法 172
6.3.3 最佳扬声器摆位法 181
第7章 环绕声录制监听环境 184
7.1 环绕声录制监听环境的影响因素 184
7.2 控制室声学环境 187
7.2.1 控制室的基本参数 187
7.2.2 控制室吸声的声学处理 190
7.2.3 控制室隔声、隔振的声学处理 191
7.2.4 声扩散 191
7.2.5 共振 191
7.3 扬声器的设置与摆放 192
7.3.1 ITU-R BS.775-1的标准 192
7.3.2 监听扬声器的选择 193
7.3.3 扬声器摆位设置 193
7.3.4 监听距离 197
7.3.5 扬声器摆位校正 199
7.3.6 低音效果声道和低频管理系统 200
7.4 系统的检测与校准 202
7.4.1 常用的检测信号 203
7.4.2 主扬声器监听电平校准 204
7.4.3 LFE声道监听电平校准 208
7.4.4 系统的延时校准 209
7.5 环绕声录音棚设计实例 210
7.5.1 声学处理 211
7.5.2 电声系统 212
7.5.3 系统的调试和试运行 212
第8章 多声道格式与双声道格式的转换 215
8.1 上变换算法 215
8.1.1 前方三声道的产生 215
8.1.2 环境声生成技术 223
8.2 下变换算法 224
8.2.1 线性变换方法 225
8.2.2 虚拟声处理技术 227
参考文献 229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