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制造网格提出的理论基础<br> 2.1 制造系统自组织发展趋势<br> 2.1.1 自组织理论基础<br> 1.自组织概述<br> 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是一种极其普通的现象,在现实世界如自然界、生命、社会和思维符号领域都广泛的存在着,例如贝纳德(Benard)对流、激光、化学振荡、生物竞争和进化以及城市变迁等等。自组织思想源远流长,然而自组织过程极其复杂,不同领域对自组织理论的定义各不相同,例如,普利高津(I.Prigogine)以热力学研究为基础提出的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理论,哈肯(H.Hake)从激光理论研究中抽象并普遍化后形成的协同学(Synergetics)理论,艾根(M.Eigen)从生物信息起源角度提出的超循环论(Hypercycle)等都是自组织理论的典范。<br> (1)耗散结构理论。<br> 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1967年提出耗散结构理论,这一理论指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力学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乃至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系统),可以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信息,在外界条件达到一定的阈值时,从原有的混沌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他认为一个孤立系统总是朝着均匀和无序的平衡态发展,系统的熵不断增大,直到达到平衡态。但对于一个开放系统,系统的熵却可能增大、维持或减小。<br> 耗散结构理论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它通过运用热力学方法与体系稳定性分析找到了热力学分支失稳和可能出现耗散结构的判据与条件,并科学地证明,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远离平衡的开放体系出现耗散结构即发生自组织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br> 以普利高律为首的布鲁塞尔学派认为,耗散结构理论的“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只有在非平衡系统中,在与外界有着物质与能量交换的情况下,系统内各要素存在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时才可能产生自组织现象,并且把这种条件下生成的自组织有序态称之为耗散结构。因此,耗散结构是在远离平衡区的非线性系统中所产生的一种稳定的自组织结构。在一个非平衡系统内有许多变化着的因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决定着系统的可能状态和可能的演变方向。耗散结构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界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从非生命到生命演化的必然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