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兰花品鉴的人性化、人格化
中国兰花的品鉴,自古就具人性化、人格化的特点,这在其他花卉中是极少见的。传说中,早在春秋战国时,孔子就开始赏兰,并将其人性化、人格化。《孔子家语》中说:“与善人处,如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俱化。”“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在《猗兰操》中又有“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之说。以后,历代儒者尊者、文人雅士,继承此传统,多有在赏兰时,将兰当成善人、德人、君子、佳人、美人(有才能德行的人)来赏。
清末民国初,佛山南海人区金策在其《岭海兰言》中谈到兰花的植物生理时则说“兰根吸引土汁,化为生气津液上升,经丁芦以达于叶。兰叶吸收阳光,其生气下降于根……其津液下降于芦,而熬炼胶浆。”“芦内胶浆满足,受Et光熬炼,然后溢出为花。其香则又花中溢出之气也。”这是以中医的人的精、气、神的理论来解释兰花生理。精液(精华的养分)足,则气旺、神旺,气清、神清,特别有鉴赏价值。受中国古代的“天人感应”说、“山水仁智”说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审美心理常渗透着人性化、人格化的特点。中国古代人们对诗文、国画、书法、园林建筑、花卉盆景、金玉饰品、陶瓷制品等等的审美就常带着人性化、人格化的色彩。对兰花的审美更是这样。纵观中国传统的艺术美学思想,结合对国兰的品赏和评价,主要可有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
1.骨格
花叶待骨,形体树骸。古兰书中就有筋骨说,花的筋骨好就堪赏,筋骨萎弱则不堪赏。骨格包括整株兰、整片叶、整箭花、整朵花的质地、布局和长势。主要看质地是否厚实,是否柔韧;布局是否人局,是否有一定的格局;长势是否有势,是否人势。骨格可分正格、奇格、正奇相生格。
正格又可分刚正之格,即整株兰刚劲、挺俊、有势、筋骨好。如墨兰企剑白墨素,整株从叶到花茎都显得顺正俊美。春兰宋梅的花瓣梅瓣、建兰一品梅的梅瓣等也以正为美,有一种正气凛然之势。蕙兰端蕙梅也一样。其次是端正、端丽之格,如墨兰仙殿白墨素,莲瓣兰滇梅,春兰熊猫蝶、大元宝等。还可有严正、严谨之格,如某些蕙兰,总状花序的排列也整齐美观。某些豆瓣兰花朵的构造也很严整。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