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抑郁症的内观认知疗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286701
  • 作      者:
    (美)辛德尔。西格尔(Zindel V. Segal), (美)马克。威廉姆斯(J. Mark G. Williams), (美)约翰。蒂斯代尔(John D. Teasdale)著
  • 出 版 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在东西方获得心理健康的不同途径之间,内观认知疗法搭了_座激奋人心、制作精细的桥梁。本书的作者同时也是认知疗法领域的带头人,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了他们思维的转变:即把内观纳入到了抑郁症的治疗中……这个新方向暗示着在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上前途一片光明。
  ——Aamnt Beck,医学博士
  在打破抑郁症反复发作的循环方面,这本书提供了—个极好的、创新性的方法,这种方法能使患者从复发的阴影下面解脱出来。不管是对精神科的护士和医生,还是临床和咨询的心理学者,内观与认知疗法的整合应该作为每一个专业人员的基础训练之一。面对2l世纪大众健康问题,Segal、Williams和Teasdale提供了—个很有前景的解决之道。
  ——Daniel Goleman,博士
  一个I临床心理学家该如何着手发展出一种治疗方法?这本书可以作为—个很好的入门指导。这种思考旨在发展出一本适用于很多人的治疗手册,也可以说是为了让个体来访者接受治疗而需要改进治疗方法……教授内观的方针是整体一致的:在咨访互动、逐字逐句地指导、可重复利用的传单和表格,以及熟练地教授的临床经验等方面,这本书都做得很好。这本书唯一的缺憾是没有提供自己的实践。对没有受过内观引导的治疗师,这本书是一个最好的开始,对有经验的实践者,则有提升技能的功用。
  ——Marsha M.Linehan,博士
  一本开创性的书……这本书有个最引人注目的结合点是:它不仅仅是希望能够发展出促进认知与情绪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还希望增进我们对康复的人类内部深层能力方面的理解。
  ——摘[~Jon Kabat—Zinn博士的前言
展开
作者简介
  Zindel V. Segal,博士,他是成瘾与心理健康中心认知行为疗法的领头人,并且在多伦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担任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教授。同时他也是精神病治疗部门里心理治疗项目的负责人。Segal博士是认知治疗学会的创始人之一。他发表了《抑郁症的认知易感性》(与Rick E. Ingram 和Jeanne Miranda,1998)。
  J. Mark G. Williams,博士,是威尔士班戈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ales,Bangor)的临床心理学教授。自1977年以来,他一直担任班戈大学的医疗与社会护理研究学会的主任。他出版的著作很多,同时,他也是认知治疗学会的创始人之一。
  John D. Teasdale,博士,他在英国剑桥医疗研究理事会的认知与脑科学组织中有一个特设科学职位。他是英国学会会员,医疗科学学会会员,认知治疗学会的创始人之一。1990年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杰出科学家殊荣。
展开
内容介绍
  对于单次发作的抑郁症来说虽然已经存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作为一个慢性且反复发作的障碍,对于患者和提供治疗的人员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本书提供了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八阶段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已经证明能够支持抑郁症的康复以及预防复发。这一方法在科学家-实践者模式的引导下,以当前心理学研究为基础,将认知治疗的原理和实践整合进了内观的框架中。任何背景的临床人员都将会从本书中发现重要的帮助患者维持之前治疗的成果,以及预防复发的工具。
  本书文笔浅显、易懂,对内观认知疗法的理论基础以及结构化团体访谈的细节都进行了描述。这一方法的焦点在于教会患者在他们的想法、情绪和身体感受的关联中,建立起简单且根本的转变,来帮助预防抑郁症的复发。这一转变将“去中心化”的关联培养到经验中去,将负性认知或情感看作大脑中的实践,而非属于“自我的”或必定真实的。本书还提供了逐步引导纲要来引导觉知练习,认知干预不仅帮助来访者从悲伤中恢复,并且预防他们再次失去控制。说明性的文字本和许多可复制的材料,这些里面包括了会谈摘要和给参与者的表格,进而增强了本书的临床实用性。同时临床人员自己也要在本书的引导下,进行内观的练习,这对教授他人进行练习是必要的先决条件。
  本书将吸引那些希望帮助抑郁症患者获得更长期治疗效果的精神健康实践者的兴趣。研究人员以及临床心理学、精神病学、社会工作和相关学科的教授和学生也会从本书宽广的理论视角中受益匪浅。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抑郁症:问题的范围
  从广义上而言,抑郁症是一种心境障碍。就它的一般含义而言,它表不一个人“感到情绪低落”或者“沮丧”,但是这个描述没有详尽这种临床障碍的“综合症’’基本性质。也就是说,它由一系列症状组合而成,而不是只具有单一的症状。临床上的抑郁症(有时也叫做“重度抑郁症”)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同时出现持续的情绪低落和兴趣丧失,并且还伴有其他一些常见的躯体和心理症状,比如失眠、食欲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以及无望感和无价值感等。只有上述这些症状中的几个症状同时存在两周以上,并且这些症状破坏了一个人完成他(她)日常活动的能力时,才能做出抑郁症的诊断。
  当我们探讨有多少人饱受抑郁之苦时,这个数字着实令人吃惊。以医院和小组研究的数据来看,这种心境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病之一,这个结论在全世界都是高度一致的。近期来自对6个欧洲国家约14 000名患者的调查获得的流行病学资料发现,17%的人报告在过去的6个月内有过抑郁的经历。进一步细分,重度抑郁的人占6.9%,轻度抑郁的人占1.8%。
展开
目录
推荐序
译者序
关于作者
前言
致谢
第1部分  抑郁的挑战
导言
第一章  抑郁症:问题的范围
早期对抑郁症治疗的乐观看法
抑郁症是一种慢性的、易复发的疾病
怎样预防抑郁症的复发和再现
心理疗法作为一种维持性治疗方法
第二章  认知、情绪以及抑郁复发的本质
发展认知治疗的维持治疗版本
认知治疗的长期效果
复发的认知易感性
复发的路径更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激活
穷思竭虑
认知治疗是如何减少抑郁复发的?:
内观
与马萨诸塞大学减压治疗中心的交流:
第三章  发展基于内观的认知治疗第一印象
要谨慎从事的原因
注意力控制训练
在内观减压疗法中指导者在做什么?
我们方法的含义:去中心化的本质
教给人们一种对待自己体验的新方法
内观认知疗法
第四章  内心的模型
问题是什么?
理解抑郁复发:一个工作模型
是什么使旧有心理习惯发挥作用?
改变心理模式
核心技能
作为核心技能的内观
内观认知疗法的结构
第2部分  内观认知疗法
第五章  八周课程计划——使用的方法及原因
实践问题
内观认知疗法概述
指导练习
内观认知疗法的核心主题
总评
第六章  自动引导:课程一
葡萄干练习
觉知的训练:将躯体作为焦点
为正式的内观建立一个环境:常见的问题
反应和回答
通过家庭作业进行学习
对日常活动的内观
结束课程
第七章  处理阻碍:课程二
作为班级基础的练习
对练习的态度:“我做的正确吗?”
疼痛的躯体感觉
“状态不太对劲”
心理游移和心理的重复习惯
在现实世界中的练习…
抑郁的认知模型与想法和感受练习的联系
觉知愉悦事件
结束课程:静坐呼吸
第八章  内观呼吸:课程三
内观静坐冥想练习
心理游移
通过控制想法来处理它们
身体不适感
识别自动思维的模式
当强烈情绪爆发时怎么办
愉悦事件日历表
练习的扩展:三分钟呼吸空间
身体就像心理的窗户
内观散步
记录不愉快事件
第九章  活在当下:课程四
灵活的接触
探索体验:依恋与厌恶
缩小和扩大注意力的焦点
蜜月期与困难的任务
自动消极想法和抑郁症状:了解疾病的疆界
站在另一位置
在课程中进行三分钟呼吸空间
结束课程
第十章  允许/顺其自然:课程五
培养一种不同以往的对待体验的方式
接纳的好处
为什么说培养接纳/允许/顺其自然是重要的?
我们如何培养并运用接纳/允许/顺其自然
故意让内心面对困扰/问题
但它是困难的
通过躯体来发挥作用
接纳是为了矫正事物吗?或者它是一种矫正事物的聪明做法吗?
呼吸空间
内观和慢性疼痛
尾注
第十一章  想法不是事实:课程六
认知治疗和内观认知治疗中的想法应对
伴随着想法只是想法的静坐练习
站在瀑布般的思绪背后
了解“内心的磁带”是什么
当情绪和想法共同阻碍看到可替代的观点时
那么第一步是什么?
“对待想法的另一种方式”并不只是反驳它们
为将来做准备
第十二章  如何能最好地照顾自己?:课程七
对抑郁采取行动的重要性
照顾自己
注意活动和心境之间的联系
采取行动:集中于掌控和乐趣
情绪低落时采取行动的一些建议
识别复发迹象
应对复发威胁的行动计划
用家庭作业来为课程结束做准备
第十三章  运用所学应对未来的心境:课程八
回顾
期待
复发预防行动计划
给自己一个坚持练习的理由
简单中的力量
结束课程
第十四章  内观认知疗法实验
随机化的检验力
随机控制实验和内观认知疗法
我们关于MBcT的临床实验
对实验的看法
第十五章  进一步了解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